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子||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张鲸鱼 2022-06-22 发布于山东

NO.37

July

2020

在世界睡了之后

在天亮来临之前

你好!

欢迎来到九点馆子

我是张鲸鱼张老板

— 九点馆子—

20200724第105道菜

   #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倔强的用一首水木年华的歌开头)

大家好,欢迎来到九点馆子,我是老板张鲸鱼。本期话题灵感,来自群里小伙伴:干炒牛河,潮汕牛丸与梅菜扣肉,注意这是一个人,不是三个人(哈哈哈哈)
他给的推荐语如下:
语言,不只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古人云,入乡随俗。去到一个地方,见到的不仅仅是当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还有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特别打动我的其实是方言背后的根。
起初想做乡音、方言专题,因为所学所涉及都比较少,之前也没有特别关注过,在写引导语的时候,很担心写的不够专业,不够好。随着全国各地影院复工,于是我想到了可以做一个系列的电影话题,来纪念这大半年没有去影院看电影的难忘记忆,而方言电影,可以作为这个系列的开始。
上一期话题中,提到过我喜欢独自一人去电影院。曾经有一年密集的独自去电影院看了各种影片,朋友称我:烂片之王。。。

13还是14年机缘巧合,在北京培训,主办方贴心的安排了一场电影的点映:《乡村里的中国》,熟悉影像作品《俺爹俺娘》的作者:焦波,其实是很多年前了,这一次近距离的观看了一部纪录片,全程无解说,都是父老乡亲的乡音萦绕。特别触动。

影片里的女儿出嫁,父亲从家中拿出积攒多年的嫁妆钱,塞到女儿手中,女儿不要,推推搡搡,看到我泪流满面。
影片里耿直的乡干部,家家户户走访,宣传,不理解、质疑、默默背着镜头叹息...

最难忘,还是结尾的花絮,原来这部影片的创作者团队,都是年轻人,其中还有焦老师收养的汶川孤儿。

影片主创合影

回归田园、回归黄土地,乡音带给我们的震撼岂止是一部电影的时光?

当年看老谋子的《一个都不能少》这么“土”的电影在商业大潮中仿佛一股清流。
在大家熟知的李子柒的视频中,都是说的听不懂的方言,却丝丝入扣,百看不厌,作为一个看脱口秀大会都会1.25倍速的人来说,李子柒的视频,从来不快进。。。

你看过哪些用方言演绎的影片,你还记得老家的乡音吗?如果方言里最打动你的一句话,会是什么的?
至今仍记得小时候老妈喊我吃饭:小滴儿!吃饭了!
浓浓的乡音,满满的回忆。

本周推荐电影《乡村里的中国》焦波

留言请加话题#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馆子留言回顾

   #和自己独处的空间与时间#

五分糖禾风奶绿:

#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在东北话里,最打动我的是一时间真有点想不到,感觉一下子被段子填满了脑袋
东北话作为方言,真的真的永远不会忘,东北大碴子的味道里是浓浓的老乡见老乡 两眼泪汪汪的深情,中国硕大的版图之上,好像真的有个东北省 。
东北话的发音是靠舌头根部的,发音用力比较大,所以也会给人粗犷的感觉,但粗犷的用尽全力的发音之下也是滚烫的热情和毫无保留的真情与诚挚。
去年夏天,和男朋友讨论起语言与文字的统一。他作为一个科技迷 说如果语言得到统一,经济交流的效率将会更高。我认为语言之下也是一种归属感与认同感,是文化的传承。两个人就两个不同角度在景区的石板登上聊了很久。今天说起方言,回想起当时的场景 还挺好笑,我真的就像一个政治老师,在给他说文化凝聚着民族咋咋咋的,很说教也很真实,就像当我听到东北话的时候,会放松警惕一样。
西江苗寨有间小屋,每天有老人们哼着古老的歌谣,听闻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战争时为了不将自己迁移的秘密告诉敌人,所以将文字抹去。但民族的历史记在苗族古歌当中,真的很让我感动。(严谨点说,苗族的语言不太属于方言吧,但语言的力量真的好强大啊)

水果拼盘:

#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普通话说着,总有那么一丝不适,
不出去走走,不知道乡音的甜,不在外面待过,不懂方言的难得。
普通话很好,可终究不是自己的本音,用方言说出的话,会去掉一点防备,省去一些担忧,那是一种自在。
乡音,终究和故乡系在一起。

老婆饼:
#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今天的话题让我想起了我高中的化学老师,我挨过他的打,但是还是很喜欢那个老师,老师不是运城人,他是榆次的,第一节课他就是奇奇怪怪的口音,大家都听不太懂,老师说多上几节课就懂了,结果不到一个礼拜就觉得听不懂老王讲课的都是智障(智障就是调侃一下没有贬义)然后老王也开玩笑说还有听不懂说话的吗,听不懂就挨打,挺怀念当时的生活的

