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文化资源丰富,一代代非遗传承人不断创新和传承传统技艺,打造了一批文化特色浓厚、品牌信誉度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产品,对于推动非遗文化在国内外文化交流,助力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意义深远。希望我们的诸城绿茶能够在茶界脱颖而出,散发勃勃生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诸城绿茶技艺”传承人赵永青说道。“没错,'颖青’就是'永青’,将'颖’替换了'永’,也是别有用心的。'颖’代表着新颖、脱颖而出;'颖’带着禾木旁,代表着生机,'页’通于'叶’,代表着茶叶。赵永青,今年55岁,国家级评茶师,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诸城绿茶技艺”传承人。于2001年创立颖青茶厂,目前已经是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乡村生态游于一体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山东省林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潍坊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托管、代管、合同签订,整合土地13500亩。打造了一产种植、二产加工、品牌推广,三产茶叶深加工、生态游、科研等融合的“品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产业化发展格局。少年从业,娘家带来炒茶技艺,苦学功夫立大志同众多(60年代)人群一样,赵永青兄弟姐妹5人,年少的她开始帮着父母干一些普通农活。但赵永青内心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她要有一技之长,才能跟上不断进步的社会的脚步。赵永青出生于山东青岛海青镇,从小随父亲赵义三种茶炒茶。赵义三18岁时曾南下福建做茶童,几年后回到海青摸索制茶。那个年代,北方地区卖茶的很少,即使有茶也是奢侈品。他炒的茶色泽绿润,茶气清香,只跟亲朋好友分享,大家都赞不绝口。在赵永青印象中,每回父亲上山把茶叶采回来,她就帮着生火、揉捻,偶尔学着炒两下,直至出嫁。在他们兄弟姐妹五人中,她是唯一掌握了制茶技艺的。1991年,赵永青嫁到桃林镇,也把制茶工艺带到这里,沿袭父亲的习惯,种茶炒茶分享给亲朋好友,朋友们尝过,都提议她做茶叶生意。通过访高校拜名师,以及自费参加国家茶叶博览会,邀请茶叶行业专家、教授到茶园、茶厂指导,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让赵永青提高了水准,了解到诸城绿茶的独特品质,更有充足信心从事茶叶行业。2001年,在丈夫王景昌的建议和协助下,赵永青的“颖青茶”诞生了。仅经营一年,客户就从诸城发展到了青岛、招远、威海等省内城市,一步步做大做强。赵永青父辈那代就是以种茶、采茶、炒茶、卖茶为生的。从事茶行业的艰辛更异于普通的农作物种植。北方的茶树要普遍矮于南方的茶树,采茶时蹲着不够高,站着又太高,只能半蹲在田间地头,一个成熟的采茶人一天只能采2斤鲜茶。炒茶更是考验人的一关,手掌在(300-500度)的铁锅上不断的碾揉翻滚,烫伤是常事。在这样艰辛的情况下,15岁的赵永青用她那稚嫩的双手开始了她这一生的炒茶事业。化零为整抱团发展,打造诸城绿茶名片诸城绿茶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零到整的过程,今年57岁的王景昌全程参与。变荒山为万亩茶园。2003年,王景昌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发起成立了诸城市茶叶协会,并担任会长,把茶农、加工户、经营户组织起来,抱团闯市场。在他的带动下,会员们在当地建立了400公顷无公害绿茶基地,王景昌将最先进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引进茶园,2008年、2009年连续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的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2009年被授予全省科普惠农示范工程先进单位,2014年栽植规范茶园13500亩,并被认定为诸城绿茶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山东省诸城绿茶产业集群基地。王景昌跟高校间的合作从未中断,在浙江大学的帮助下,他的科研项目列入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项目。2004年共同和青岛农业大学研究山东茶越冬难及次年茶树品质问题。2008年至今年实施了生物菌、秸秆反应堆技术。2009年6月,浙江大学茶学系给予认定,施用生物菌技术的茶叶提高了茶叶的综合品质,并得以在全国推广。