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散文】范成英|红尘如麻人似玉(二)张岱后半生:写尽沧桑

 麻城文学微刊 2022-06-22 发布于湖北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云峰诗友会云峰现代诗诗友会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子书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编读同期声故事会散文现代诗诗词库近期热帖云峰现代诗诗友会诗友会年度热帖散文小说年度热帖点将台管理团队‖投稿须知举水晨读‖半月新帖‖精华作品‖抗疫诗文‖顾问专辑‖编委专辑‖乘马诗社学苑新苗黄土诗社‖校园新风‖视频汇‖读者信箱‖诗词评论‖唐风宋韵‖格律知识他山之石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链接:
卷一|卷二|卷三

闲聊古人的风雅

红尘如麻人似玉(二)

张岱后半生:写尽沧桑

 “日裂以炊烟、籍甲挡箭弹”。张岱家三万余册藏书就这样被方国安焚毁殆尽。

附 注:

 方国安系浙江诸暨人,少小无赖,因盗牛被族人驱逐,后从军左良玉部。崇桢十六年转投马士英被左良玉追击而仓皇东逃。清军南下时方国安入浙与马士英等人于杭州、钱塘江一带抗清,最终因蛇鼠两端被清兵灭门。

    1645年9月初,身心交瘁的张岱不得不离开状元台门故居(现绍兴市人民西路)背井离乡,逃往剡中越王峥。而早在6月初清兵就势如破竹逼近了山阴,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张岱让其子张鉽给驻守台州的鲁王送去了他的《上鲁王第一笺》,请求鲁王监国。笺中曰:“江东布衣臣张岱谨启:为国势虽危,人心未去,仰祈殿下固守台垣,羁留北使,以俟勤王,以图恢复事。”之后又散尽家产招兵三千余人迎鲁王至绍兴,寄希望他能撑起半壁江山。

注:

 后来张岱又《上鲁王第二笺》、《第三笺》直至《第六笺》,均因鲁王优柔寡断而失去先机,期间张岱还遭到方国安绑架他儿子勒索钱财。

 然而最后,羸弱的鲁王政权(明宗室朱以海)很快就土崩瓦解,自己逃离绍兴并流亡海上。鲁王自己倒是逃了,受其牵连的一干人均被迫各自亡命天涯。其中最凄惨的是大学士浙江东阳人张国维,他写下《绝命书》向母诀别,然后在自家花院投池而尽。为了不让东阳百姓遭难,死前还嘱托县令将他的尸体陈列祠堂,让清兵亲眼所见,这样或许能避免清兵屠城。果然,清军攻破东阳后,见此惨景、触景伤情,因为清军中有很多是东阳本地人,之前大多受过张国维的接济。其实明朝末期的几位王爷终不是栋梁之材:福王相知文墨,鲁王薄晓琴书,楚王但知痛哭,唐王同室操戈,永功帝惟事逃亡…,如此庸碌,怎堪图成?

 彼时的张岱家,五弟携家入闽,四弟、九弟等入山避难,儿子张鉽在途奔波,儿子张镳在赘,儿子张钎和张钺茕茕无依、居无定所。自己携一子一仆涉危履险、扶杖蹑芒,行走在长林丰草之间,或越峻岭或跌深坑,猿崖虎穴之中卧雪眠霜。彼时他们要去的地方越王峥是他颠沛流离的第一站。

附 注:

 我国自古以来将山脉以山或峰为名,如泰山、华山、珠峰、冈仁波齐峰,一般高峻庞大的山称岳、高大险峻的称嶂、山势玲珑的称峦、山顶上有路的称岭……。如果站在川中从龙泉山凉风垭口放眼望去,可以见到远处横断山脉的莽莽苍苍、群峦叠嶂,如贡嘎山、嘉子峰、马桑坪等等,唯独没有峥。其实“峥”通常与峥嵘合体,一般指山势高峻、突兀耸立、怪石嶙峋。

 越王峥系会稽山余脉,相传为越王勾践兵败吴国后的栖息地,山上有走马岗、伏兵路、洗马池等遗址。山顶有古寺,名曰“深云寺”, 寺僧百余人。寺中有明代王阳明所撰《夏仙思公祠碑》述深云寺的前世今生:

 “山栖岭者,山邑之险道也。其岭因越王保会稽时栖息其中,遂名越王峥。汉唐以来,林深箐密,人迹稀少。迨南宋时,有猛虎毒蛟盘踞其地,居民苦之。夏氏仙思公勇而好义,仗剑入山,觅蛟与虎斩之。开辟荒山,遂建深云寺。至公殁后,塑像于寺之傍庑。每年正月初二,夏氏子孙上山拜谒,寺僧设斋款待,不忘仙思公之德也…。”

