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澄莲伊梦微型诗-诗友点评小集

 澄莲伊梦 2022-06-22 发布于江西
  • 澄莲伊梦简介:

  • 原名卢徐斌,80后,江西樟树人,现居南昌,中学生物教师职业。2007年开始接触微型诗,2013年个人诗集《吹响集结号》公开出版,2022年在喜马拉雅创办《中国微型诗赏评》音频节目。

  • 《老娘的白发》文/澄莲伊梦

  • 多少夜都熬出了墨

  • 娘把青丝写成枯笔

  • 还蘸着泪,为儿飞白

  • 【幽兰简评】以国画和书法术语为辛苦劳碌的母亲画像,切入角度独特,表达孝心和感恩手法文雅新颖。老娘一头乌黑的头发在抚养儿女的劳累中被岁月染白,多少挑灯之夜为孩子的学业和日子研墨。直到“娘把青丝写成枯笔”,“枯笔”,是国画和书法的一种笔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笔作画或写字,来形容对自己穿戴、吃喝节俭又节俭的母亲,这是天下母爱的缩写和感恩体恤母亲的提升!”枯笔“的嵌入令人盈泪。“还蘸着泪,为儿飞白”,从“枯笔”到"飞白",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飞白,是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而用“飞白”来吻合”枯笔“,来形容为儿女节衣缩食的母亲,即使偷偷含着泪水操持艰辛的生活,也要让满头白发像飞白运笔那样随风飘动,以满面春风展现神采飞扬的母亲形象。

  • 这首诗,写的张弛有度,紧扣国画、书法术语,在艺术水准的层面,以情感颤动的笔锋,让读者看到了母爱的模样,和母子间开放的诗情及诗人的孝心和感恩!

  • 《移栽的稻秧》文/澄莲伊梦

  • 扯断根须,从故土拔出来

  • 转插后的蔸心里

  • 锁着甩不去的老泥

  • 【幽兰简评】这首诗题目中的“移栽”借助“稻秧”意象,言乡愁之情,高调亮出故土难离的主旨。接下来“扯断、拔出、转插、锁着、甩”等一系列动词的运用,不仅涵盖了“移栽”的整个过程,而且顿使故土情深的意境腾挪生辉!形成从内到外的诗性文气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人活在世,不会一辈子守着故土,大部分人会成为游子,但心根永远不会剥离故乡土地。“锁着甩不去的老泥”,“锁着”和“老泥”可谓主体意象的最佳烘托和升华,这是对故乡何等深沉的眷恋和爱?故土难离的诗意和与通篇节奏的密切配合,一唱三叹的情感温度必定会引发群体共鸣。这种共鸣效果绝不是写作技巧所能达到的,而是“兜心”与“兜心”击掌的回声,和毫无做作的情感表达唤起的。这就是,真情是好诗的核心!

  • 《老丝瓜》文/澄莲伊梦

  • 想起瓜娃子时

  • 拽着藤蔓爬进城

  • 空软的心里,就全是丝

  • 【山城子悦赏】乡情的别致比喻,步步贴切而深情,此“丝”即彼“思”,妙哉“思”有形,丝丝缕缕缠心,月下闷酒泪纵横…

  • 《中国好声音》文/澄莲伊梦

  • 炊烟,唱响了女高音

  • 嘶喊又呼唤。背对着家的人

  • 你听到何时,转身

  • 【诗人亚夫点评】:乾坤大挪移的手法。以炊烟状声音,处处状物又处处写事,处处用虚又处处彰实,相悖万里而相濡以沫,耳鬓厮摩却花开两支,往来交错之中,不见讽咏之迹,不露浩叹之痕。感知为船,执情为桨,淼淼荡荡,此彼两岸遍生花香。

  • 《故乡的树》文/澄莲伊梦

  • 千万羽绿叶,振翅欲飞

  • 拔不出这方水土

  • 千万口吮吸,树大根深

  • 【如歌读三行】:一棵树缠络着盘根错节的千古乡愁,与生俱来的梦想,纵然飞越千里关山,依旧故土难忘,依然挂肚牵肠。家的温暖,根的羁绊,永远让那些犹如大树叶片的吮着母亲乳汁长大之后背井离乡海角天涯的游子,昼夜望乡。这忠贞不渝的中国结,亘古永恒,世代长青,源远流长。

