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慧颖姿的明末才女叶小鸾

 泊木沐 2022-06-22 发布于辽宁

叶小鸾(1616--1632) 明末才女,字琼章,一字瑶期,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是文学家叶绍袁和沈宜修第三个女儿,与其大姐叶纨纨,二姐叶小纨为吴江叶氏三大才女。

叶小鸾貌姣好,工诗,善围棋及琴,又能画,绘山水及落花飞蝶,皆有韵致,将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叶小鸾刚出生时,沈宜修念及家贫乏乳也念及表妹张倩倩子女俱亡,将小鸾送予沈自征、张倩倩抚养。小鸾灵慧早熟,工于诗律。"三四岁,口授《万首唐人绝句》及《花间》、《草堂》诸词,皆朗然成诵,终卷不遗一字。"十岁时养母去世遂归叶家,能成妙对,十二岁浓发覆额,体质修长,娟好如玉人;随父到了金陵,教之学咏,遂从此能诗,多佳句。十四岁能弈棋,十六岁善弹琴,清泠可听。又擅绘画,摹山水,写花蝶,书法亦秀劲。

叶小鸾性格高旷,厌繁华,爱烟霞,通禅理。自恃颖姿,视金钱若污物,淡然无求,而济楚清雅,所最喜矣。能饮酒,善言笑,潇洒多致,高情旷达,仁慈宽厚。许配昆山张维鲁长子立平为妻,婚前五日,未嫁而卒,时年仅十七岁(虚岁)。七日入棺,举体轻盈。家人咸以为仙去。其姐叶纨纨因妹逝,归哭过哀,病发而死。

叶小鸾,一个仅仅活了十七岁的女孩,在沈氏与叶氏家族中备受推崇,生前即被视为天才,身后更几乎被尊为神。其诗词,陈维崧评价为“如玉山之映人,诗词绝有思致”,胡文楷说是“骄丽之文,涉笔便工”,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以为“较胜于朱淑真”。其人,有绝世之姿,却无妖冶之态,奈何芳魂早逝,当时名媛闺秀莫不感之慕之向往之,几成“才女早夭”“红颜薄命”在现世的形象化身——“向往”二字却非虚话,以当时的女性婚姻观来看,叶小鸾未嫁而亡正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红楼梦里女儿水做男人泥做的女清男浊说,以及女孩嫁人后珍珠变鱼目的说法,正是由这种女性观念发展而来的。明清文学一脉相承,叶小鸾的故事又广为人知,曹雪芹的祖父曾与叶小鸾的兄弟交好,叶家留下的《午梦堂集》想必曹雪芹亦是读过的,故而后人有推测叶小鸾为林黛玉原型的,倒也有几分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