 张岱到越王峥时,是深云寺僧人明远收留了他,让他隐匿行迹“萧然昼掩门,十日九不出”。乃至呆了三个多月“寺僧百余人,谋面俱不识”。山寺岁月虽艰难,吃着焦饭咸菜,却也能专心整理自己的著述(注:《石匮书》和《四书遇》。《四书遇》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然,就这样的日子最终也因被人走漏消息而匆匆离开。另寻藏身之所,甚至没来得及与收留他的人道别。

注:

 《避兵越王峥留谢远明上人》节选“避兵走层峦,苍茫履荆棘。住趾越王峥,意欲少歇息。谁知方外人,乃有孙宾硕。僧房幽且深,藏我同复壁。焦饭同酸斋,遂与数晨夕…山窗静且闲,因得专著述,再订石匮书,留此龙门笔……

 离开越王峥后,张岱不得不将《石匮书》《四书遇》底稿藏于竹筐、躲避到更偏远的剡县(今嵊州)西白山(注:西白山系会稽山脉第二主峰。嵊州四面环山、五江汇聚,人说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属风水宝地)。另将祖父晚年编辑的300多册辞书《韵山》运至九里山藏经阁秘藏,然后于西白山上的鹿苑寺继续修改他的书稿,同时作五言律诗如《山中冬月》《山居极冷》等。同年,堂弟张介子、友人黄道周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而早在六月,他的挚友祁彪佳也因不甘当亡国奴投池自尽。

 避难西白山是张岱这辈子最艰苦的一段日子,几乎是“披发入山,骇骇为野人”,饥肠辘辘之际,采西山薇,酌剡溪水,食青柿、杂桃源鸡黍…。常常风雨凄然、午炊不继,断粮挨饿是常态。尤其进入冬季,西白山朔风凛冽、积雪皑皑,天地间茫茫苍苍浑然一体,满山遍野除了古树枯叶没有任何可食之物。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幸有邻居接济,如他在《住剡溪谢人赠米》曰:“不食嗟来食,古昔有黔娄。邻翁尝槐粟,愧余无以酬……”就这样熬过漫漫长夜的寒冬,直到第二年冰消雪融、春暖花开,一家子才终于盼来了开田种粮、自食其力、解决了温饱。尽管栖居简陋,茅草厂、门板床、麻布帐、松树枕、衲布被、瓦茶瓶、地火墟、稻草鞋等等,但那又如何。

 不过,无论逃难途中多么艰难,栖居环境多么简陋破败,张岱始终将《石匮书》底稿视若珍宝随身携带。“石匮”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保存史料的地方,而“龙门笔”则是龙门笔法,是后世对司马迁史书笔法的雅称。因此,《石匮书》是张岱追慕前贤司马迁撰写的明史。始于32岁,27年后才完成。期间风云巨变、国破家亡、改朝换代,张岱自始至终以坚韧的毅力“事必求真、语必务确、五易其稿、九正其讹”、完成这部长达220卷纪传体史书的煌煌巨著。

 《石匮书》对张岱来说有多重要,在他避难剡中西白山时,有和陶渊明挽歌辞三首,其中一首曰“千秋万岁后,岂遂无荣辱。但恨《石匮书》,此身修不足。”在《陶庵梦忆》自序中更加直白“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经历国破家亡变故后,张岱一度想步好友祁彪佳后尘了结自己,而支撑他活下去的最大动力恰恰是未完稿的《石匮书》。如果说最开始撰写这套明史时还只是追慕司马迁,那么当自己亲历故国家园的离乱后,张岱就更能体会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所说的“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中而不辞者…”的苦心孤诣。

 藏匿西白深山的日子贫困潦倒,异常孤寂,为了活命,从小锦衣玉食的张岱不得不强撑着羸弱之躯亲自挑粪舂米,常常“瓶粟耻不继,乞食亦厚颜”,始知孤竹采薇的首阳二老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乃后人妆点语。自1644年清兵入关以来,大明江山就如多米诺骨牌,一块接一块从北向南轰然倾倒,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有人慷慨殉国、有人苟且偷生、更有人反转枪口迎清军入城。此情此景,没有功名在身、乌纱之累的张岱该怎么办?他不想殉国,也没有必要为朱氏江山殉国。他只想将他脑子里的文化精髓保存下来并传承下去。正如祁彪佳在殉国前叮嘱他的那样:汉人的历史(指《石匮书》)唯张岱这般锦绣人物才能完成,因而张岱不能死。既然坠落到了深渊,那就在深渊里写作吧。

