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急性期?痛风性肾病初期?中药为啥可用芍药甘草汤治疗?收藏

 文炳春秋 2022-06-22 发布于浙江

痛风性肾病急性期,多湿热痹阻,邪实为主,清热除湿为治法

痛风性肾病急性发作,多为湿热痹阻,以邪实为主,痛风急性发作症状为痛风性肾病主要表现,临床包括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触之更痛,昼轻夜重,关节活动不利屈伸受限,或者可以出现下肢水肿,腰酸腿痛,伴有恶寒发热,口干口渴,大便黏腻不爽,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厚,脉弦数。

福建中医药附二院张喜奎教授认为,痛风急性期治疗应”急则治其标“,以缓急止痛,清热除湿为要,方用芍药甘草汤加减方,组方(应平台要求略去克重,感兴趣可关注@中医科院药学博士后私信)由白芍、炙甘草、黄芪、土茯苓、百合、山慈菇、薏苡仁、鸡血藤、金钱草、为基本方。

加减方法,如伴有口干口苦口臭等热盛者,可加入石膏;

如腰痛明显的,可加入桑寄生、杜仲等。

如果肌酐、尿素氮升高,可加大黄。

如果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可加入忍冬藤、海桐皮。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疾病,尽管湿热证,湿热痹阻,如果关节疼痛剧烈,也可以加附子,但需要和知母等寒药搭配,这是用的附子走而不守,通关开痹之功效,让其热性除而功效不减,用的是它的作用,不能让它的弊端表现出来。

上面的方子,白芍、甘草配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改掉原方的甘草为炙甘草,取补缓急之力更佳。黄芪健脾补气,气充则津布,气旺则血行,痰湿自去,瘀血得除,热无所依。土茯苓、百合、山慈菇、薏苡仁四味药可以清热利湿,化浊通痹,而且还可以促进尿酸排泄,降低尿酸作用,是临床治疗痛风常用药。鸡血藤活血养血,舒筋除痹。

总是,全方清热利湿除痹止痛,活血补气健脾,可清泄湿热痹阻的湿热交结,健脾利湿补气,则诸邪自去,症状缓解。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肾结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