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系统核心价值之一是缓解医疗端的服务“压力”,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以及患者就医体验。医护人员作为医疗服务的直接供给人,能否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功能直接关系着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 我国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医生与患者比例的不协调让很多医生超负荷高强度工作,虽然短时间难以改善这一社会问题,但是医疗机构可以借助信息化系统,尽可能减轻医生压力。 个人健康记录平台,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医生每一次接诊,都必须要跟患者了解之前的患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病情,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但是,医生在询问患者病史时会花费很多时间,还可能在沟通时出现信息遗漏的问题,还有一些医院信息系统,虽然有患者诊疗信息,但是无法全面展示各科室的诊疗结果,影响医生的诊断。 一些一体化医院信息化系统,打通了急诊、门诊、住院、医技等不同部门的业务流程,患者在不同科室的所有看诊数据均能在个人健康记录中如实记录,包括患者就诊记录、健康档案、处方、诊断、病历等信息,避免医生在多个页面来回切换,直观、全面地展示患者诊疗信息,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参考。 LIS、HIS一体化,节约医患时间 当医生为患者开具医技检查单后,患者需要先检查,等报告出来之后再拿报告单去找医生,间隔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医院信息化检验集成系统,搭建了规范化的检验流程,将检前、检中、检后各环节信息紧密结合,使HIS系统和LIS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当患者的检验完成时,化验报告可实现同步回传,供临床医生查看,医生无需等患者提交报告便可以第一时间拿到患者的检验信息。系统还支持危急值闭环管理,检验科发现危急值后,以系统通知、短信等形式将危急值结果发送到开方医生或管床医生及科主任的手机上,向其预警并提醒尽快处理,形成高效的危急值闭环管理。 PACS、HIS一体化,提高医生诊断效率 诊所在服务患者的过程中,智能化管理非常重要。部分厂商的影像集成系统打破了数据孤岛,实现了医疗机构HIS系统与PACS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患者在完成了检查后,电子检查报告同步回传,医生可以进行影像临床调阅,在第一时间查看检查报告,提前书写患者病历,减少中间等待患者的时间,让患者就诊流程更顺畅。 电子病历系统,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有人说“中国医生的主要工作是写病历,而不是治疗疾病本身”,这句话虽然带有玩笑的成分,但也说出了写病历占据医生大量时间的事实。当患者根据医生的诊断做完检查后,医生要为患者写病历,在候诊患者数量多的情况下,花太多时间写病历也成为医生的一大困扰。如何能在保证提高医生病历书写效率的同时,保持病历质量,成为医疗机构的现实需求。 --电子病历模板,实现结构化录入 电子病历系统内置门急诊病历模板,包括门诊病历、急诊病历、证明记录、上报卡等,还有住院病历模板,包括病案首页、入院记录、出院记录等病历模板,支持医护人员结构化录入患者病历信息,提高医生的书写效率。考虑到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医务人员的个性化需求,系统还提供自由文本书写功能,医生可以灵活书写病历,保证了病历的准确性。 为了向医生提供更人性化的使用体验,电子病历系统还支持处方速录功能,针对复诊患者,医生在写处方时可以快速引用患者的历史处方记录、处方模板等,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电子病历质控功能,提高书写准确性 电子病历系统具备质控功能,事前质控规则可以提示医生按时书写病历,确保病历的时效性。事中质控规则针对病历必填项内容校验给予提醒,实现对病历完整性的质控。电子病历的三级质控模式,支持人工质控与返修功能,以及AI智能病历质检辅助功能进行病历质量检测,确保病历书写的准确性,实现病历高质量管理控制。 一站式接诊,提高接诊效率 针对同时提供线下医疗服务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医院信息化系统还支持一站式接诊功能。医生在线下诊疗间隙,可以在PC端的同一界面上,接诊线上问诊的患者,提供在线医疗服务,在同一界面实现线上线下患者接诊覆盖,避免手机电脑来回切换,提升接诊效率。 医院信息化系统有助于优化院内业务流程,可以解放承担大量冗余工作的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让其能更加专注于医疗质量与服务能力的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