  • 《恐高症》文/澄莲伊梦

  • 年龄拔地而起,血压封顶

  • 骨质疏松的脚手架

  • 怕抓空,跌落的夕阳

  • 2022/4/27

  • 【郑国贤读诗】拔地而起、封顶、脚手架,这些与建设高楼的相关场面只是舞台而已;高龄、高血压、骨质疏松等老年人体征也不过是铺垫情节;怕、抓空等恐高症特征才是把剧情推向高潮的戏份;面对“夕阳无限好”愿景与“只是近黄昏”现实的冲突,难免落下心理阴影,诗人借此表达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一系列问题的隐忧。

  • 《见字如面》文/澄莲伊梦

  • 想不起医生,记不清笑容

  • 只留下层层的病历,太狂草

  • 叠叠的收据,太仿宋

  • 2017-3-27

  • 【台湾诗人半半点评】:仿佛看到了诗人面对这些太狂草太仿宋的文字所呈现在脸部的表情。诗人对医院里的医生的医术、护理人员的照料,对于他们的笑容,肯定在心底留有深刻印象,只是被最后呈现在眼前的文字雷到了。这首诗,用“见字如面”这样的书信用语来表达,十分巧妙。一方面反映出社会现实的生活面,既看不懂病历上看似狂草的文字(有这种感觉的想必也不只是诗人一个),又不得对规规矩矩项目分明的医药费用有丝毫疑问(有这种感受的同样也当不只是诗人一个);另一方面也充分显露出诗人幽默而又无奈的文思才华。是简明又有趣的一首。

  • 《气管炎》文/澄莲伊梦

  • 咳不出窝囊,吞不下委屈

  • 化不开的恩恩怨怨

  • 卡在沟通的道上,喘吁

  • 【唐淑婷赏评】“气管炎”是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炎症,而“妻管严”是对一类听老婆话,甘愿被老婆严管的男人的称呼,两者根本牛马不相及,本诗却利用其谐音的关系,巧妙地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构思可谓独特、出奇。诗中分为两条线索:“咳不出、吞不下、化不开、卡、通、道上、喘吁”是“气管炎”的症状;“窝囊、委屈、化不开的恩恩怨怨、卡在沟通的道上、喘吁”又是“妻管严”的表现;两条线索一明一暗,结合得相当恰切,既提醒人们气管炎疾病的危害,又揭示了“妻管严”的个中滋味,读来妙不可言。

  • 《滚滚红尘》文/澄莲伊梦

  • 身上长着泥 家中长着灰

  • 还有天空长着霾

  • 洗不清的心里 我长着你

  • 【唐淑婷点评】诗中“身上长着泥”指的是工作的艰辛,“家中长着灰”写的是生活艰苦,“还有天空长着霾”反映了恶劣社会的环境,即便种种条件如此差,在“洗不清的心里 我长着你”,这就是“滚滚红尘”中最真的爱呀!重复出现的四个“长着”,一个比一个更强烈,表达了爱情的根深蒂固。

  • 《谢池春》文/澄莲伊梦

  • 落花下笔,水面上写诗

  • 细雨圈阅着。垂柳的絮叨

  • 没有风,扬也扬不起

  • 【燕荣赏读】巧用词牌名的字面含义来构思诗意,是澄莲伊梦微型诗的一大奇观,他总是在三行里实现很多要表达的内容,往往把诗意笼在词牌名的意境里来展现,让诗显出清丽含蓄的美却不失厚重。这首《谢池春》,采用拟人、象征手法,化用词牌名、成语、夹叙夹议等多种手法巧妙糅合,呈现给读者一首婉约备至、灵动哲思的微型诗,高手匠心的独具风范可见一斑。在这首诗中,诗人在美丽的意境中不露声色地表现了“流言止于智者”的主题。是啊,美好的人或事物都有其自然的生命轨迹,正如落花(这里诗人也象征人),从青涩到怒放再到衰老陨落,该有多少辛酸故事在里面。但落花却敢于面对现实随遇而安并在“水面上写诗”,没有放弃梦想,只是勇敢面对、包容并超越了现实,她是可爱可敬的,“细雨”默默“圈阅”着,这是多么和谐美好的自然纯真世界,而这种对”落花“曾经带给世界美丽和贡献的感谢和关爱,不是谁都觉悟到的,你看多事的”垂柳“就在絮叨着。”没有风,扬也扬不起“,这句在前面厚实的铺垫中展露的精神飞跃,一下子把所有美景都盖过,戛然而止中闪现哲思火花,提升主题。每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国泰民安的基础。相信诗人的美意会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 《大国医》——文/澄莲伊梦

