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人整天云游四海,你却终日满腹牢骚

 公众号陌上闲云 2022-06-22 发布于湖南

1、谁不爱旅游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这是一个最常见最老套的话题。

人家问了,你不能回避。

对于我这样的,人近中年,一事无成,专业早还给老师、工作早变成万金油,普通的如同城市中的一粒雾霾一样的公司职员而言,说兴趣爱好还真不好意思启齿。

可你非得让我说!那我能说我的爱好是钱吗?真是抹不开面子,这最后的一层皮,还没有一张两块钱的面膜厚,还是留着吧。

这时候,最通用的回答就是,爱好旅游。

是啊,说旅游就对了,谁不向往啊。旅游,放假了,放松了,不上班了,短时间内不用面对人高马大、面带凶器的老板了;旅游,可以去一个新鲜的地方,那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不用总是在一个像囚笼一样的地方了;旅游,增长了见识,走够了一万里相当于读了一万本书,买书的钱都省下了,知识还到手了。这么多的好处,不把旅游当成兴趣爱好才是傻瓜呢。

正因为大家都喜欢旅游,微信朋友圈里的旅游照此起彼伏,终日霸屏。

2、穗子姐的牢骚

穗子,是我们公司的一个老员工了,父母是日本留学回来的,所以给她整了这么日式的名字。她早早进入了我们公司,现在是资深经理人。

我有幸与穗子姐坐对桌。穗子姐喜欢旅游。慢慢的,我发现,一谈到旅游,穗子姐嘴上总是在羡慕别人,实则心里在抱怨,下面,斗胆还原一下啊:

星期一,上班刚坐下:你看人家小陈,一甩手就去乌镇了!昨天晚上半夜还在发朋友圈;

星期二,电梯里遇见:哎呦,马尔代夫真美啊,阿霞真会玩,去了这么好的地方;

星期三,在办公室吃早餐:国外的旅游好便宜,马总花了两万块钱就出国了,还双飞住五星级酒店;

星期四,可能要匆忙如厕,丢下一句话:我同学又进藏了,那地方有那么好吗;

星期五,无精打采翻朋友圈:现在去三亚是淡季,老王去的真是时候,跟他媳妇的照片太赞了!

至于周末说什么,我就不知道了,这得问他老公。

对穗子姐的心理,我满是狐疑。

有一次我对她说,穗子姐,你也出去旅游逛逛啊,放松放松。

她麻利的抬起头,反击我:哪有时间啊,文案这么多,加班都干不完,周末还得带着孩子上兴趣班,过节要回家陪老人,唉,烦死了,人家天天去旅游,我每天这样羡慕嫉妒恨!

我沉默了、无语了,我同情,深深的同情。

3、让牢骚见鬼去!

说实话,穗子姐的牢骚,我也有,点开朋友圈,放照片的,多数是去旅游,去这里去那里,真是艳羡啊!

我也很奇怪,为什么别人天天云游四海?

好奇害死猫。还好,科班理科出身的我,冷静、认真、严肃的琢磨了一番。

最终,猫未死,还发现了猫腻。

对穗子姐这样一个资深经理人来说,微信上有一千个朋友很正常。这一千个朋友中,肯定每天有不止一个在旅游,有不止一个一个在晒照片炫耀,每天看朋友圈,肯定看到大把的旅游照,天天有人晒啊晒,穗子姐在天天羡慕啊羡慕。这是不是数量与逻辑上的错误!她所看见的朋友在旅游,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不同的朋友。今天看到老王在旅游,明天老王可能已经带着媳妇回去乖乖上班打拼了,再从朋友圈看到老王的旅游照可能是半年甚至一年之后了。

于是乎,我得出以下结论:

羡慕要理性,牢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心理学上的解释,羡慕是指一个人总是盯着别人的好与优,发出感慨与赞美。羡慕,倾向于不自信,羡慕心理严重就会形成嫉妒,最终转变成恨,所以叫羡慕嫉妒恨嘛。在一个生活快节奏且社交简易化的时代,信息扩展尤其迅速,看到一些优质事物,很容易产生羡慕心理,在这羡慕过程中,一旦把自己的困难与别人的“好”过多对比,很容易导致羡慕失衡,从而产生像穗子姐那样的牢骚满腹。其实,这种牢骚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加重了负累。所以,羡慕要理性要冷静。

大胆一点,做好自己的规划。对大多数人而言,旅游算得上是最放松的一种方式了。当然,你要避开那些黄金周。平时,工作累了,生活压力大了,我们就要计划一次外出旅行。尤其是不要陷入“工作绝对离不开你”的怪圈,记住,离开了谁,地球都会转;你出国旅游,不是移民,你还会回到老板身边;厚脸皮反复沟通,老板会支持你的;老板离不开你,因为你是剩余价值的来源。至于旅游的时间嘛,两天三天、五六天天,哪怕一天的郊区游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前提是规划好。

偶尔发朋友圈刺激一下,获得归宿感。你会发现,有的人尤其热衷发朋友圈,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的头像在你朋友圈里转悠,下雨忘带伞、吃了一碗面条都能发张照说上几句。当你觉得他有些烦的时候,其实他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存在感。你不经意的一个点赞或评论,他的心理尤为兴奋。社会节奏越快,信息越发达,人们的内心越封闭。当你觉得境遇不好、比不上别人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你是孤独。试着发几条朋友圈,用最美好的视角去审视,比如,上班路上的一朵小花、办公室整洁的一个角落、几天未见的一片蓝天,发到微信上,你会变得瞬间活跃起来,甚至会精神抖擞。你这种精神也会给别人带去美,进而让别人羡慕。等你用旅游照霸屏的时候,别人就会“嫉妒”了。

我第一时间,把这篇文章发给穗子姐,她说,我懂了!谢谢你给我起了这么好听的名字,我马上去迪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