火锅常有而好鸭血不常有
#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小时候身边的人讲的都是普通话,自己也一直说的是普通话。直到上了初中,发现同学间的交流包括老师授课都是用的方言,那会儿可真把我愁坏了,有一次布置作业,我分不清“街海”和“后海”哪个是上午哪个是下午,课后去问老师,不仅被嫌弃,还被当做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拿在课堂上“调侃”,emmm,其实当时是很难受的。后来慢慢地跟同学们学会了讲孝义话,
印象最深的是一整个寒假都说的是普通话,可开学那天在路上碰到同学,张嘴打招呼时自然而然地用着孝义话还有每年回家的时候,离家越来越近,车厢里熟悉的方言声就越来越多,亲切,温暖。至于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刚好前些天看到抖音上同城的一项调查,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我最认可的也是评论区高居榜首的回答——“透捏忙”(此处应该消音三声)

老友粉:
#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广西的方言很复杂,种类多,相邻的村子可能语音语调都不一样。还没上小学时一直讲的是方言—壮语,那时候小,一直觉得只会讲普通话的小表妹很酷很时髦,想像她一样只讲普通话,就傻乎乎的对姐姐说,以后你只用普通话和我说话就好了…
后来慢慢长大,在外地读书渐渐地依恋家乡的方言,周末给父母打电话,听到那熟悉的特有的方言、语调,心情会好很多。
再后来,去到更远的地方,只要遇到操着广西口音的人,都会很激动。
我们的方言是有文字的,但很惭愧,我只会讲,不会写。我们的山歌也很多,大多是从方言演变过去的,大部分我也听不懂。
很多人一听我是广西的,都会和我说你们那里的人说话蛮搞笑的,你说说一两句我听听。你是不是会唱山歌?其实,不光是外地人,我自己也会在抖音上刷南普(南宁普通话)听一听,就觉得很亲切,有点搞笑,也很温暖。    

营养快线:
#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说到方言,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和同桌一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发现,一个“那”字,在我们这边有了“nai”(一声)和“nang”(一声)两个音,就因为这一点,我和同桌在那谈了好半天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不同,直到班主任看了过来 
进入大学,县城里来到石大的只有我一人,终于在学校找到了一名同市的老乡,就在那一瞬间,感觉和那位同学亲切了许多,不得不说,远在他乡,方言可以在一瞬间拉近老乡间的距离。

佛跳墙:
#乡音——有温度的方言#广东话分潮汕话,客家话,广府话,我的祖籍是潮汕的,但是潮汕话在我这一代就不会了潮汕人特别喜欢生孩子,人口太多了,所以就有下南洋,也就是拖家带口去大马,印尼,泰国这些国家。爷爷的叔叔就是泰国华人,叔叔的老婆是印度华人。还有一小撮下南洋做生意发达了移民去美国。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代移民都会讲潮汕话,但是二代们开始就不懂讲了,反而讲英文讲得贼溜。他们来中国玩的时候,我爸让我去招待他们,经常处于语言不通的尴尬局面……我特别佩服大马人,也许环境迫使很多大马的二代华人都会讲潮汕话,印度话,普通话和英语。我挺羡慕这样的,感觉语言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大一的思修结课论文我就写了关于方言的重要性,每个地方的语言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都有他们的价值。我感觉我普通话挺好的,但是每次说话大家都听出来我是广东人有几次在青岛找工作就因我说话有口音就不要我

饼干:
#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山西方言,种类很多。但是感觉变化不是很大,没有什么特点。每次回家或者到学校,都需要适应一几天,才能完全改掉语言习惯。
方言也应该算是身份的认同吧,我是这里的人,我为他而感到自豪。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妈妈见到我问的“回来咧”,“lao上wu呀不”(´・ω・`)

干炒牛河,潮汕牛丸和梅菜扣肉
#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明天是7月25日,粤语日,所以想到提议发起这个话题。前段时间去看望老人,发觉自己和他们对话有点吃力-自己不太记得乡下话,对方也不得不换成广州话来和我讲话,再加上现在身边本地人的小孩越来越多只会普通话而不懂方言,觉得文化的传承存在危机。所以希望能发起一个活动,唤醒人们对方言的重视,从自己做起。如果有了孩子,请为培养好一个学习方言的氛围,传承好文化。

粽子

#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在考研的时候,那会就回家了五天,一年就五天呆在家,到了考研前夕特别想家。每次听到家里人说努古gia噶围里这样的乡音就想早点回家。小时候不知道这种感受,大了一听到声音就觉得,哇这是老乡

张鲸鱼写在最后

   #乡音--有温度的方言#

和方言有关的电影有很多

比如《疯狂的石头》《火锅英雄》《无名之辈》等等,很多方言电影,说的是喜剧,听到的是乡音。

在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里,因为笔触更加真实落地,没有更多演绎的成分,乡音入心入耳,让人怀念那些盈盈绕绕的炊烟呐,傍晚做着牛车晃晃悠悠的童谣呀,结实的黄土地。

有网友评论说:“大大的白描,不加任何修饰与刻意编排,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愿你也在这个充满故事的世界里,看到这不加修饰的乡村。

愿你在外谋生的岁月里,也能记得你的乡音。

本周开始馆子用电影系列来开篇,后续还会本周结合话题推荐一部电影,敬请期待。

2020年7月28日

馆子曾经的部分文章

馆子||和自己独处的空间与时间

馆子||别和爱情讲道理

馆子||我曾生活的地方

张鲸鱼

 

俩宝妈妈

Jalo&Calo协会认证一级整理师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职业规划师

社群九点馆子发起人

公众号:张鲸鱼

一个有趣的灵魂,一朵绽放的奇葩


● 文章转载、合作请联系小助理微信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