  • 鼻咽堵车了,满是痰

  • 咳嗽频繁,喇叭无效

  • 苦等着交警,那治标的药

  • 2013/12/14

  • 【亥子点评】:这首诗的高妙之处不仅在于意象的贴切,以及作者对意象的应用之灵活自如。还在于作者有意避实就虚,浓墨重笔去写交通的拥堵、嘈杂的喇叭、繁忙的交警等等这些治表现象,而隐去了本诗的主旨“治本”。那么,“本”或者说“病根”在哪里?如何去治本?这就是作者留给读者特殊的想象空间。拿个体人来说,四肢百骸的所有病根都在五脏六腑,显而易见,一个社会的所有病根就在于国家政府。这样说来,我们就能容易明白作者为啥不写题为“江湖郎中”,而要写“大国医”的真正用意了!当然,一首仅仅二十八个字的微诗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社会现象,但它可以让你智慧的头脑多方面去引用,去想。

  • 《让子弹飞》作者:澄莲伊梦

  • 远离了靶心的夜

  • 谁的枪口空对明月

  • 落满一地 雪白的弹壳

  • 【亚夫点评】:初读这首诗的时候,仿佛突然陷入了庞大的虚无之中,两只脚在混沌之初的渊面上找不着着落,整个世界之夜在偏离靶心的边缘旋转着、震荡着、摇撼着。懵懂的月光下,失去猎枪的猎人空对空叩响空洞的扳机,叩响一轮明月的苍白,却又随之破碎。你不知道是谁叩响了扳机,甚至你不知道是谁叩响了谁的扳机。一地的梦想啊,滚落一地的雪白。弹壳,只是一块伤痕,像我们曾经处子的皮肤,在一次失去疼痛的感觉中雪片一样撕裂。

  • 整首诗以心造境,清寂空远。暗示着生存的困惑和精神的焦灼。

  • 《打水漂》文/澄莲伊梦

  • 繁华街 是欲望河

  • 多少血汗钱薄如瓦片

  • 贴着水面飞过 又沉没

  • 【诗人野鹤点评】警醒和告诫人们要珍惜艰苦辛酸的劳动成果。斥责腐败和堕落消费。 诗歌用“打水漂”这个中心比喻怜惜“血汗钱”的挥霍。“繁华街 是欲望河”这一个比喻揭示“繁华”的背后,是填不满的“欲”望的壑。另外“繁华街”也是社会整体的一个缩影,这是以小见大。谁的“欲望”呢?多半应该是指有钱人的,因为只有有钱的人才最肯把“血汗钱”看得“薄如瓦片”(又一个比喻),可以恣意纵情用来满足种种“欲望”来享受购物的疯狂和吃喝嫖赌“打水漂”的游戏。这些钱,无不是劳动人民的“血汗”。诗歌通过“打水漂”消费,讥刺世风败坏和时下人们的道德沦丧。三个比喻意象妥帖,“河—瓦片—打水漂”,移行自然,联络紧凑,说明诗歌构思用心严谨。

  • 《天空诗社》文/澄莲伊梦

  • 蓝天 满是云的诗贴

  • 一行行 空虚而唯美

  • 请风儿热捧 那爱飘的水

  • 【深圳欲望读诗】:今读了乾坤兄弟转读一的这一首小诗,意义深刻.名曰:天空诗社.或者诗歌如天马行空,那是多么畅快的行为.在蓝天,”云的诗帖”,被事实指正为:空虚而唯美.”请”,是谁请?自已,别人,包括没有请的请.”风儿热捧”,太形象在理了.云的方向是因风而定,云的高度因风而起.最后说”云”是”那爱飘的水”,还源于”云”的原因.呈现了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之道,水最终是要落地的.作者不但以天空,云,风,水来表现今天的诗歌世界,而且更积极的指明了最终的结果和出路.作者就几词几语,写出一个诗歌界.逞显他是一个诗歌构造的强者.在诗歌的辽阔处扩展,把目光挪回大地,以诗歌对诗歌世界(包括诗歌天空)作出了批判性的解读

