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红色基因】踏访“轱辘屯突围”战场遗址

 关东老圃 2022-06-22 发布于吉林

 

2019-02-25 16:02

集安鸭绿江大桥桥头(资料片)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唱起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年逾八旬的集安市委党史办原主任李重勤就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一首军歌,记住了一座桥梁。近日,笔者专程拜访了李重勤老人,并跟随他驱车来到距市区15公里、有着“抗美援朝第一渡”美誉的集安鸭绿江大桥。沿着大桥层层石阶缓步而上,听老人讲述这座大桥的故事。

背负屈辱出生集安(原辑安)作为中国东北重要的对外门户之一,是从东北经朝鲜半岛到日本的最便捷通道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之后,为大肆掠夺丰富资源,修建了辑安至朝鲜满浦铁路线。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作为铁路的一部分,于1937年开始修建,1939年7月31日完工。大桥的工程设计公司为日本东亚土木会社,负责施工的却是被日本压迫剥削的中朝劳工。从铁路完工到1945年日本投降这6年的时间里,我国大量煤炭、木材、矿石等资源经集安、满浦、江界、界川运至朝鲜装船,经日本海运往日本本土,可以说鸭绿江大桥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个铁证。

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细菌部队从鸭绿江大桥上仓皇逃窜。解放战争爆发后,鸭绿江大桥几经易手,最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冒着战火成长而让鸭绿江大桥经受住考验的是抗美援朝战争,讲到这,李老的精神一振。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后在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主席代表军委中央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辑安(集安)、安东(丹东)以及长甸河口等地进入朝鲜。第一批赴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就是从集安鸭绿江大桥挺进朝鲜的。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集安鸭绿江大桥成为志愿军渡江和后勤供应的“大动脉”,一直到1953年7月止,列车昼夜运行,最高每天达50余列次。

由于大桥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敌方千方百计对其进行破坏。1950年11月8日,敌方派出轰炸机对大桥狂轰乱炸,鸭绿江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11月14日,轰炸机再次轰炸大桥,朝方三座桥墩被炸毁,至此大桥彻底瘫痪。中国铁路职工和驻军部队冒着不断被敌机骚扰、轰炸、扫射的危险,全力以赴抢修大桥,使其成为炸不烂的钢铁“大动脉”。现在大桥钢梁上依稀可见的残洞和弹痕。

江桥闪耀光芒如今的大桥被修缮一新,作为集安市委组织部、市非公党工委的党性培训基地,倚靠青山朝阳,横卧绿水鸭江,微笑着迎候全国各地的瞻仰者。

集安鸭绿江大桥维系了志愿军部队物资输送的生命线,为志愿军作战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集安鸭绿江大桥铭刻了志愿军战士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丰功伟绩,让志愿军部队在世界战争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负“抗美援朝第一渡”的盛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