 于是,除了继续撰写《石匮书》外,他的华美回忆录《陶庵梦忆》共8卷127篇也终于在这偏远简陋的陶庵里完成,如同曹雪芹撰写《红楼梦》一样饿着肚子回忆昔日的锦衣玉食、弦管笙歌,回忆观鲁藩烟火、定香桥看红叶、寓山园赋诗、访瓜州于园、以及舟泊西湖断桥、直至月色苍凉、东方泛白之际仍酣睡于十里香荷丛中等等。

注:

 于园系瓜州富人亭园。“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绿坡植牡丹、芍药…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丝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跨小河,四周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人坐其中,颓然碧窈……

    1646年的张岱已是知天命之年,人到了这个年龄段失眠多梦、半夜惊醒是常态。山中的夜一片漆黑、死寂、空旷、偶尔惊飞的乌鸦和猫头鹰发出的惨叫,会传得很远很远,令人惊心恐怖。张岱有时整夜辗转反侧有时却又迷迷糊糊的进入梦乡,就这样似睡非睡的熬过一晚又一晚。不过,他的梦里通常都是热闹的,那些繁华往事、那些“坐消纤雨日,闲踏浅碧风”或“看花紫陌、斗草青郊”的无忧无虑,那些“行到碧桥深柳处,一帆凉月满吴航。”及“林间煮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的风雅清韵,常将他带到昔日“忆汝山阴道,徘徊岩雪深。几人携酒伴,何处读书林…。”的境域。其实他深深知道:窗前倩影不过是秋云暗度,梦里容光也只是夜月清华,而脑子里一直挥之不去的恰恰是“日裂以炊烟,籍甲挡箭弹”、三万册藏书被烧毁时的熊熊大火,是随着战火冲天、硝烟弥漫而纷纷扬扬、萧萧而落的碎纸残片,那是张氏几代人的心血呀。

 回忆是一种痛苦且又幸福的五味杂陈。在这环堵萧然、寂若死灰的陶庵(越王峥及西白山),张岱肚束三条篾、放杖溪山风,从自己点点滴滴的回忆里打捞出所见所闻、所思所历,集成一部《陶庵梦忆》。诸如三江看潮、金山竞渡、西湖香市、定海水操、二十四桥风月、虎丘中秋夜、烟雨楼、燕子矶、龙山雪及炉峰月等洋洋洒洒。如同一部两千年的汉文化百科全书,有阳春白雪也有市井俗人,有高山流水也有美人香草,有奇丑无比的柳麻子也有貌美如花的王月生,书中五彩缤纷的人间烟火堪比《清明上河图》。张岱潜心撰成这部锦如汉赋的回忆录,对于五十年终成一梦的他来说也算精神上的绝渡逢舟了。

 公元1647年赤日炎炎的7月,51岁的张岱从嵊县西白山徒步到山阴郊外三十里的项里村寄居。相传顶里是当年顶羽隐居避难的地方,位于灌丛茂密的草湾山脚。山南是项王庙,至今香火鼎盛。当年项羽为感恩项里百姓,临走时藏宝于草湾山并立下石碑,碑上刻有类似英文的奇怪符号作为藏宝秘码,只可惜至今无人能解。南宋诗人陆游在《陆放翁全集》中载有《项王祠》诗作:

项里溪水声潺湲,溪上青山峨髻鬟。

烟村人语虚市合,石桥日落渔樵还。

堂上君王凛八尺,大冠如箕熊豹颜。

筑祠不知始何代,典祀千载谁敢删。

……

    1647年7月之后的两年,张岱一直隐居在草湾山下的项里,后又在背靠鸡头山、面朝项里江的风水宝地自建了三间房,名曰“琅嬛福地”。然后继续潜心完成他的《石匮书》。其实,当年张岱撰写《石匮书》是有风险的,不能触及敏感词,一旦触及,轻者查抄重者杀头。如湖州富商庄允城父子将天启年间大学士朱国桢撰写的《明史》手稿买来斧正,添加“五芝纪事”、“明末崇桢遗事”辑成《明史辑略》,并由亲家朱佑明刊印。结果导致湖州近千人受牵连,该书作序者、刻印工、书商及藏书者等,凡年满15岁以上者均被杀。清廷顾命大臣认为《明史辑略》涉及侮辱朝廷语言,庄、朱两家18人被凌迟、50多人被问斩,庄允城父子被鞭尸。