  • 《天涯明月刀》文/澄莲伊梦

  • 男儿把流浪 嫁给他乡

  • 忍着被锋利的夜光

  • 割得太短 阉得太伤

  • 【依然读诗】读《天涯明月刀》,感觉诗题颇为特别,可能因为与台湾著名新派武侠小说作家古龙的一本武侠小说同名,而带上了江湖的味道。其实这是一首抒发情感的自由体微型诗,以乡愁为主题,但又与一般的乡愁诗有所不同,是诗人离别家乡在外生活的感触,浸透着伤感的情绪,也吻合了诗题,一种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男儿把流浪 嫁给他乡”,道出了愁绪的原因,一个有血肉之躯的男儿,离开他孩提时代的故土,独自在外生活,做人做事都与原来存在很大落差,由于这种生活不是短暂的,这注定了必须融入外乡生活,融入外乡环境,这是一个从观念到习惯的漫长的适应过程,伤感由此而来。“忍着被锋利的夜光 割得太短 阉得太伤”,这里锋利的夜光可以多解,有可能指适应过程中观念发生的磨擦与碰撞,有可能指适应期间无时无刻不被钩起的强烈思念,也有可能对外乡生活种种难以适应的叹息。如果时常嘴嚼着一个外乡人的“身份”,这痛苦更加体现夜光锋利无比。割与阉呼应,寓意家庭男女地位的逆向变化,由于不容易找到归宿感,自然就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这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尽管大众认同好男儿志在四方,可到了夜深人静时,思念就被割痛了!男儿把流浪 嫁给他乡……“流浪”在前,有种孤独之感,“嫁给他乡”在后,是种郁闷、无助之意,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所以这首诗与一般”乡愁”诗有所不同。

  • 澄莲伊梦的诗很特别,总是以坦诚的观察角度,静看世界,明辨是非,融进自己生活的元素和艺术个性,写出了独特的风骨和感悟。尤其欣赏他说过的一句话:严谨创作而不能游戏文字,个性书写而不能群体拼凑,把握分寸而不能肤浅晦涩。

  • 《千山暮雪》文/澄莲伊梦

  • 众多佛山缺佛 有雪在落

  • 晚钟逃空的庙宇

  • 积起七尺的 冷漠

  • 【王卫恒点评】:直指人情的冷漠,道德的沦丧,很具批评现实主义的作品。《千山暮雪》是电视剧名,以之为标题,反映佛山小悦悦事件,太合适不过。这恰恰表现出诗人澄莲伊梦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嗅觉。我为敢于直面现实并批评现实的诗人和诗作叫好!

  • 《风声》文/澄莲伊梦

  • 我写的不是诗,是寂寞

  • 正如你秋风一般

  • 读的不是我,是叶落

  • 【赖杨刚点评】:诗人是寂寞的,他的寂寞一定会在文字间体现。如果体现的方式准确而形象,就能感染读者,引起共鸣。这首诗用词朴素,语调舒缓,很自然地把作者的情绪移植进秋风、落叶中,营造出亲切感人的意境。

  • 《红旗谱》文/澄莲伊梦

  • 多想有支笔 像你

  • 借天空给深爱的土地

  • 血写一情书 被风扬起

  • 【泉水读诗】《红旗谱》是著名作家梁斌写的一部小说。小说生动地展示了大**失败前后十年,冀中平原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运动的壮丽图景,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这首微型诗以小说名为题,深情地倾诉了诗人对**英雄的崇敬、对正义事业的向往和对伟大祖国的挚爱。诗人想要“有支笔”,以“天空”为纸,以“血”为墨,“给深爱的土地”——祖国母亲谱“写一情书”,象红旗一样“被风扬起”。将“红旗”喻为血写的“情书”,意象精巧;“笔、你、地、起”押韵,流畅上口,写得深情挚真,荡气回肠!诗人说:“党旗、国旗都是红旗,中国处处有红旗,红旗下面都是我们的祖国”。多情的赤子对大地母亲的厚爱,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 《又见炊烟》文/澄莲伊梦

  • 炊烟 漂到霓虹前

  • 却被阴冷的风

  • 撕成 蝙蝠的碎片

  • 【华魂风点评】:看来,伊梦兄一如既往地实施他自己的方针政策——“出奇出新”!所谓不出奇死不休,不出新不睡觉!其精神是值得嘉奖的!(看来中国又多了一个夜猫子了,真替他日后的健康捏把汗!呵呵)

  • 看得出,这首的发生地应该在城市农村边界,“实在抱歉,伊梦兄,你平时'作诗多端’,今时今日的下场,是你自己找的”,我得在众人面前揭穿你的真面目了!实不相瞒,其实“霓虹”是卧底,你应该心息了吧!

