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石头学五官之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的并发症2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06-23 发布于日本
2022-06-23 06:00·周家三石

五 硬脑膜外脓肿 是位于颅骨骨板和其对应的硬脑膜之间的脓肿,是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的颅内并发症之一,最轻,最常见。临床因缺少典型症状而易被漏诊,因此,中耳炎患者凡患侧长期头痛或不规则低热、前述症状在耳内流脓突然增多后可自行缓解,耳内流脓甚多,擦拭不尽,局部检查脓液明显搏动者应疑有本病。颅脑ct或Mri可证实硬脑膜外有占位病变。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抗生素治疗。

小石头学五官之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的并发症2

六 乙状窦血栓静脉炎 病理中耳乳突炎破坏乙状窦骨板直接感染乙状窦壁,造成乙状窦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聚集于受损内皮,启动凝血途径形成附壁血栓,血栓逐渐增大并向两端扩展,局部可化脓形成脓肿,也可有带菌栓子脱落,随血流到远处引起感染。临床表现,脓毒血症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凡中耳炎,特别是胆脂瘤型中耳炎,近期耳漏增多或减少,枕颈部疼痛,又出现反复发作的寒战、高热和贫血时,应怀疑本病。感染累及乳突血管、颈内静脉及其周围淋巴结时,出现患侧耳后、枕后或颈部疼痛,乳突后方有轻度水肿和压痛。如栓子从窦壁脱落,沿血行播散至心肝肺等处,可引起远离器官的化脓性炎症和脓肿。诊断为典型病史,颞骨CT,血常规和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Tobey-Ayer试验等。治疗以手术为主,彻底清除病灶,辅以足量的抗生素及支持疗法。

小石头学五官之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的并发症2

七 耳源性性脑膜炎 在急慢性中耳乳突炎的基础上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精神、神经症状。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检查可以做出诊断。治疗尽早行扩大的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足量有效抗生素。

小石头学五官之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的并发症2

八 硬脑膜下脓肿,本病罕见,多发生于抵抗力极低的病人,病情险恶,可反复发作,以致死亡。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包括畏寒、高热、心率快,全身不适,一般情况甚差。出现脑膜刺激征。出现大脑或小脑的局灶性症状。颅内高压症状。主要行手术治疗以便清除脓腔,彻底排脓。

小石头学五官之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的并发症2

九 耳源性脑脓肿 脑脓肿的形成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局限性脑炎期,化脓期,包膜形成期。临床表现分为4期:起病期:畏寒、高热、头痛、呕吐等早期局限性脑炎或脑膜炎的症状。潜伏期:多无明显症状,脑脊液检查正常。显症期:此期脑脓肿已经形成,并逐渐增大,可出现以下各类症状,如感染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大脑和小脑的局灶性症状等、4终末期 因脓肿破溃导致脑室炎及暴发性弥漫性脑膜炎或脑疝形成而剧烈头痛、高热不退、阵挛性抽搐以及神志不清,呼吸紊乱及停止,继而心搏停止。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抗感染、脱水及支持治疗为辅。

小石头学五官之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的并发症2

十 耳源性脑积水 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嘎症状,少数可出现头昏,眩晕,复视,视力下降等。诊断病人的一般状态较好和单纯颅内压增高表现且排除了其他颅内疾患时,可疑本病。耳源性脑积水有两种,一是脑脊液增多脑室扩张的真性脑积水,二是侧窦血栓性静脉炎后遗的脑静脉循环障碍性颅内高压症。治疗彻底清除中耳乳突病变组织,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多有自愈倾向。

十一 脑疝 颅内占位性病变或颅内压过大,将部分脑组织推入脑池、小脑幕切迹或枕骨大孔。小脑幕切迹疝多由幕上病变或弥漫性脑水肿引起,使中脑受损。枕骨大孔疝多由颅后窝病变或严重的颅内压增高所引起,使延髓受损导致死亡。治疗原则,积极抢救。

小石头学五官之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的并发症2

经过两期,算是把中耳炎的颅内颅外并发症大体讲了一下,模模和样样越来越迷茫,太复杂了,石头明白,其实串起来这些疾病的钥匙是中耳的解剖结构,可这更繁琐无味,咱们还是继续咱们的故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