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来到博罗石湾镇铁场,再一次走一走朱黎村的那一条石板老街。这条老街我是第二次来,上一次是七年前和全哥骑车过来的。记得当时我还说过,希望当地把这条石板老街修整一下,跟旁边的千年古刹明月寺一起打造成一个文化景点。这次去,发现老街更加冷清了,老街两旁的老屋,由于失于维修,比原来更加破败了,很多都成了危房。这次我推翻了原来的想法,或许,我更该为这条老街唱一首挽歌吧。 ![]() 这条老街叫做大巷街,街口出来,就是千年古刹明月寺。据说这里是古人前往罗浮山朝圣,下船后的第一站,所以人们把明月寺称为“罗浮初地”。明月寺的前面,就是铁场圩,曾经热闹非凡。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这里是铁场公社所在地,后来政府迁往今址石湾圩,并改名为石湾镇,铁场才让出了当地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地位。可以想象,由于临近铁场圩和明月寺,朱黎村的这条老街当年是何等的繁华,人来人往,而且经济上也是很有实力的,不然也不会修建那么好的石板路了。不过,再繁华也抵不过时间的冲刷,这些往事都已是明日黄花,只留下一条寂静的石板街,在无声地诉说了。 这一次来,天上正下着小雨。雨水打湿了路面,石板路上散发着幽幽的光芒。老街上已几乎没人住了,一座房子人去楼空的围墙里,一株三角梅依然开着紫红的花儿,为老街增添了些许生机。只有靠近街口处还住着一户人家,一位老人从屋里探出头来,打量着我们这些过客。这条石板老街,也像一位老人,在慢慢地老去。不知道下一次再来,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老街的门楼,从石匾可以看出,这条老街住的主要是姓朱的 老街名叫大巷街 石板路面保存完好 被雨水打湿的石板发出幽幽的光 老墙上长着喜阴的凤尾草 一株三角梅为老街增添了些许生机 大门紧闭的房子,还贴着对联 一口老井 一座气派的民国建筑 叫做“衍泽园” 有别致的阳台 见证铁场公社历史的旧奖状 围墙上对着一条小巷口处,镶着一块石碑,刻着“福星正照” 一座早已关门的老店铺 我推测这原来是一家药店,那个小洞是便于人家晚上抓药的。不知对不对? 街边放着一块不知从哪里拆下来的红砂岩石雕,已经看不出什么图案了
祠堂两边的青云巷,一边是“开科里”,一边是“德邻居” 祠堂门前只剩下一块旗杆石了,只知道立于道光壬午年,却不知是何人立的 老屋多用红砂岩建材 墙上的宣传画已褪色 古代人物的浮雕,也残缺不全 屋檐下的装饰依然透着精致 一条横巷的巷口,镶着一块“石敢当”石刻 门框上的装饰如此精美 空空的老街 倒塌后的房屋旧址,有人种上了冬笋 一条悠长的雨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