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中,小楷属于最难的阶段。时髦的那些毫无基础就来抄经的也都是玩玩而已,不是书法。在经过了篆隶行楷魏碑诸体学习之后,廷功书法高考班的两位姑娘们开始向小楷发起进攻,下面是第三天临习的作品,从生疏到很快有了自信,虽然短短三天,但实际的准备确是几年的积累。这就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也就是功到自然成。 高越 临习羲之小楷帖
张亚娜临习唐人灵飞经 小楷历来用笔多为兔毫,从唐宋的宣笔到元明清的湖笔,基本都是兔毫一统天下。兔毫比较尖锐硬朗是制笔的绝佳材料,为了弥补紫毫笔因为吸水不足而容易导致分叉的问题,制作的时候需要外披羊毫等以增加它的吸水性,同时巩固其笔头以保持弹力。九紫一羊、七紫三羊、五紫五羊、写卷小楷等等大抵如此。狼毫崛起的历史不长,据《湖笔制作技艺》的作者程建中考证善琏制作狼毫的历史主要始于解放后。北京李福寿的出现,奠定了南羊北狼的主要格局,当然北京毛笔制作主要源自于河北侯店,乐亭的制笔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80年代第二届毛笔评比,掖县狼毫获得第一名,为山东莱州狼毫赢得状元笔称号。当时掖县制笔厂厂长正是著名毛笔专家李兆志先生。李福寿虽然列为首席,但对于一般书画者而言掖县(莱州)狼毫的性价比那是真正的第一。 书写:张亚娜 毛笔:纯元尾狼毫莱州之花 狼毫比较于羊毫,笔锋尖锐有弹性,又比紫(兔)毫吸水好,柔顺聚锋,是制作小楷的最佳用料,如果适当加以香狸毛那是锦上添花,书写更加得心应手,这是狼毫制笔高手秘而不宣的绝技。朱友舟在《中国古代研究》一书里“考证”说王羲之所谓的鼠须笔可能就是狼毫笔,虽然有点主观,但至少说明在很多书家眼里,狼毫是比较受欢迎的小楷利器。 元尾乃狼毫中的顶级,纯元尾狼毫为选用冬季时候东北地区黄鼠狼尾毛制成。相对于普通狼毫,狼毫元尾更长更硬更顺滑,自然锋颖(黑子)也是无与伦比,无论是制作狼毫大笔还是小楷均是绝佳选料。特别是小楷中细腻的笔触就需要元尾中这种尖锐富有弹力的锋颖,靠它来实现临门一脚。 纯元尾狼毫笔莱州之花 (苍梧四宝堂经销) 另外毛笔小楷和画工笔画一样,因为笔头尖锐细小,对墨的需求自然要高许多,普通的液体墨汁很难达到理想的书写效果,磨墨是很不错的选择。实际上,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伴随了小楷的整个发展史。从出土的实物来看,至少在秦汉时期,就有了墨丸、砚板。用墨块、砚台磨墨更适合小楷的书写,更能表达书写的墨色、层次。 麻子坑砚板 佐聿超细油烟徽墨 一方砚台,一块好墨,使用起来很有点古韵,而且经济实惠。 从竹简到纸张的发明,可以说基本都是小楷的实践,因为书法那时候毕竟还是实用为主,并没有单独成为一门艺术,更不像今天还有书法博士、教授等等头衔,靠书法吃饭。书法艺术的发展有赖于宣纸的发明,羊毫的发展甚至碑学的兴起,这是后话。小楷,最常用的纸张还是偏熟的纸张,吸水性不要强,便于表现清晰细腻的笔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