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9. 为何“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舞酒绿林 2022-06-22 发布于广西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两句是接着前面“五色”、“五音”、“五味”说的。为何“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故发狂也。'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妨,伤也。难得之货谓金银珠玉,心贪意欲,不知厌足,则行伤身辱也。”注解不准确,特别是没注解“畋猎”两字。看现代名人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驰骋打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邪想。”(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39页。)解释简单明了。其他学者的翻译基本一致。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畋,读tián,畋猎古代又称狩猎、打猎、打围等,即在野外围场猎杀野兽。畋猎在我国历史悠久。从原始社会到农耕时代都发挥着重大作用。狩猎形式也有多种多样,如步猎、骑猎、车猎等。“驰骋畋猎”应该是围场打猎,也可以作为军事演练,是提高战士作战能力的手段。 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不仅能提高军事力量,而且还能起到震慑周边民族的作用。在《史记·魏公子列传》就曾记载,赵国在边境上集结了大批的军队,魏王以为是赵军要进攻魏国,便要调兵遣将以防万一。魏公子无忌情报灵通,得知是赵王狩猎,这才免去了一场惊慌。

在古代畋猎是经常性的,现代来说打猎成了稀奇的事。先进的热兵器,哪有那么多野生动物供人们打猎,反而要保护野生动物了。老子时代,野生动物肯定很多,每次打猎收获也必定不少。所以,猎手们骑马奔驰在田野上,围场打猎那是何等地兴奋发狂,这好理解。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在《道德经》中三次提到“难得之货”。第三章就说了:“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都说的是“不贵”。本章说法相反,是贵“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令人行妨”就是“使民为盗”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一句俗语,看你怎么理解。贪财的人会认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正当的,就会拼命地想方设法去赚钱;圣人君子认为,人贪财、鸟争食都会死得快。古今中外《守财奴》的故事很多,有这么一则:

有个守财奴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换回了金块,并秘密地埋在一个地方。他每天总要去看看他的宝藏。有个在附近放羊的人知道了真相,趁他走后,挖出金块拿走了。守财奴再来时,发现洞中的金块没有了,便捶胸痛哭。有个人见他如此悲痛,问明原因后,说道:“喂,朋友,别再难过了,那块金子虽是你买来的,但并不是你真正拥有的。你去拿一块石头来,代替金块放在洞里,只要你心里想着那是块金子,每天照样来看看,你就会很高兴。这样与你拥有真正的金块,效果是一样的。因为,你拥有那金块时,也从没用过。”这个故事说明,一切财物如果不使用等于没有。所以,难得的金银财宝就会让人萌生不轨的行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