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霸王别姬》:做戏容易做人难

 公众号陌上闲云 2022-06-22 发布于湖南

多年前,看过电影《霸王别姬》。但我记忆力不好,看完了就忘了。也正因为记忆力不好,我平时经常写写画画,虽然想法是“把生活的流水账记成岁月的散文诗”,但这不过是个人的一厢情愿、忽略读者感受的理想状态,囿于水平能力,最后形成的东西还是蜘蛛爬出来的流水账。我觉得也无妨,流水账就流水账吧,算回归本真,没事儿翻翻,权当是给自个儿提个醒。

今天,又看了一遍《霸王别姬》,想着趁热打铁,记上一笔。

这部影片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是演做戏,暗线是演做人。

做戏怎么做?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做戏得吃苦,要挨很多打,才能成角儿。光想着台上的新鲜,不在台下苦练,那成不了戏。做戏还得专注。“不疯魔,不成活”,不钻进去,就出不来漂亮的“活计”。如此来看,做戏玩不了假,得“假戏真做”,要像程蝶衣一样,整个人得“痴”进去,不是入戏太深,而是戏及人生,“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所以,我觉得,做戏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戏毕竟是设定好的故事,写到书本上也好、舞台上演出来也好、口耳相传也好,情节不会有太多改变。霸王就是那个气拔山兮的霸王,虞姬就是那个柔弱可人的虞姬,变不了。换句话说,故事是死的。一本折子戏可以代代相传,至于表现效果怎样,全仰仗演员做戏给做活了。

做人怎么做?这就复杂了。

《霸王别姬》中的每个人物都在演做人,但很难去定性每个人物的性格,唯独程蝶衣特质明显。因为他入戏太深,导演刻意把他的人性极端化单纯化,雌雄同体,人戏合一。但程蝶衣的做人方式是不被认可的,至少段小楼不认可。比如,程蝶衣不谙时事和政事,段小楼批评他说,“你也不看看这世上的戏都唱到哪一出了”。还有,程蝶衣可以从戒掉抽大烟的极度痛苦中走出来,却无法从虞姬角色的情感痴迷中走出来。换句话说,他只懂做戏,不懂做人。最终,他的结局是悲剧的,走向了自我毁灭,与虞姬同去。

那段小楼懂做人吗?菊仙懂吗?袁四爷懂吗?小四儿懂吗?号称要打倒牛鬼蛇神的那些红卫兵们懂吗?我觉得,他们懂。因为他们的情感表现及生活维度要远比程蝶衣复杂。他们既在做人,也在做戏,而且做人为重。

但这些人,谁做人好,谁做人坏?难有定论。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的亮点之一就在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演到最后,我们无法单纯的给某一位人物去定义为好或坏。不像有些传统电影,人物形象极其分明,这是好人,真棒,那是坏人,快点杀了他吧!但《霸王别姬》中人物的好坏是动态变化的,既在外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变化,又在个人欲望诉求的调整中变化。在生活中,这些人是有血有肉的,是有酸甜苦辣咸的味道的。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做人没有定数,没有套路,这不像戏,何时出场,走几步,站什么位置,翻几个跟头都有讲究,因此,做人比做戏难!

我们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定要留意,这是两句话,而非一句话。如果把这两句等同为一句,那相当于是讲人生和戏是一回事,那势必把人性单纯化了。人生如戏,这大概率是旁观者从整体和全局品评别人的人生,一个人要么轰轰烈烈要么平平淡淡,都是一辈子,跟演戏差不多,换句话说,别人的生活就像戏一样,过眼云烟。而戏如人生,这多半是主观者从片段和局部看自己的人生,没有哪部戏跟一个人的人生完全吻合或重叠,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类似于我们人生中的一个或多个片段。当我们以第一人称去看戏时,身心最容易受到感染、触动和震撼,那是因为我们把戏份融入到了人生,我们甚至有假设,自己是戏剧中的某某某会如何如何,比如说,判断出坏人后,常恨得咬牙切齿。

如果非要表态该如何做人,我倾向于段小楼的做法。有真性情!敢爱敢恨,仗义!程蝶衣就恰恰相反。剧中有个细节,程蝶衣多次给段小楼勾脸,脸谱画好了,“虞姬”和“霸王”就“活”了。程蝶衣对“霸王”如痴如醉,始终活在一张虚假的戏脸中。此外,剧中诸多阿谀奉承、阴险狡诈、恬不知耻的人物形象,都有呈现,结局如何,各食其果!世上除了佛祖和上帝,就没有圣人了,而佛祖和上帝总是喜欢低调的藏起来,宁愿人们怎么呼唤,他们都不愿意露面。于是乎,那些高调的伪装成圣人的人,便有机可乘,兴风作浪,到头来只是跳梁小丑的把戏,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做人得真真切切,虚头巴脑的没意思。有句俗话,装逼犯,早晚挨判!没错。

戏是有剧本的,是有时间轴有事件脉络可循。但人生没有编剧,也没有导演,睁开眼睛做事是自导自演,闭上眼睛做梦是自娱自乐,但不论做事还是做梦都无法提前预知,都要随行就市,摸着石头过河,所以难。但是,难也得过活啊,《霸王别姬》中有句台词说得好:

“人这一辈子,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