    1649年9月的一天,思乡心切的张岱突然想返回山阴城龙山脚下的快园故居,于是仍如年轻时那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路上,他都在想象着快园的样子,想象着荒芜多年的房屋是否草长莺飞、遍地落叶,是否蛛丝网住门窗、桌椅积满灰尘……然而,当他兴冲冲回到故居时,却发现一切均已物是人非,开门迎接他的居然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原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快园早已不是张岱的家了,要想回到快园,除非角色转换,由房主变成房客。

 快园是否张家别业无考。

 房客就房客吧。亲历战乱的残酷洗礼,亲朋好友的生死分离,张岱早已不在乎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颠沛流离了。这之后的若干年,张岱一直居无定所,或寄居快园或暂居项里,当然也一直笔耕不缀,辑成了《四书遇》《琅嬛文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石匮书》以及之后的《自为墓志铭》《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等等。

 要说《夜航船》这套书,可谓“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什么意思?船是江南水乡最古老也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不分昼夜都穿行在江河湖海,夜晚仍在航行的船称之夜航船。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黑夜里,船中南来北往的乘客,闲来无事便会谈古论今、纵横捭阖,语间若出乖谬,便会招人嘲笑,好生难堪。因此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

 张岱生于斯、长于斯,常往返于夜航船中,因而广集博采奇闻逸事,精选文史典故,剪辑成一部长达98万字、20大部、125小类,4000多条目,包含天文地理、诸子百家、礼乐文学、物理方术、三教九流,既有历史典故又具各门类知识的百科全书——《夜航船》。该书最初由岳麓书社出版,现常见的是中华书局2012年点校版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修订重印的校注版以及团结出版社的版本。

注:

《夜航船》节选

    1、九天:东方苍天、西方昊天、北方玄天、南方炎天、东北旻天、西北幽天、西南朱天、东南阳天、中央钧天。日、月、星之三光。日、月合金、木、水、火、土五星谓之七政,又谓之七曜。日月所止舍,一日更七次,谓之七襄。

    2、桃源:晋时有渔人乘舟捕鱼,缘溪行,忘路远近,见洞口桃花,舍舟入。其中土地开朗,民居稠杂,鸡犬桑麻,怡然自乐。渔人惊问,云是先世避秦来此,遂与外隔。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渔人出,乃嘱曰:“不足为外人道也”

    3、钻石成丹:《真语》傅先生入焦山,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石,厚五尺,云穿此便当得道。傅日夜钻之,经四十七年,石穿,遂得丹升仙。

    4、相如琴台:司马相如有琴台,在浣溪正路金花寺北。魏伐蜀,于此下营掘堑,得大瓮二十余口,以响琴也。

5、金简玉字:大禹登宛委山,发石匮,得金简玉字之书,言治水之要,周行天下。伯益记之为《山海经》。

    1653年的春末夏初,57岁的张岱突然想造访晚明遗老,毕竟过去都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也毕竟因为战乱而相互间隔绝多年。于是他先上三衢(浙江衢县),接下来再转道江西信州。没想到这一路走来,所到之处尽是哀鸿遍野、岛瘦郊寒,昔日繁华的街道人烟杳杳,只剩下断垣残壁、简陋茅棚,其余皆蓬蒿荆棘、一片荒芜。当他绕道三衢山峰林带进入江西信州界时,沿途也只见立寨守卫数十人,其余缙绅皆隐匿山林。据说江西士大夫因响应义军左金王皆株连殆尽,整座信州城“平沙白骨撑乱麻,旅店荒芜走狐兔”,景象凄凉。之后两年,张岱相继回到西湖之湖庄、小蓬莱及灵隐一带,虽然,西湖仍然烟波浩瀚、月夕花朝,却再也没有昔日的弦管笙歌、春江花月。想当年,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扬州清明,还有好友祁彪佳的寓山园等等,都是他流连忘返的好去处。如今,一切只能在他梦一般的文字里回光返照。

 公元1665年,年近七旬的张岱客居杭州富阳,效仿陶渊明、徐文长撰写《自为墓志铭》(注:相传张岱的舅舅陶虎溪是陶渊明的直系后代,陶氏于元末明初由江西九江迁徙会稽。)并《自题小像》,即:

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

 天崩地裂之际,百无一用是书生;身处明清交替,自己竟毫无作为,张岱异常悲愤,常仰天长叹,“我年未至耆,落魄亦不久,奄忽数年间,居然成老叟。自经丧乱余,家亡徒赤手。……,昔有附郭田,今不存半亩。败屋两三楹,门前一株柳……”。当年的玉叶金柯、风华风雅,如今只活在庄周梦蝶里了。

(附《自为墓志铭》节选)

