随着国内生猪产能的进一步下降,当前猪肉价格已经连续十一周回升。行业整体逐渐脱离亏损,表现盈亏平衡,大部分养殖户已实现盈利。后期随着消费市场回暖,猪肉消费逐步增加,生猪价格预计稳定,生猪价格总体有望回升。 ![]() 图片来源:瑞咨咨询 华储网持续收储,官方托底猪价 据报道,17日预计收储4万吨,实际成交0吨,起拍价25040元/吨。截至20日,华储网于6月总共举行三次储备猪肉收储计划,计划收储12万吨,但累计成交只有0.24万吨。2022年我国已启动十二批共计15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计划收储量合计47.8万吨,实际成交量合计10.14万吨。流拍率持续居高,可见企业参拍积极性不高,但国家收储依旧给生猪市场带来一定提振,预计对生猪短期行情难以产生影响,但有官方托底猪价的支撑力度较强。 短期生猪消费较淡,猪价反弹的 动力较弱 ![]() 图片来源:瑞咨咨询 随着端午节假期过后,猪肉消费有所回暖。夏季一般处于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同时伴随南北地区气温明显升高,虽然假期利好影响餐饮行业,但生猪消费仍然不振。加之猪价连续上涨,消费市场难以跟进,猪价继续反弹的动力较弱。预计下半年消费回暖,节假日密集,后期餐饮业有望反弹,加大猪肉方面采购力度。从需求端来看,中长期生猪市场还将持续震荡。 生猪行业发展分析 价格分析 ![]() 图片来源:瑞咨咨询 截至6月8日,活猪市场价15.87元每公斤,猪肉市场价为25.94元每公斤。受节假日消费拉动和国家收储托底影响,生猪价格的持续回升,整体呈现稳中伴涨态势。就目前来看,猪价较为坚挺,并且养殖端对于生猪市场看法大多持乐观态度,看涨情绪较为浓厚,导致市场整体生猪出栏量始终无法持续上涨,供给端偏紧,未来对生猪价格还将呈现震荡态势。 供需分析 1.去产能化接近尾声,整体有望回归常态 ![]() 图片来源:瑞咨咨询 ![]() 图片来源:瑞咨咨询 自去年7月份以来,我国能繁母猪数量持续下降,截至2022年4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万头,同比下降4.3%,已连续10个月下降。该数量基本接近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的绿色区域。据数据监测,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可能连续10个月的下降,预计能繁母猪存栏量4192万头,环比增长0.4%。能繁母猪存栏的回涨,将对后市的猪价空间会有所压制。但就目前来看,生猪产能去化进程逐渐接近尾声,总体有望回归常态盈利水平,市场价格多变不稳的态势仍然存在。 2.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难以支撑上涨 ![]() 图片来源:瑞咨咨询 目前,生猪每头的盈利价格为114.84元。盈利水平的持续上涨缓解了大部分养殖企业的资金压力。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市场普遍认为生猪养殖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随着生猪价格的开始走高,市场看涨情绪更加高涨,南北地区普遍呈现猪源出栏困难。同时随着补栏也接近尾声,受猪肉高价影响,养殖端需求有所下降。加之夏季消费减淡,肥猪出栏情况普遍较差,压栏风险增加,导致养殖端议价话语权下降。从长期来看,生猪市场仍处于猪周期低点,逐渐偏向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短期内无法进入上涨阶段。 3.白条肉整体看涨,屠企收猪积极性不高 ![]() 图片来源:瑞咨咨询 整体来看,市场白条肉呈现上涨回落态势,截至6月10日价格上涨至21.69元每公斤,整体为调整态势。受消费端市场表现影响,加之疫情的不可预计,市场价格仍处于多变不稳态势,有冲高回落可能。 ![]() 图片来源:瑞咨咨询 据数据统计,4月全国生猪顶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2738万头,环比增长5.7%,呈现屠宰需求放缓态势。这主要由于需求端市场整体表现较差,导致下游屠宰场整体收猪积极性不高,尤其影响北方多地屠宰场收猪计划,减量收猪的情绪转浓,部分屠企停宰。南方依旧观望态度,上猪速度一般,北方地区屠宰提价现象比南方屠企明显。在供需双疲的状况下,短期生猪价格走势震荡偏强,整体上涨预计有所压制。 4.饲料价格居高,养殖端持续承压 ![]() 图片来源:瑞咨咨询 据数据统计,6月15日当周生猪出厂价为16.68每公斤,微涨 0.21%;玉米批发价保持2.94元每公斤;生猪带动猪粮比值扩大至5.67,环比涨幅 1.5%,仍处于较高水平。作为生猪饲料的主要原料豆粕,价格持续居高。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消息,近期国内大豆到港量增加,压榨量提升,豆粕供应改善,但受国际市场影响豆粕饲料价格持续居高,短期内难以回落。饲料价格持续上行带动养殖端利润缩紧,短期内将面临持续的成本压力,叠加猪周期存栏持续去化,或导致生猪供应大幅减少,加大生猪市场波动,综合预计短期内猪粮比整体难有明显波动。 特殊事件 6月18日,正邦科技披露称已与国家电投签订投资协议,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20日正邦股份开盘涨停。根据公开信息,随着今年猪周期时间拉长,正邦科技的资金压力不断,截至一季度末,正邦科技财报中非流动负债合计120.06亿元,流动负债高达286.81亿元,5月末,逾期金额进一步扩大至4.79亿元。在猪价回暖背景下,正邦科技不断加大生猪出栏量,以期望资金尽快回笼。此次跨界新能源行业,也属于正邦的自救行为,期望盘活资金,但能否挺过此次危机仍是未知。在此次猪周期正邦的盲目扩张,导致企业深陷资金压力,即使未来安全挺过,正邦科技仍要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未来将与其他猪企上市公司差距逐渐拉大,竞争力情况不容乐观。 总结 从供给端看,自去年10月开始猪周期开始探底,市场低价加之国家政策推动能繁母猪产能的不断释放,预计未来生猪出栏还将不断下降。但5月预计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上升,表明母猪供应仍是具有较强的弹性,预计猪周期底部基本面持续拉长。 从需求端来看,由于今年疫情反复,消费市场整体萎靡,并且猪价开始有所反弹,部分猪肉消费转向白条鸡市场,高价对于下游消费有所抑制,需求端走货较难。生猪市场整体承压,需求端疲软导致上涨支撑稍显不足,下半年有望实现整体恢复态势。 《2022年6月大宗商品系列报告生猪行业发展分析短报告》 大连瑞咨产融平台科技有限公司编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