  • 想来,“炊烟”这个小伙子着实不容易啊,为了混口饭吃,成了“北漂一族”,不过比起七八十年代下南洋的哥们,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明显幸运很多!至少,在自己国家境内,不怕成了“猪仔”,但是至于会不会被人蒙了去当推销员,那就很难说了!至少目前,我能肯定一点,他是自愿的!不幸中的万幸,不是逼良为娼!(抱歉!搞错对象,他可是个男的)

  • 看来呢,这哥们在异乡生活也不怎么如意啊!否则,怎么会被人痛揍了一顿呢?“却被阴冷的风/撕成 蝙蝠的碎片”,伊梦兄啊,这就是你这个大哥管教小弟不好了,不然怎么会出那么多“金手指”呢?前有“霓虹”倒戈,现在又有“冷风”,“蝙蝠”兄弟俩见利忘义!唉!世风日下啊!面对此情此境,我都爱莫能助啊!伊梦兄啊,节哀吧!准备洗好屁股,跟我回去吧!早跟你说了,不要看那么多〈三国〉,挑园三结义误国误人啊!

  • 远走他乡,满怀吃碗饱饭的希企而来,却不曾想到,却“被阴冷的风/撕成 蝙蝠的碎片”的落魄而归!天亦有道乎?

  • 《单亲妈妈》文/澄莲伊梦

  • 夕阳 已远去

  • 明月笑对着长夜

  • 独自拉扯 闪泪的星子

  • 【唐淑婷赏评】夕阳是父亲,明月是妈妈,星子是孩子,这首诗写的是夜空,却影射了一个破碎的家庭:狠心的父亲不负责任地离开,可怜的孩子眼中闪烁着泪花,最可敬的是坚强的母亲,父亲“已远去”,她面对被抛弃的命运,却仍然“笑对着长夜”,担负起全家的重任,“独自拉扯 闪泪的星子”。“闪”的是星,“泪”的是子,“闪泪的星子”真是非常形象。而这里的“笑”可谓一字千金,把一位母亲面对婚姻的失败,面对弱小的儿女,不悲观、不怨责,坚强勇敢的伟大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肃然起敬。

  • 《反刍动物》文/澄莲伊梦

  • 我的方言 早已下咽

  • 在这乡音匮乏地

  • 总忍不住 回嚼一遍

  • 【唐淑婷赏评】反刍动物的代表是牛,而牛其实就是忍辱负重的广大农民的象征,首先这首诗的主题与立意都是比较高的。背井离乡的人“方言 早已下咽”,“下咽”一词包含了许多无奈,是生活所迫啊!“乡音匮乏地”有独在异乡为异客之意,多少辛酸不言而喻!“总忍不住 回嚼一遍”,这反刍的举动,是对故乡深深的怀念,浓浓的思乡之情叫人也跟着回味。这里的“我”不仅仅是诗人自己,而是广大游子的化身,更是千百万农民工的纯朴形象。《反刍动物》写的是牛的品质,也是农民工的品质,牛的反刍是一种本能,而人的反刍是思乡情结,更是不忘土地、不忘根本的民族精神。

  • 《黄土高坡》文/澄莲伊梦

  • 娘 裸着干瘪的乳房

  • 苦盼着流失的娃

  • 捎回一件 绿衣裳

  • 【唐淑婷赏评】读这首诗,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读这首诗,想到那首家喻户晓的经典老歌《黄土高坡》,大风、日头、窖洞、黄河、老牛,这一系列意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常年缺水的黄土高坡植被稀疏,人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这首诗里包含着绝妙的双关意义:一是黄土高坡水土流失严重;二是广大农村青壮劳力不断流失。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种现象的思考与感受,夸张的比喻手法震撼人心,使这首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警醒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