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联合体如何建、如何管?“八问八答”告诉你

 混改风云 2022-06-22 发布于北京
从最近的新闻资讯上,知本咨询捕捉到了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创新联合体。“联合”,顾名思义,就是把各方创新主体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起搞协同创新。

撰文/ 知本咨询国企改革数据中心研究员 桑慧娟

编辑/亿亿



那么问题来了,众人拾柴确实火焰高,但是劲不往一处使参与主体多反而是缺点。所以,创新联合体如何建?如何管?如何运作?这些关键点的处理与创新联合体的实施效果密切相关。

中央给创新联合体定了一个基调,现阶段要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一是质量升级。任务型、体系化的创新联合体要综合考量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化建设等内容。二是主体升级。央企作为国家队,要发挥好引领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广泛参与。

图1 中央关于创新联合体的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渠道

各省市响应中央号召积极组建创新联合体。从时间来看,创新联合体集中在2021年落地,并且在2022年开始深入开展。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先行先试,西北地区走在全国前列。从内容来看,各省出台的创新联合体具体实施方案主要回答了八个问题,有共性也有个性,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表1 出台创新联合体具体实施方案的地区

数据来源*公开渠道搜集

一、功能定位是什么?

创新联合体的建立,明确功能定位是第一位的,可总结为两个“分不开”。

一是,创新联合体的功能定位与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分不开。各省建立创新联合体,都在集中攻关一个方向,即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基础底层等“卡脖子”技术。

二是,创新联合体的功能定位与各省的发展战略分不开。因各省的实际状况不同,技术攻关领域不同,所以创新联合体的主攻方向也是不同的。

比如,湖北提出围绕“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建设思路,重点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区域、“襄十随神”城市群布局光电子信息、大健康、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创新联合体。

广西则是结合自身传统特色优势,优先布局糖、铝、汽车、机械制造等产业,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陕西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组建30个左右的创新联合体,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光子、种业工程等五大产业布局。

图2 创新联合体功能定位

资料来源*公开渠道整理

二、主要任务是什么?

创新联合体是任务型产学研组织。主要有以下五大任务,其中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研发是其首要任务,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图3 创新联合体的五大任务

资料来源*公开渠道整理

因此,创新联合体的技术攻关任务要瞄准“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江西聚焦优势产业,在14个产业链布局创新联合体。

浙江围绕三大科创高地与“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造点,在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布局创新联合体。广西在传统优势产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

三、成为牵头单位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来区分一个概念,牵头单位和领军企业。从政策中看,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单位主要聚焦创新能力。而领军企业的衡量标准除了关注创新能力外,还需要考量其他因素。

比如,成为科技领军企业的标准涵盖了战略愿景、组织架构等六大要素;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划分标准则更加关注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等要素。

显而易见,牵头单位和领军企业是不对等的。但是,仅从划分标准上看,科技领军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是可以担当牵头企业这一角色的。比如,浙江的政策明确规定: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单位可由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担任。

表2 牵头单位和领军企业的区别

资料来源:公开渠道

什么样的企业能成为牵头单位呢?根据各省发布的政策,总结出以下四个要求:

  • 地域属性。即牵头单位必须是在各地区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才能相对应的成为当地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单位。
  • 研发实力雄厚。
  • 创新型企业特征明显,拥有识别并抓住前沿技术的能力。
  • 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中影响力强。

第一,地域属性。

《陕西省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中明确陕西的牵头单位必须是陕西省内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在国内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联合体建设管理工作方案(试行)》中提出牵头单位必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具备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并且明确年主营业务收入原则上应达到10亿元以上。

第二,研发实力雄厚。

衡量标准之一是有与大学、科研院所及科学家团队良好的合作基础;衡量标准之二是建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广西提出了硬性的衡量标准,即“牵头单位必须有专职研发团队,专职研发人员原则上应达到30人以上”。

第三,拥有识别并抓住前沿技术的能力。

广西和陕西均要求“牵头单位有足够的前沿技术识别能力和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够发现并抓住产业变革中的创新机会,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广西更进一步的要求,“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

第四,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中影响力强。

只有满足这一条件,才能有发起、组织高水平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活动的能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四、牵头单位和创新联合体的数量如何规定?

