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2022年为6月21日17:13:40),太阳到达黄经90°,是为“夏至(summer solstice)”节气。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是农历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称为“夏至节”,在这一天民间有吃面条、食粽子、吃馄饨等众多习俗。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恪遵宪度抄本》中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夏至面是汉族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指夏至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吃凉面(条)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饺子夏至面。” 之所以要在夏至这天吃面,据民间说法,是因夏至这天白昼最长,于是人们就用面条的长比拟夏至的长昼时间。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7’),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夏至 - 三候
夏至 - 歌谣 夏至 - 养生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