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用现代诗重写江南——《写给梦境:庞培诗选》出版 | 赠书

 置身于宁静 2022-06-22 发布于浙江
文章图片1
摄影:杨键

庞 培

1962年生,诗人,散文家,江南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之一。1980年代开始写作,1990年代编辑民刊《北门杂志》。散文著作有:《低语》《五种回忆》《乡村肖像》《黑暗中的晕眩》《旅馆》《帕米尔花》《少女像》等。诗集:《四分之三雨水》(台湾唐山)、《数行诗》(上海文艺),等;2005年发起并主持(和友人)“三月三诗会”凡十七届,“江阴民谣诗歌节”暨无锡“大运河民谣诗歌节”十二届。被誉为九十年代“新散文”代表作者。现居江苏江阴。曾获首届刘丽安诗歌奖(1995年),柔刚诗歌奖(1997年),《诗探索》奖(2007年)。


文章图片2

《写给梦境》 庞 培 著 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写给梦境:庞培诗选》是作家、诗人庞培三十年诗歌写作成果的集中呈现。精选的约200首诗作,代表着作者诗歌创作的整体成就。

庞培是江南诗派的代表诗人,他早年曾在江南各地游历,将南方的潮湿生活经验投射在创作中,深吟浅唱,以音乐性和现代性的修辞书写着南方的精神秘密。


在庞培的诗中,“清醒的现代意识与浓郁的古典气质得到了很好的混融”(赵学成)。他的诗歌“有一种纯净感,这种纯净不是指一种无思想状态,而是一种人与景的本质对流最终呈现的状态”(吴丹凤)。

庞培诗选


乡 土

我的所得

只是安安静静的乡土,

几本遭磨损的古籍;三两个

春夜,以及傍河的市井陋巷中

暮晚的下雪天气。

人世之歌

树和树相互弹奏

很久以前的一场雨

淅淅沥沥落下

但此刻明亮的光

长出新枝嫩叶

新的记忆

聚拢小路尽头

叶脉图案生成

离别的衣襟

没有人弹吉他

没有年轻貌美的恋人

万物沉寂的湖面

仿佛乐器店的陈列柜

安放琴谱,碎裂的人心

尼龙或钢丝的涟漪

一名小提琴手的际遇

在黄昏的天际浮现

耳朵节拍器

相互推诿

繁密的雨声

此刻如种子般尖锐

人的眼睛里……

哦 人的眼睛仿佛安静的座席

文章图片3

虽然我长大了,我的童年还在

每一次熄灯,入眠

我重又在黑暗中

挨近儿时称心的睡眠

边上糊了报纸的板壁

油灯,稻柴草

以及灯光的暗影中放大了数倍

白天听来的《三国志》……

世界如此古老。英雄们仍在旷野中

擂鼓厮杀,列队出阵

长夜如同一面猎猎作响的战旗

战旗之下,是我年幼而骄傲的

童年。姆妈用嘴唇试了试

我额角的体温

这里

一滴水是我的出生地,

这里的水流

扩展到我全身,

每一寸肌肤都有无数的港湾、沉船;

锚链从我血管中“轧轧”升起,

带上江底的污泥——

岩石变成漩涡,

波涛深入梦境。岸上的吊臂

存放着我久远年代里的呼喊——

渡轮离岸时的霜迹

染白了窗户

而夕阳像一只凝视着我出生地的眼球,

在朦胧、水天一色的远方

慢慢剪断它身下的脐带……

(——痛苦的夜,涌向我的喉咙!)

周围蓝色的江面

像血一样喷涌出我不快的往昔,

我在陆地上的身世,

我古怪的童年。

文章图片4

秋风吹遍

秋风在一株草叶上撼动了我

——突然之间,我感到压抑

我感到生命的黑暗

灿烂的阳光也不过是漫漫长夜

周围一切都暗下来

都俯伏在秋风下面,紧张地预备

在死亡中屈服

或在死亡中重生——

黯然无声的毁灭已吹遍每个人的脸颊

悲 歌

人生真苦啊!

我没想到会这么苦

雨不停地下……

我已不能够爱,也不能够

不爱

(你心里面那张脸……)

哦,雨雾白茫茫……

你刚被一个梦惊醒

我也刚从坟墓中坐起来

噢!爱情

一边是坟墓,一边是摇篮!

