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造业用工荒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blackhappy 2022-06-22 发布于山东

这些年以来,我国各地的制造业出现大面积的用工荒,尤其是“技工荒”更为严重,比如今年年初,比亚迪济南项目用工缺口高达2.5万人。当前制造业用工荒,不仅仅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的制造业企业也一样缺人,制造业劳动力不足已经成为常态。

大家普遍认为工资低、工作时间长、不受人尊重、没有归属感等原因是我国制造业出现用工荒的主要原因。综合来看,年轻一代制造业工人对工作的满意度低是这个行业出现用工荒的直接原因。离职率这个数字最能反应制造业从业者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近几年中国制造业年离职率保持在20%左右,而德国这一数字仅为2%,我们高出了18%。在我国的工厂里,工作5年以上的员工寥寥无几,而德国的工人很多一生只在一个工厂工作。

但我认为,上述理由只是我国就业出现用工荒问题的表象,政企关系及劳资关系才是根本性的问题。

首先看政企关系。政府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采用不同的支持态度,对国有控股企业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力度最大,民营企业是最弱势的,同时对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民营企业家的财产权的保护力度也不够。我们前面提到的用工荒和失业潮主要发生在民营企业,其次是由于外资撤离引起的,国企不存在用工荒的问题。德国的很多制造企业虽然是民企,但从其终身雇佣制看类似于我国的国企,所以德国很少出现用工荒和失业潮。

其次看劳资关系。中国的劳资关系问题主要也出现在私企中,在这对关系中,资方处于绝对的强势状态,资方几乎可以随意的决定劳方的劳动收入、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劳方处于绝对的弱势状态。劳资双方的这种权责的绝对不平衡,使得劳方十分缺乏议价能力。此时,在其他机会出现(如送外卖等灵活就业)或者短期失业不会挨饿的前提下,他们抗争的最重要方式就是辞职。

所以,政企关系、劳资关系的严重不平衡,导致了制造业民企经营的高成本和低收益,民企又把抑制成本的压力强势地传递给了工人,而这些员工毫无议价能力,只能选择忍受,直到忍无可忍得时候选择的离职。我们都熟知的一个道理叫做“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没有恒心的企业家,大部分是短视的和不会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的(例如加大研发投入)。同理,“有恒业者有恒心,无恒业者无恒心”,几个月就换一次工作的人怎么会去悉心研究技术?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在政企关系和劳资关系的双重压力下,制造业对他们的吸引力已经很小了,他们中的很多人要么不选择进入制造业,或者一有机会就会逃离制造业,比如外卖骑手对他们的吸引力远高于制造业企业。

所以,中国出现用工荒的根本原因是政企关系和劳资关系的双重因素叠加造成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制造业的用工荒问题,必须大幅提升工厂工人的社会地位,建立能够为工人争取权力的工会组织,从而改变当下的劳资关系,让工人在工厂有更多的话语权,从而能使工人在能够在工厂待下去,并有恒心去钻研技术;必须提升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在政策层面让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平起平坐,让民营企业家获得恒产,让他们有安全感,支持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新和提升企业利润上去。

几乎没有出现过用工荒的德国在100年前的工业也主要是以仿制为主的低端制造业,但在”信誉第一、利润第二“的理念的指导下,德国更多的企业发展的目标放得更长远,并推行职业化教育、实行终身工作制(工会力量强大)、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等方面的改革,使得德国制造成为质量的代名词。

德国可以做到,我国为什么做不到?只要痛下决心,让利于企、让利于民,相信我国的制造业用工荒问题肯定可以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