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小行楷,此帖亦称《与景道使君书》,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庭坚的书法,一般认为行书小字似胜大字,他的大字行书虽长枪大戟,气势很盛,但总觉含蓄不足,不及小字耐人寻味,此件尺牍,温文尔雅,收放自如,并不因字小而损气度。此尺牍还是一件重要的书论短文:信中写“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余书不足学,学者辄笔愞无劲气。今乃舍子瞻而学余,未能择术也。”黄庭坚书法与苏东坡书法比起来,确实是苏东坡的字更有韵致,当然这仅是指行书,而苏东坡书用墨太丰,亦是小疵。黄庭坚曾戏言苏东坡的字“石压蛤蟆”,而苏东坡反唇相讥黄庭坚的字“死蛇挂树”,双方都提到了对方特点,同时也点到不足,而他们之间的调侃都是善意的,正因为这一点而成了千古佳话。
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小行楷释文 昌州使君景道。宗()秀也。往余与公寿景珍游。时景道方为儿童嬉戏。今颀然在朝班。思公寿景珍不得见。每见景道。尚有典刑。宣州院诸公。多学余。道。书。景道尤喜余笔墨。故书此三幅遗之。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馀。于今为天下第一。余书不足学。学者辄笔愞无劲气。今乃舍子瞻而学余。未为能择术也。适在慧林。为人书一文字。试笔墨。故遣此。不别作记。庭坚顿首。景道十七使君。五月七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