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文光 在现实生活中,人生各有各的谋生选择。因谋生所掌握的方式方法及技能不同,有的选择很容易被别人轻松取代,而有的选择收入回报高,却又很难被别人取代…… 比如,高级宾馆的大堂经理,只要人长得标致就可以了。因为这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多数人都能适应,很容易被长得更标致的人来竞争。如果你是一位职业翻译,即便相貌没有那么标致,但收入回报却是大堂经理的双倍,且端着无法被人轻易取代的铁饭碗……这说明了什么呢?有三点: 一、美貌只是脆弱的珍宝,年轻表皮光滑,除此并没有更多的人生优势; 二、别人对你的感受,并不完全依赖你付出了多少,而是更大程度上在于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付出; 三、一个人的收入回报,与她的努力无关,与她的付出无关,与她的“稀缺”有关。你稀缺就是人才,你就价码高;你能被轻松取代,你顶多是“人员”,你就便宜。 要得走遍天下都不怕,就得拥有稀缺性。稀缺从何而来?从学生时代就得明白,“先射击后画靶”。要得中靶,先掌握射击的门道。定向选目标,有的放矢,顺理成章。 康德认为:“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人生就是用故事建造的迷宫,同时有两股力量产生:一种是把大众推向确定;一种是把个体推向不确定。你若能在不确定中,找准稀缺性目标,你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大半。 高考,能录取上大学是“确定”,人生能否顺利自渡“不确定”。那些个盲无目标的“羊”,真的很可怜。写下这篇短文,但愿能点亮“羊”的心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