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欧美企业在我国投资,多数企业未将“心”带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离开这些外资企业,我们无法制造与他们品质一样的产品。例如,我们造不出赛诺菲的药,我们更造不出苹果手机。因为我们无法得到他们的核心技术。 那么,这些欧美企业是如何把核心技术抓打手的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业务划分 欧美企业在国内投资,首先要评估技术是否领先。若属于世界前沿技术,绝对是不能转移到我国生产。若是先进技术,他们需要考虑如何分解此技术。比如涉及此技术的一部分放在中国生产,一部分在越南生产。使他的投资国无法得到完整的技术。投资国永远只是做完整产品的一部分或是做最低端的加工,他们取个好听的名字叫精细分工。 ![]() 二 工厂设计 有的欧美企业把核心技术已转移到中国,只是我们没有全局意识不知道而已。如,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麦格纳,他在中国有40多家工厂,且每个工厂规模都不是很大。这些工厂分布在全国各地,每个工厂生产的产品均不相同。这样,即使我们学会他们做座椅,又学不会他们做内饰。即使你学会做内饰仪表板,又不会做安全气囊。欧美企业说的是精细分工,做一行就把一行作专精。如果把麦格纳制造的所有汽车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就是一辆汽车。实际上,他们展示给我们的每个工厂都是支离破碎的,让我们永远无法对形成一辆汽车的完整概念。 ![]() 三 人员使用 欧美企业在国内安营扎寨之后,开始招兵买马。他们招聘的主要岗位人员,看重的是你有没有流利的英语口语,他们不太关心你是不是相关专业科班出身。他们打着语言良好沟通的幌子,把很多懂技术的人员排除在外。若你去我欧美企业,无论是做采购的,还是做开发的,这些部门的老大一律是英语专业毕业。学语言的人与学技术的人在大脑结构上是不一样的,理工男女可能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而学习语言的人只对表象的东西比较敏感。有时,欧美企业还会签署竟业禁止协议,确保在他们企业任过职的人员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在其它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这样,人员方面是无法学到他们的核心技术,即使你学到了也无法使用他们的核心技术。 四 技术资料 欧美外资企业在国内投资企业,一般不会把企业原有的技术资料搬到国内进行参考。曾经接触到全球第二大制药企业。他们在国内灌装抗癌针剂,刚开始生产车间既无安全规范,业务灌装作业规范,外国人告诉你如何做你就如何做。很奇怪,如此大的企业,为何啥技术资料也没有。过了不久,他们就开始检查车间有没有安全规范、作业规范。这时你说没有,他就会让你自己编写。当你说总部的拿来参考一下好吗?他就会说:“No,那不一样的。”就这样,你所拥有的技术资料,都是自己编写的,你又能写出多少核心内容呢? ![]() 五 技术标准 欧美企业的核心技术标准,似乎就是个迷。除了那些可以公布于众的,其它就像我们吃饭的口味一样,酸甜苦辣只是一种感觉。有个在国内激光加工设备公司做高管的同学讲述了一个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他说,有一次苹果公司买光割机并没有提出具体要求。苹果公司采购人员将供应商召集在一起,让他们各自曝光切割机所能切割的精度。然后安排时间,让他们当场演示切割,最后苹果公司选择了切割精度最高的那个供应商。实际上,按苹果公司的产品,他不需要如此高精度的切割机。所以,他们的标准是无限值的,是无法复制的,也可以说是在一个阶段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 ![]() 再看看我们国内企业,很多企业是大而全,恨不得一个螺丝都自己生产。工厂尽量集中,有的甚至自己搞个工业园,把所有工厂都放在一个园区管理。很多企业实行统一技术标准,说是产品具有互换性。一个员工恨不得当九个人用。老板会说,你很能干或者你还年轻,多干点或者多学点,你就有机会接触到企业很多技术信息。目前,有很多国内企业实行事业部管理,但这些事业部基本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分工。有的事业部高管,每隔几年还要互相调动。这样,企业的核心几乎每个高管都可以接触到。所以说,国内企业培养一个领导,有时就是培养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 欧美企业通过以上五个措施,把核心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而我们国内企业大而全的经营理念,一人多能的管理方式,统一的企业标准等措施,把企业核心技术外露无疑,这种做法恰恰与欧美企业相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