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曾诗书画三绝作品赏析

 泊木沐 2022-06-22 发布于辽宁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北京荣宝斋范曾先生 辛丑年书画展,热闹非凡!不管你业内承不承认!画坛巨匠、国学大儒范大师还是“当代中国最牛的画家”,现场国画80万一尺,书法20万一尺,销售 爆 !

范曾认为,“绘画是我能流传后世的,而诗歌能够使我的内心感到愉悦。”范曾笑说:“但我的诗歌比起古人来说还是差的,我就非常妒忌杜甫,所以还要继续努力写诗。” “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二十四字自评是范曾先生对自己的高度概括,但是在我的眼中范曾先生是可以用三个词语来形容,“狂狷之士,不乏才情,仁爱之心”。

范曾还曾向北京故宫博物馆捐赠了自己的画作。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捐赠,因为故宫博物馆一般不会轻易收藏别人的画作,除了那些很有历史感的遗迹。故宫博物馆收藏现有画家作品的例子很少,如果故宫博物馆收藏了范曾的作品,就意味着这些作品会流传千古,范曾也会被后人铭记。多数画作被博物馆收藏,单幅画作拍卖价格高达亿元。此后他又获得了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凡见过范曾先生的人,都说他神态狂傲拔尘,承袭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寡淡远尘之孤傲。 范曾的“狂傲”在书画界及学界久有议论,但是这其实也是一种“当仁不让”的儒者自信。

《十翼神来》137cm×69cm范曾先生创作的这幅红衣《十翼神来》图,其实是他本人形神兼备的真实写照,线条有力、顿挫分明,刻画了主人公强悍的精神气质。

范曾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

范曾先生的绘画作品构图讲究,并十分注重空间布置,人物之间、人物与其他动物或者物件之间,有前后、上下、左右的穿插关系,在互相掩映、参差中有了场景的真实感。

《我爱吾子》137cm×69cm图中的线条劲健扑拙、顿挫有力,突破传统描法所囿,推陈出新,以面部刻画之精微与衣裳挥写之淋漓,相得益彰,构成特殊之韵味。

为何范曾先生的作品备受追捧,其一是范曾先生的艺术造诣和文化修养当今画坛无人能比,其二是家庭装饰。千百年来,用字画装饰居室,源远流长。而今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用字画装饰房间愈来愈普及,所采用的字画艺术作品的水平也愈来愈高档。

这次范曾先生展出了不少新颖力作,这一幅《赤壁怀古》,把人物刻画的威风凛凛,传达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张力。

《桃花流水鳜鱼肥》137cm×69cm《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幅作品,描写了渔翁捕鱼归来的丰收喜悦,画出了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的诗情画意,人物姿态生动传神,画面构图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