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半年多,苏童近日终于完成了15万字的小说《碧奴》(暂定名)。这部以“孟姜女”为背景创作的小说,是他作为中国唯一一位作家参与全球出版项目“重述神话”的作品。对于写作这样一部几乎是命题作文的小说,苏童着实冒了很大的风险。写完后,有记者问苏童,怕不怕因为这本书而砸了自己的招牌?苏童马上反问:为什么不设想它会给我的金字招牌增色呢?随后,苏童向记者打包票:不能保证这书一定招人喜欢,但一定会让人大吃一惊!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流传千古的古代民间传说,可谓家喻户晓。但正是因为'孟姜女’的故事人人皆知,给苏童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苏童坦言,写作之前,自己心里确实有过担忧。“但你能倒推过去说,根据圣经故事来写的《尤里西斯》,就一定不好看?很多名著不都是根据圣经故事和希腊神话改编的吗?为什么它们就成了经典名著呢?所以,许多的担忧其实是不必要的。关键是要写得好。” 风格绝不迎合任何读者 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在改编神话或经典的时候,采用了完全颠覆的手段,怎么搞笑怎么弄,以此获得更多的眼球,但苏童却完全不能欣赏这种做派。“小说的品格与作家的追求有关。不可以想象,把我写的东西,与《大话西游》去相提并论。我不认为颠覆是一种先进手法。好多人说我是一个先锋派作家,但对我来说,先锋的姿态并不重要,关键是独特性。” 想像力比年轻时更有杀伤力 写完《碧奴》,苏童对传统神话故事有了全新的认识。“重述给了作家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是一个写作的资源。孟姜女的故事,给我最大的启发是,长城是这个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而眼泪是最柔软的东西,为什么最后撼动长城的,不是最锋利的武器,而是最柔软的眼泪,这里面的东西,让我越琢磨越有意思。所以它不是一个泛泛的悲情故事,绝对比你想象的要好看的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