晚 春

在风吹过的树丛

有我年少的心和乡间鸟鸣

最后的夕阳如同朝晖

鸟儿一个劲地唱着

僻静小径的荒芜

整个夏天的声音藏在这树丛

在那儿,我的一生

被傍晚的风抱起

乖巧,芬芳。风

好像我曾贴近过的你的脸

风成了相恋过后的惟一

在一切消逝之后

只有风最真实

只有这夏天的风,依旧

把细节,把春天从原野上吹来

读庞培的诗

杨碧薇

庞培,江苏江阴人。读庞培的诗,就像在欣赏一套微微泛黄的明信片,每一张明信片从每一个昨天寄出,仿佛还带有旧日温暖的指印。这些明信片的图案都是简约的素描画,不需要花样繁多的元素,只消疏密有致的线条,就足以传情达意。

是的,庞培的诗,鲜有繁复的特性。在取材上,他更多地是写自己。而在写与自己有关的一切时,通常又是从回忆中来:“突然——时隔数年/我明白了我的无辜”(《雨,2005》)。因此,他的许多诗歌都带有程度不一的自传性,并具有内在的回忆结构:“十年前一对相爱的人/途经此地/已了无印迹”(《车过柳园》)。我们知道,汉语新诗诞生在“关不住了”的现代思绪突围处,它最初的功用,就是为了表现当下,记录现在。但庞培并没有按套路出牌,对他而言,写诗也是回忆的一种方式、一种需要。在下笔的一刹那,回忆,便与此刻获得对接。回忆从此刻的内部流出,逐渐淹过了此刻,最终,此刻成为回忆的一部分。但回忆并不是终点,通过追忆似水年华,诗人是要确定此刻的自己,完成当下的自我。

信手一拈,我就能翻出庞培这些具有回忆性质的诗歌,《乡下》、《如意》、《往事》、《旧宅》、《琴童》、《童年》、《雨,2005》《晾衣竿上的秋天》。庞培好像对过去怀有格外的迷恋,逝去的、陈旧的事物和能激发回忆的事物,在他诗里比比皆是:“所有的书/都是翅膀。旧日历、小学课本”(《乡下》)、“我年幼而骄傲的/童年”(《如意》)、“岁月流逝/周围的夜色抢在了亲爱的人的/脚步前面”(《往事》)、“一幢被废墟环绕的老宅”(《旧宅》)、“反复温习昨晚的练习曲”(《琴童》)、“我记得你怯生生的爱”(《我记得你睡觉的姿势》)、“她看来酷似当年的妈妈”(《晾衣竿上的秋天》)。这些事物以极高的密度连在一起,共同编织出庞培诗歌的时间之网。

因为总在不断地返回,所以庞培的诗必然要处理时间问题。在庞培的表达里,时间的核心是童年,似乎只要回到童年,横亘在时间里的难题就能得以化解。庞培是如此关注童年:“虽然我长大了,我的童年还在”(《如意》)、“有谁留下了思索/留下了童年的惊奇”(《安东·契诃夫的早晨》)、“我缺乏这样的窗明几亮/我没有这样的童年”(《琴童》)、“我童年的苍白,已被永久关闭”(《童年》)。当然,要注意的是,他写下的童年,并不全是真正经历过的童年,它们中一部分是虚构的,一部分是在回忆中修补过的,还有一部分是纯然的概念。这也就是说,庞培诗歌的核心词“童年”,也是一个建构之物,它有具体的一面,也有抽象的一面。但在这一建构物中,诗人的情感一定是遵循艺术真实原则的。庞培反复地写到童年,也不仅仅是为了记录逝去的时间,更深一层的意味是:他要获得借以支撑当下的力量。

因此我们看到,“现在”的庞培,不断收到“过去”的庞培为自己寄出的明信片。当他又陷入回忆的时候,也是内在自我再一次受到外在冲击的时候。而这些明信片,能帮助他重新坚固内心、明确方向,并获得心灵的安慰。通过对过去的反复追忆,庞培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诗歌体式。在他诗中,时间是转过身来的,叙述是片断式的,语调是平缓的,姿态是邻家的。他笔下的火车、铁路、诗稿、青春,都有着斑驳的面孔和旧日的可亲。

然而,庞培无意将诗歌打造成个人回忆录,他的故事隐藏在回忆里,他的情绪却是此刻的,回忆对他而言,更多地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行为。他是在本能的情感中面向个人经验的传统,穿行于如惊鸿般不断逝去的时光里,用质朴的感染力来打动人心。

留言赠书


文章图片5

  • 留言分享你对庞培诗歌的读后感
  • 编者将从留言中选 8 位读者,赠出《写给梦境》
  • 截止时间 6月27日 周一 中午12:00





编辑:王傲霏, 二审:曼曼, 终审:金石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