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

 公众号陌上闲云 2022-06-22 发布于湖南
把生活的流水账记成岁月的散文诗
人生如戏。戏,就是故事。

人,刚放下旧故事,又开始创造新故事,循环往复,乐此不疲,从生到死。所以,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说,“故事永远是旧的,也永远是新的。”

可是,人,活在社会里,走在江湖中,翻来覆去琢磨自己的故事,如同嚼蜡,索然无味。何况,多一点故事,自然会多一点经验,多一点乐趣。所以,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喜欢会讲故事的人。

但凡优秀的作家都具备讲故事的超能力,好作品就是在讲好故事。莫言先生说,“我从小就非常迷恋、崇拜讲故事的人,在寒冬腊月的集市上、农户的牛棚马棚里,听说书人讲述古今中外故事,回到家就给父母兄弟讲述。”金庸先生说,“我有讲故事这方面的才能,所以取得了成功。”

讲故事,离不开“从前”。小时候,大人一说到“从前”,就当即安定下来,嘴巴像小狗一样张着,耳朵像小兔子一样竖着,嘘!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名人故事要登场啦!看书时,瞥见“从前”两个字,不免深呼吸,恨不得一目十行,一睹为快。遇到了好故事,仿若大快朵颐,连呼过瘾!

后来,也就是现在,有了网络,有了电脑,有了手机,纸书看的少了,网文看的多了。

网文中的故事,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应接不暇。茶余饭后解解闷,小憩大睡催催眠,读着也不错。

在节奏快速、物欲横流的时代,人的内心危机四伏,焦虑、恐慌感极强,人们需要故事的慰藉、抚触,对故事的依赖和需求空前旺盛。此外,故事充电,比知识充电更快捷更便利更高效。因为,知识是理论,知识的“电”充到了脑袋里,有待实践检验。故事是经验,故事的“电”充到了心眼里,照着就能用。读一个故事,就长一个心眼。

网上的热门文章,都会讲一个或者几个故事。共同特点是,边讲,边说理。夜半,各种“夜读”“夜谈”“倾听”“聆听”踩点亮相,像大哥大姐或者大爷大妈,与你屈膝对坐,娓娓道来,循循善诱。有时读完,真想扑进对方怀里,感叹一句,“说的真好,求求你,抱我睡吧。”

但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网上的爆文讲故事,很少看到“从前”的字样。上来就是,“有一个朋友”“有一个同事”“有一个亲戚”“有一个同学”,甚至直接讲关于“我”的故事,不吝自我挖苦、炫耀或暴露。读到这些,心里不免咯噔一下,哎呀,这故事真亲近啊,咱得好好读。

这种讲述方法颇受欢迎,10万+就是例证。

仔细想想,与“从前”相比,虽然都是读故事,但感觉不同。看到“从前”,仿佛开启了一个魔法盒或找到了海底宝藏,精灵之光熠熠生辉,激发的是内心深处的好奇和乐趣,触动心灵,遐思无限。可“有一个朋友”之类的说法呢,似乎是隔墙有耳的“耳”,巴头探脑的“眼”,窥视暴露,同情窃喜,假装若有所悟。

必须承认,“从前”也好,“有一个朋友”也罢,都是创作的需要,说白了就是写作的套路。但我还是喜欢“从前”。“从前”的故事听起来美滋滋的,历史典故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神话传说中藏着无限乐趣、名人故事可以激励斗志,由内到外的期待、盼望与享受,极度舒适。后者呢,粗俗强硬了一点,是从外到内的灌注,用一种“自己人”的代入感增加故事的真实性,看似在毫无保留分享一丝不挂的经验,实则是博得同情与关注,缺乏“从前”的厚重与沉稳,显得很廉价。不,此处用“性价比高”来形容,更“和谐”。

想起了木心先生的《从前慢》,“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这几句可借来略作修改,“从前的故事也好听/内容精致有趣味/你读了/心里就美了”。

无奈,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下,人的阅读口味变了,不再需求“从前”的“美”,而是喜欢“快餐式”的“快”。只有“自己人”的“快”故事才能让极度空虚的“同理心”热切膨胀、迅速满足。读毕,人们像吸食鸦片一样,带着缓解人生阵痛的快感昏昏睡去。明天怎么办?别担心,还有新故事啊,因为写手的亲戚朋友不少,七大姑八大姨领导同事同学多着呢,个个都有故事,络绎不绝,源源不断,信手拈来,讲不完道不尽。

一声长叹,唉——“有一个朋友”来了,“从前”悄悄走了。

(*图片来源网络。如您有作品推荐,私信给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