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丨竹叶石膏汤治疗小儿尿频遗尿案

 经方人生 2022-06-22 发布于四川

接诊医生:尹周安
医案整理:李星宇
图文编辑:赵孟婷
责任编辑:朱文彦

01  首诊

孟某某  男  3岁半

2022-2-20

主诉:尿频遗尿数月。

现病史:患儿数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遗尿,未予特殊处理,今为进一步治疗,来门诊就诊。

现在症:夜尿3-4次,遗尿频,大便干,口中浊气,扁桃体易发炎,烦渴喜饮,饥饿感强,唇红,好动,心烦夜寐不宁。

舌脉:舌边尖偏红,苔薄,脉细。

R:竹叶石膏汤×5付(单位:克)

图片

02  二诊

2022-3-5

现在症:服上方夜尿次数显减,基本恢复正常,遗尿次数亦见明显减少,大便转通畅,睡眠转佳,烦渴喜饮好转。后续以甘露饮滋肝清热以善后巩固。

图片

按语 ✦

中医对于遗尿的论述颇多,但多从膀胱虚冷论治,如《灵枢·九针》:“膀胱不约为遗溺。”明确指出遗尿是由于膀胱不能约束所致。《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亦云:“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大小便诸证》:“小便者,津液之余也。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腑,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故不能约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睡里自出,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俱虚而挟冷所致也。”故通常采用温补肾阳,助膀胱气化、兼收涩固尿之剂,如肾气丸,缩泉丸,桑螵蛸散等。以上思路与方药,对于小儿虚寒体质者固然有效。

但临床所见,部分遗尿患儿并非“虚寒”之体,并无“虚寒”之象,反见口干,烦渴,舌红,多汗,大便干,夜寐烦躁不宁、好动等“内热”、“阳热”之象,故不宜从膀胱虚寒论治。

小儿为“少阳”之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依本人临床所见,此类患儿素体肝阳偏亢,肝阴不足者不在少数,故对此类患儿,治疗必须清少阳肝胆之火热以治标,滋肝养阴恢复少阳肝胆疏泄小便之功为本

本案患儿少阳从火化,波及心、胃。少阳化热波及心经,故见心烦不寐;波及胃经,故见消谷善饥,烦渴喜饮,大便干结。扁桃体发炎肿痛乃少阳郁热之症。少阳火热伤津耗气,故体瘦、口干、大便干。故先以竹叶石膏汤,竹叶清心除烦利小便,乃“实则泻其子”之法,石膏善清阳明之燥热,配伍麦冬、人参、甘草、山药之属,乃益胃生津之常法,培土以荣木。佐以天花粉清肝生津,牡蛎平肝敛肝以固涩小便以治标。

经上述处理,首诊即获效。后续以《医宗金鉴》甘露饮滋肝养阴以善后巩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