 我国自古以来将山脉以山或峰为名,如泰山、华山、珠峰、冈仁波齐峰,一般高峻庞大的山称岳、高大险峻的称嶂、山势玲珑的称峦、山顶上有路的称岭……。如果站在川中从龙泉山凉风垭口放眼望去,可以见到远处横断山脉的莽莽苍苍、群峦叠嶂,如贡嘎山、嘉子峰、马桑坪等等,唯独没有峥。其实“峥”通常与峥嵘合体,一般指山势高峻、突兀耸立、怪石嶙峋。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常自评之,有七不可解……。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同腐……。铭曰:穷石崇、斗金谷,盲卞和、献荆玉,老廉颇、战涿鹿,赝龙门、开史局,馋东坡、饿孤竹,…空学陶潜,枉希梅福…。”

 说真的,自己撰写墓志铭的人古今鲜有,只有陶渊明、徐渭等极有限的几位。张岱前半生阅尽繁华、后半生写尽沧桑,早已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对生死荣辱、世态炎凉也早已风轻云淡。因而晚年选择项里的“琅嬛福地”终老,并自号六休居士:即“粗茶淡饭饱则休,破衲鹑衣暖则休,颓垣败屋安则休,薄酒村醪醉则休,空囊赤手省则休,恶人横逆避则休”。琅嬛福地“郊外有一小山,石骨棱砺,上多筠篁,偃伏园内…缘山以北,精舍小房。绌屈蜿蜒。有古木、有层崖、有小涧、有幽篁、节节有致。”传说“琅嬛福地”是仙人居住的地方,然于晚年的张岱,便是他心中的桃花源。

 步入75岁高龄这一年,张岱终于书成《西湖梦寻》。《西湖梦寻》全书共5卷72则,主要内容为山水风光、佛寺先祠等等,如:玉莲寺、六贤祠、紫云洞、西冷桥、岳王坟、灵隐寺、三生石、苏公堤、湖心亭、醉白楼、雷锋塔、飞来峰、虎跑泉、青莲山房、凤凰山、九溪十八洞等等。每一处风景都有一则历史渊源和诗文描述,读后令人心旷神怡。

附 注:

 附《青莲山房》节选:青莲山房多修竹古梅,倚莲花峰,跨曲涧、深岩峭壁,掩映林峦间。虽竹篱茅舍,无非金碧辉煌…。

 陈眉公诗曰:“造园华丽极,反欲学村庄。编户留柴叶,磊坛带石霜。梅根常塞路,溪水直穿房。觅主无从入,装回走曲廊。主人无俗态,筑圃见文心。竹暗常疑雨,松梵自带琴…”。彼时的张岱,身处简陋破房之中,心在盛世光华之外。阔别西湖虽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在梦中。

 就这样身在尘埃洼地、心在世外桃源的日子一晃就到了生命尾期,到了“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漏尽更残的桑榆暮景,到了行动不便、疾病缠身的艰难岁月。然而,只要一息尚存,张岱仍然笔耕不缀,锲而不舍,他准备撰写一部图说江南文人气节的《于越三不朽图赞》。该作品本着立言、立德和立功的宗旨,为绍兴百余忠节、忠烈、忠谏、义烈及孝烈人士撰写传记、并配图及辑录赞语,如王阳明、张元汴、陶文简、沈青霞、祁彪佳等。

    84岁那年,《三不朽图赞》终于辑成,同期完稿的还有《琯朗乞巧录》。不过,据张岱外孙子陈仲谋称“昔余外祖宗子张公《三不朽图赞》一书付梓,工未半而逝世,迟至四十余年不克竣。后舅氏及表弟辈运出,将未制五十图授余…”。据载,张岱于《三不朽图赞》付梓不久便逝世了,当时只刻了二十多幅画,未及全书一半。也就是说,张岱在康熙十九年撰写完稿后立即付梓,因为他感觉自己生命已进入了倒计时,没可能等图画了。因而,后图均由他亲戚的后人补刻。余桓也在乾隆六十年重镌陈仲谋刊本跋文云“右古剑蝶叟先生所著《于越三不朽》图赞也,独恨其稿甫就,汗青未半,先生尔化去。以致辗转因循,后经其属陈仲谋代为筹画,始得竣工。然距其经始之时已一周挠甲矣”。(六十年)(注:《三不巧图赞》于2017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张岱生前没能亲眼看到他《三不朽图赞》的图文并茂完整本,的确有点遗憾。然而这种遗憾对于古今文人来说再正常不过,君不见有多少作家、画家、书法家的作品不都是在他本人仙逝多少年之后,才如同拿破伦发现新大陆似的惊才绝艳吗。其实,人生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了,是否开花结果并不重要。因为人的生命只是一段过程、一场烟花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