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裘柱常与海州中学

 苍梧四宝堂 2022-06-22 发布于江苏
       裘柱常(1906-1990)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新闻工作者、翻译家。译有《嘉莉妹妹》、《金融家》等世界文学名著。

     因为夫人顾飞是国画大师黄宾虹的得意弟子,裘柱常有幸与黄宾虹有了很多交往,加上在顾飞身边耳濡目染,对大师的绘画理念有了很深的了解,并时常发表一些艺术评论。80年代,裘柱常所著的《黄宾虹传记年谱合编》成为研究黄宾虹的经典文献。


       裘柱常中学时代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对新体诗产生浓厚的兴趣,毕业以后先进入南京电报局当见习生,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政府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许多革命分子被捕入狱。裘柱常也辗转到了江北安庆做了地方日报社的副刊编辑。除了一些新诗发表在自己与朋友创办《白露》杂志,后来陆续也有很多新诗发表在鲁迅先生主编的《奔流》以及其《朝花》、《大江》、《洪水》、等进步刊物上,特别是因为他与鲁迅先生的通信交往而被称为“与鲁迅擦肩而过的人”,这也对裘柱常人生轨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发表于《奔流》的《这样的时节》里面有一句“你看,天边的新月在向我暗抛眼色”,本来“抛”为“丟”,被鲁迅改了,裘柱常觉得改得非常妙,对鲁迅愈加佩服。裘柱的新诗大多以表现青年人彷徨求索的心情和对爱情、亲情、乡情的感怀为主题,感情真挚而激越,其中不乏革命的火种。比如1929年发表的《死了的长江》有这样的几句:那里有快要落山的太阳的残照!那里有就要上天的黑暗的风暴!天空快要变可怜的颜色,狂野里可以听见鬼哭狼嚎,只是那平静的长江快要死了,死了—春天来也不会再有波澜!可以想见,这样的夜晚,裘柱常是多么的绝望!
      1929年下半年,应朋友邀请,裘柱常又由安庆沿江东下从扬州北上来到刚由省立十一中学和江苏第八师范合并成立的省立东海中学(现为江苏省海州中学)任教。我们来看看当时海中校歌:
     海中海中,济济一堂,道合志同,锻炼体魄,砥砺学行。

     立下作大事的志向,抱着爱人类的心胸。

     革命化,铲除封建思想;纪律化,培养合理人生。

       一个个坚毅勇敢,亲爱精诚。

      大家努力,爱护我们的海中!发扬我们的海中!

      这首歌词是就是由合并后的省立东海中学的首任校长董淮所作。歌词明显受到当时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和孙中山三大政策思想的影响,歌词具有新诗话特点,正是这位开明的校长,使得海中的革命思想如火如荼,成为海属地区革命的摇篮。后来任江苏省省长的惠浴宇、著名教育家朱智贤等就活跃在当时的海中,而这样的氛围这正是追求进步中的裘柱常需要的,海州是值得他来的。

      来海中任教期间,裘柱常笔耕不辍,时有新诗问世,从遗留下的诗稿中我们可以找出几篇:

                       白   鸥

                      无边的冬天

                      耕    牛

                           ……

       这些诗里,既有呐喊也有希望,我们看到当时一位热血青年的形象。在离开海中的时候,裘柱常赠诗留别同学同事:一朝分手天涯客,万里思量梦里人。多是纵横人下士,少年我也走风尘。时年二十四岁。后来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裘柱常非常感慨:吟诗得句海东头,多少男儿争上游,万里思量成往迹,云山隐隐水悠悠。

        裘柱常这位新诗运动的代表人物,自然会在强烈求变的海州地区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民国20年九月东海县教育督导的文献资料发现裘柱常的新诗被编入海朐小学课本,其中“不仅是长江,一切都死了…我在临江塔好像看一个苍白的死尸”的诗句着实让教育部门的领导吓了一跳!

     在海中的短暂时间里,裘柱常“吟诗得句”并继续他的新诗创作,可以想象,他和鲁迅等一定还保持联系,依然不断地向报刊投稿。但也正是海中革命的气氛太过热烈,引起了当局的注意,不断地遭受打压。从上面县教育部门的督导文件就可以看出来。

     裘柱常离开海州中学后,回到了家乡浙江余姚。因为旧日南京同事因为在闫蒋战争时酝酿罢工被捕入杭州陆军监狱,受到牵连,裘柱常也在家中被捕押解到杭州同一监狱,在狱中遭受了严刑审讯和拷打。出狱后,一二八抗战结束,裘柱常回到了母校上海清心中学任教。1935年与顾飞结婚,并认识了黄宾虹、傅雷等名家,40年代与夫人顾飞自己傅雷夫妇共同为黄宾虹在上海筹办了画展,引起轰动,奠定了黄宾虹在画坛的领袖地位。上海“孤岛”时期,裘柱常又与旧友楼适夷创办了综合性刊物《大陆》,其中好多编者就是中共地下党员。裘柱常依然发表了不少借古讽今的文章,杂志一度被人举报遭到盘查,后来因为缺乏资金支持而停刊。

      解放后,裘柱常在上海新闻日报社和出版社从事编审工作多年,文革时期曾经受到冲击。文革结束后,受聘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期间译有多部外国名著,成为著名翻译家,并著有《黄宾虹传记年谱》。

        2006年,裘柱常女儿著名翻译家、上海大学教授裘因等整理了裘柱常、顾飞夫妇诗词编成合集名为《梅竹轩诗词集》。

     梅竹轩乃裘柱常与顾飞夫妇书屋名称,因黄宾虹有赠《梅竹双清花卉轴》而得名。

          有关裘柱常夫人著名画家顾飞的情况请参考本公众号文章之《顾飞:诗书画三绝》。



    本文主要参考《梅竹轩诗词集》、《追忆大陆》自己网络资料,如有不妥请联系本人,手机1876130864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