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刘水平:【远去的麦客】(散文)

 三秦文学 2022-06-22 发布于山东


远去的麦客

文/刘水平

一转眼,关中的小麦收割季已近尾声。

当隆隆作响的联合收割机在大片的麦田里穿梭,当一片片成熟的小麦被快速地收割,看着农民们直接拉着脱粒好的小麦带着丰收的喜悦离开麦田,不禁想起过去数百年间在关中地区麦收季节的一种短期雇工——麦客。

关中平原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地之一,由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多地能得灌溉之利,数千年来,小麦一直是关中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产量也比较高。六月的关中平原,艳阳高照,麦浪翻滚。在一片片成熟的麦田里,一群群身着朴素、皮肤黝黑的汉子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舞动着手中的镰刀,熟练地割着麦子,从早到晚,他们不知疲倦地重复着一个动作——割麦子。这是在过去的数百年间,关中平原最为常见的场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麦客”。

每年芒种过后,大约从五月下旬开始,在关中的田野里,都会非常清晰地听到布谷鸟儿的叫声。按照农村人的说法,这是布谷鸟儿在提醒庄稼人,麦子马上就要成熟,该抓紧时间及时收割了。陕西农村素有“麦熟一晌”的说法,说明麦子的成熟期非常短,成熟之后,如不及时收割,即使丰产了也未必能丰收,高温下暴晒几天,在收割时浪费会很大,如果遇到强对流天气,暴雨、大风都会使成熟的小麦遭受损失。关中地区地域广阔,小麦种植面积大,大多数人家难以仅靠自家的劳动力在短时间里收完麦子,为了尽快及时收割,许多人家便会在麦收季雇几名麦客来帮忙。

每到这个季节,在集镇的街道边,村镇的道路上,就能看到一群群等待被雇去割麦的麦客。这些麦客大多来自临近的甘肃、宁夏等地,由于自然条件差,那些地区的小麦种植面积不大,加上气温偏低, 小麦成熟普遍比关中地区要晚一个月左右。正好利用这一段时间,这些地区的一些农民,来到陕西,作为麦客,帮助关中地区的农民收割麦子,给自己增加一份收入。这些麦客们三五成群,衣着简单,随身只带有简单的行李卷和镰刀。跟雇主谈好价钱,在随后的几天里,便成了这个雇主家的临时劳动力,帮雇主家割麦子。割完一家的麦子后,再去找新的雇主。

在关中平原的麦收季节,这些来自外地的麦客劳动环境及生活条件都是非常的恶劣。麦收季节的气温已经很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割麦,太阳暴晒加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很快就会挥汗如雨,这个季节的麦田土壤比较干燥,踩在地上便会尘土飞扬,干不了多长时间,麦客们便会满脸的汗水混着尘土。

曾有文献记载,关中地区的麦客数量,每年都会有几万之众。这些来自偏远地区的普通农民,都有着一些普遍的特征,面目善良,为人朴实,皮肤黝黑,身材可能瘦小但很结实,跟人讲话时可能显得很木讷,但是一旦到了麦田里,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当他举起镰刀、熟练地挥镰割麦的那一刻,雇主的心里立刻会感到分外的踏实。

尽管雇工的主家一般都会提供充足的饭食,但大部分情况下是管吃不管住。如果给主家的麦子没有割完,当天有可能睡在雇主提供的条件简陋的房子里,如果当天的麦子已经割完,第二天肯定是要找新的雇主,这种情况下,麦客们多半是在街边的屋檐下露宿。超高强度的劳作一天之后,麦客们早已是疲乏至极,只求能安稳地睡一夜,恢复精力,准备第二天的劳动,就随便找个地方,打开简易的行李卷,席地而睡。

由于温差等原因,关中地区小麦成熟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成熟早,西部地区成熟较晚,时间相差会有二十多天,在关中北部山区,由于气温较低,小麦成熟会更晚,甚至能到六月下旬。麦客们的脚步便随着小麦成熟的节奏,从关中东部地区开始,一路往西,天天给人割麦子。等到关中西部地区的小麦割完,麦客们便匆匆踏上返回家乡的路程,基本上正好赶上自己家乡的麦收季节。

年复一年,这些人像候鸟一样,背井离乡,从临近省份或步行、或乘车来到关中,跟着太阳走,跟着小麦成熟的节奏在关中行走,把辛勤的汗水洒在了关中的土地上,也塑造了麦客这一吃苦耐劳的群体形象。

麦客这个特殊的群体,在陕西关中地区存在了最少数百年,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关中很多地方甚至城市里,都还能看到麦客的身影。

随着我国工业及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近几十年有了快速的发展,大型联合收割机成了平原地区收割小麦的主角,不再有人雇佣麦客用人工收割麦子,麦客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作为一种地域性的人类生产及人类活动现象,麦客肯定没有“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那么有名,没有那种特别的历史厚重感,也没有“上山下乡”、“进城打工”那样的人群规模及地域的广泛,但在过去的数百年间,麦客对于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确实起到了功不可没的特殊作用。

随着时光的流逝,麦客在我们记忆中的印象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当我们看着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大片的麦田里驰骋时,是否偶尔会想起那些远去的麦客?

无论怎样,那都是一段别样的历史,无论怎样,那都是一群别样的人。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刘水平,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工作生活于陕西咸阳市,爱好文学与摄影。

往期推荐

【三秦文学】刘水平:【秦川的麦浪】(诗歌)

【三秦文学】刘水平:【璐璐的故事】(散文)

【三秦文学】刘水平:【雪花飞扬的时候】(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

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   编:白云故乡   杨洪民  高  涛
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谭文群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梦而诗

刘旭平    冯   彪    莲  生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喝    茶    张晓强

孙传志    吴风平    秦岭人家    

王   飞    秋日私语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