2006年起,王景昌牵头起草制定并引导实施《诸城绿茶地方标准》,2010年成功注册受国家三个部委同时认证的“诸城绿茶”中国地理标志商标。而今,“诸城绿茶”品牌已成为潍坊市的一张城市名片。地标简装一杯好茶,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工“只有心里常想着这是给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做的茶,炒出的茶叶才会有灵魂,人喝的茶里面,能品出你的用心。”赵永青说道。茶叶是很娇贵的,炒茶师必须得精心伺候。手上的动作不仅要温柔细致,还要根据每一锅茶叶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锅温,温度低炒不出香气,温度稍微一高叶片就会发黑。掌握那个刚刚好的点,就是炒茶师的本事!'眼看锅、手磨叶、耳听声,全神贯注不可少”。在手掌触及茶叶的瞬间,一压一捺一扣一塔,茶叶在她的手中如舞蹈般交至左手,再经一甩一抖,茶叶又重新掉回热锅里,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对于赵永青来说,每一次手掌与茶叶的接触,都是一次与茶叶的“灵魂对话”。细细观看她的手掌,手腕一道道被烫伤的疤印入眼帘。指肚因为长期接触高温的铁锅生成厚厚的茧子,这就是四十年来手工炒茶的见证。研发高纬度北方茶炒茶工艺茶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传统技艺,因地制宜充分提炼出诸城绿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是诸城绿茶传统手工炒制技艺的核心。赵永青传承和研究了特有的炒制手法,并制定出《诸城绿茶地方标准》。“诸城绿茶的炒制方法不同于西湖龙井,受海拔、纬度影响,诸城绿茶的叶片厚度要高出杭州1倍多,因此杀青时温度要严格控制在260°,精于行业标准(>180度)。”赵永青说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作为一种药草,炒生了,锁喉,严重的话会对胃造成伤害;炒熟了,才会充分发挥它的功效。赵永青在辉锅基础上增加一步高温短时连续化提香工艺,让茶叶水分控制在3.5%,领先于行业标准(≤7%),充分提炼短小肥厚茶芽里所蕴含的能量,造就了浓郁醇厚的嫩栗香,低含水量的创新打破绿茶必须存放冰箱的历史。雀舌不忘初心,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赵永青凭借着自己精湛的炒茶技巧,赢得了众多“铁粉”,她的收入也开始从勉强温饱到有所富余。这时候赵永青深知茶农的艰辛和不易,要带着他周边的乡亲一同走出贫穷走向富裕。于是他开始探索成立诸城市北端茗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教授茶农北方绿茶炒茶的手法,让他们拥有一门手艺,解决单纯农业种植靠天吃饭的难题,通过把农人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小微企业负责人,把小微企业负责人培养成产业带头人......在她的带领下,桃林镇共有茶叶加工企业137家,有SC认证制茶企业9家,真正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赵永青说只要有人愿意学,她都会倾囊相授,为的是把诸城绿茶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诸城绿茶发扬光大。北端茗北端茗茶底新竹高于旧竹枝,“茶二代”姑娘再续茶缘“看着父母辛勤地种茶、采茶、炒茶,我从小就对茶园有了深厚的情感,也为我注入了创业初期的萌动。”这是26岁的王荣提到自己为何会从企业高管变身为一名茶农时说的话。作为“90后”的年轻优秀大学毕业生,王荣辞去了成都500强企业财务管理职务,毅然回到这片她深爱着土地,当起了一名“茶农”。如今家乡的茶园普遍面临着职业茶农老龄化严重的问题,而且缺乏品牌和品牌宣传。“和一般的绿茶相比,诸城绿茶特点比较显著,具有汤鲜绿、味鲜醇、耐冲泡的特点。“别的绿茶顶多冲泡两三次就跑味了,但我们这茶,冲泡多次口感依旧很纯正。”王荣说。经过浙江大学茶学系的研究数据显示,诸城绿茶中所含有的茶多酚、氨基酸、茶水浸出物等均高出普通绿茶的2倍多,而茶多酚与氨基酸已应用于临床起到护肝、助眠的作用。王荣要做的,不仅要把茶卖出去,而是挖掘出诸城绿茶更深层次的内涵。“我们还搞研学、传统炒制技艺传习、认领茶树、还要做茶叶精加工衍生品等,从茶园到消费者,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体验茶园的美丽风光,感受大山人民的朴实与热情。”王荣说。青二醉春随手礼(绿茶)蓝鼎赵永青的努力,让一片小小的绿叶发挥起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对诸城绿茶文化的宣传推介、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助力“东亚文化之都”创建有着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