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更多的是一种研究,因为最近研究视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如果不记录下来可真的太可惜了。 按照老夫一贯的作风,这篇文章没有目录,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先来看看一些视频的信息,第一个视频为RX0M2,4K直出。 RX0M2的解析力是惊人的,这是局部的截图 更进一步的局部截图 这是编码的形式,首先看到的是12bit的位深度 子采样的格式为422,422了不得哦,相对于对色度空间全采样,这也是上面的视频截图看起来很好看的原因之一。 我也录制了一个1080的,没有防抖,真的看的吐了 这里的采样是420 可以看到对于一个远端的变压器,这个颜色从感官上瞬间就立分高下 这个是Google Pixel 4 的相机内的设置页面,本来是想拿这个视频来说明的,但是P4的数据线必须是Type-C的,插Dell不是很牢靠,这里我使用Pixel2来说明。 这雾霾灰真的是深得我心 这里是使用了高效的H265 这个是普通的编码模式 很朴素 我又使用4K的分辨率录制一次 采样率还是没有变化420 到这里就会看到,确实是手机这个拍摄的能力有点不太够。我这里换了Cinema-FV5这个录制软件。 这里是可以录制的分辨率,虽然最高是4K,但是效果不好,这也是为什么专业的摄影师不拿手机拍(笑死,我在说什么) 最个软件的界面感觉是属于大气的那种,但是对焦模式没有AF-S 华为有自动连续对焦,也就是在视频拍摄的时候就关注拍摄主体就好 对于安卓系统来说,很多东西都是固定的。 手机的音频支持情况 视频编码器 这个H.265=H.264+1,这个编码器是5.0的时候引入的 这么多手机支持的HEVC是什么? H.264(也称为 AVC)还是用于优化质量和减小文件大小的首选编解码器。相较于 H.264,升级到 H.265(或 HEVC)要求更高的计算能力,但效率要高得多,并且以更低的比特率提供更好的视频质量。
HEVC 与AVC 的对比:HEVC 编解码器的优势是什么?
也就是在保证质量不变或者更好的情况下让视频更加的小巧。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码器的对比 右边是H265,可以看到对宏块的编码更加的灵活,这个东西也叫编码数单元 这个技术是增加的宏块大小。宏块定义为用于压缩计算的图像区域,较大的宏块可以有效地压缩高分辨率的视频。H.264仅允许16×16像素的宏块,这些宏块太小,以致于无法高效地播放1080p以上的视频。HEVC则提供64 x 64像素的宏块(现在称为编码树单元或CTU),从而在更高的分辨率下实现更高的编码效率。 另外一个改进是受益于分析单个帧内的“移动”,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压缩单帧视频。这可以通过使用数学函数而不是实际像素值来描述像素布局来实现。该功能占用的空间少于像素数据,从而缩小文件大小。然而,编解码器必须支持足够高级的数学函数才能使该技术真正发挥作用。HEVC的帧间预测功能比H.264的更详细,前者支持33个方向的运动预测,而后者只支持9个方向。剩下的是并行计算改进了,我这里还在看。 给以上的编码技术总结一下: 编解码器使用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压缩视频数据,但我们需要重点理解的只有两种主要的压缩技术——空域压缩与时域压缩。
我们上面的H265是对单帧之间的改进技术,当然了在多帧之间也有编码处理。 以及多次出现比特率 比特率。比特率衡量了某种编码在单位时间内所使用的数据量,通常表示为兆比特每秒(Mbps或Mb/s)。编码的比特率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能决定视频的视觉质量——比分辨率、你最爱的摄影机与镜头组合以及你细微的调色操作都更起决定作用。为什么?因为编解码器所能使用的数据量不能大于比特率。如果一个编码有10Mbps的比特率,那么2分钟的片段就只能使用1200Mb的存储空间(10Mbps*120秒),仅此而已。不管你拍摄的是720p还是8K,文件大小都是一样的。由于8K素材的像素数量是720p素材的36倍,如果将其设为与720p相同的比特率,则压缩至少比720p严重36倍。没错,8K的文件在参数上依然有着更高的分辨率,但看上去会很糟糕。因此当选择编码时,一定要测试比特率选项以确保它们能够重现项目所需的视觉质量水平,这是很关键的。 现在来看一下: 关于SONY XAVC格式 这个是Sony的技术白皮书,看起来真的是狂的很。 索尼 XAVC 格式符合 H.264 5.2 级,该视频本质被封装在行业标准的 MXF OP-1a 包装器中,并伴有音频和元数据元素。采用 XAVC 格式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系列专业的制作工具,可以经济地处理高帧率 (HFR) HD 和 4K 成像格式。下图显示了 XAVC 格式的范围。请注意,此格式表描述了 XAVC 格式的全局范围。
中间这个 这个就是目前编码器的范围,最后一个代理剪辑 各种编码器的软件解码处理效率 显示了如何在给定的计算机平台上解码不同的压缩视频流,而无需借助任何硬件加速器或 GPU。水平刻度代表每秒帧数,很明显 MPEG2 50Mbps 是所有竞争者中最快(或最有效)的。 XAVC 格式符合 H.264 格式规范,索尼一直在努力提高图像质量,同时保持与其他制造商提供的产品的文件互操作性。下图显示了基于传统 KLV 结构的 XAVC 比特流。该比特流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将 SPS(序列参数集)和 PPS(图片参数集)逐帧集成到比特流中。这允许记录设备动态优化每帧图像的图像质量,并且优化的图像设置值将在编辑后保持附加到图片文件中。它还有助于在随机访问播放期间优化图像质量。
这个在工作规范里面有,芯片的样子 这样 比特流结构 最后再放一次格式的概览 操作点命名 这篇文章差好多东西,分到下篇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