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海拾珍 | 第60期 陈巨来刻“小脉望馆”

 白鹭吟 2022-06-22 发布于福建

图片
刊头题字:辛尘


60



图片

学习篆刻,那些经典的汉印和流派印,始终都是我们争先恐后临摹和取法的对象。即便是享有盛名的大家也不能另外,毕竟再牛X的人,也有穿开裆裤的时候。就拿号称近代工稳印的天花板陈巨来来说,曾经临摹过赵之谦的一方印,逼真到足以以假乱真的地步。就连他的老师赵叔孺也止不住的连连夸赞,甚至还模仿赵之谦为其刻上了边款。那么一方印到底要临摹成什么样才能获得老师的嘉许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方陈巨来临摹的——“小脉望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印文:小脉望馆
作者:陈巨来
尺寸:2.2*2.3cm
边款一:此印为余手摹,二弩老人见而喜之,为加边款,距今已四十有一年矣。开箧得之,不禁怅然。丁未夏巨来谨识,时年六十有三。
边款二:丙寅十月巨来仿赵无闷小脉望馆印并戏模边款。撝叔。

这是一方典型的以“三密一疏”为章法特点的白文印,“小”字的疏朗与其余三字的紧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脉”字左下角和右下角都没有完全填满,使紧密的空间里增加了一些气口,加上四个字与边栏的间隙比较大,气脉得以相连贯通。倘若将这两处完全填满,虽然章法还是三密一疏,但全印的格调则要逊色许多。四字中“小”“脉”“馆”三字皆为纵势,独“望”字为横势,这是内容本身决定的,正因为这样的排列,使得全印在篆法上有了明显的节奏变化,不致于在结构上显得枯燥无趣。此印用刀含而不露,线条凝炼厚重,确实把握住了赵之谦原作的精神。

“小脉望馆”原是赵之谦为晚清收藏大家潘祖萌所刻,后被吴湖帆所藏。陈巨来与吴湖帆交好,很有可能见过原印,所以对它的细节也观察得更细致一些。四十一年后,六十三岁的陈巨来再次见到这方临作,勾起了自己对授业恩师赵叔孺的怀念,往事一一浮现,心情百感交集。虽然这是一方临摹的印章,边款却铭记着一段美好的师生情缘,后人见此,亦会心生感慨。

图片
  △ 小脉望馆 (赵之谦原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