一个创新联合体中只能有一个牵头单位吗?大部分地区出台的政策规定1家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数量有且只有1家,目前陕西将这个数量扩充至1-2家。

不论是1家还是1-2家,至少可读出一个重要的信息:牵头单位数量不是多多益善。另外,牵头单位是创新联合体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一旦牵头单位数量过多,管理运行效率、创新联合实施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一个牵头单位只能牵头组建一个创新联合体吗?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没有给出一致的答案。广西政策明确提出“原则上一个牵头单位仅限牵头组建一个创新联合体”,便于集中力量实现关键性突破。

除广西、宁夏外,牵头单位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数量没有限定,不排除之后出现同一个牵头单位牵头成立多家创新联合体的可能。


五、什么样的企业能成为成员单位?

成为创新联合体成员的标准是“协同”。一方面,与牵头单位协同,具备合作的基础。

《陕西省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中要求“成员单位应与牵头单位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标准制定、国际合作、品牌建设等方面具备合作基础和合作意愿。”

另一方面,与其他团队成员协同互补。

《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联合体建设管理工作方案(试行)》中提出:创新联合体成员应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能够对创新联合体建设起到助力作用。简单来说,成员单位必须自身具备一定的实力基础才能获得进入创新联合体的“门票”。


六、体制机制怎么建?

第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创新联合体应设立三大类机构:决策机构、咨询机构和执行机构。比如《关于推进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中要求设立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分别承担决策、咨询与执行职能。

  • 决策机构,负责研究审议创新联合体拟定的重大政策及发展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决定创新联合体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工作任务等。

  • 咨询机构,由来自成员单位的领军人才以及从外部特聘的技术、经济和管理专家组成,具体负责创新联合体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研发项目的咨询与审核。

  • 执行机构为常设机构,负责开展日常事务。

第二,完善运行机制,包括利益分配、知识产权管理、协同攻关、经费管理等制度。

表3 湖北、浙江和广西创新联合体运行机制
数据来源*公开渠道整理

第三,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首席科学家是牵头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或本领域高层次人才,由牵头单位选聘。首席科学家在项目研究方向上拥有决定权,在科研经费及人员选聘上有管理权。


七、重大科技项目怎么承接?

创新联合体承接项目程序大致分两步:

第一步,确认项目值不值得做?不论项目是来自于相关部门择优委托,还是创新联合体自己制定攻关项目,都需要经过一个必经步骤:咨询机构审核。经过技术、经济和管理专家、领军人才的评判后,科学确定联合攻关项目。

第二步,揭榜,关乎这个项目能不能做的好?重大科技项目承接的标准是揭榜挂帅,能者上,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激发活力。结合“赛马”制度,提升创新能力。

在承接项目过程中,为保障技术攻关和项目完成效果,创新联合体不允许自行解散,也不许变更联合体牵头单位。


八、政府提供哪些支持支持?

一是资金支持。

浙江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对创新联合体攻关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完善政策吸引带动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社会资本的投入。

二是项目支持。

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以定向委托、择优委托、优先推荐等形式,加强对创新联合体的项目支持。

三是人力支持。

比较有特点的是浙江,《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省级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政府要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选派一批“派驻工业科技特派员”,参与创新联合体的组织管理协调、技术攻关方案等事务中,提升创新能力。

总的来看,各地方与中央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的步调一致,如火如荼地开展创新联合体相关工作。从“八问八答”中,我们至少可以抓住两个关键点:中央充分给与地方灵活发挥的空间;创新联合体的建设逐渐呈规模化、体系化、规范化。

同时,有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从公开渠道搜集的资料来看,目前中央和各地方出台具体实施方案的数量较少。之后,为规范创新联合体的建设,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中央和各地区是否会有重磅文件推出,值得持续关注。


荐阅读






可行性管理!5个举措打开国企组织变革新思路

这样授好权——你不知道的专职外部董事定位和授权关键!

怎么让员工充满饥饿感?华为经验在国企的应用之道

大师开讲: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是十大主题







国企改革先锋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混改风云,和我们一起
专注国企改革

校对/阿苓 原创版权声明:本文系知本咨询旗下自媒体“混改风云”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