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慈相济是师道 ![]()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南塘小学 李文娟 ![]() 82年生人的我,2000年就走上了工作岗位。刚参加工作的我才不到18周岁,是一个爱哭、爱笑、爱闹的年轻人,所以很容易能和那个时候的小孩打成一片。孩子们喜欢我,我也很爱他们。那时的我简单、单纯,喜怒形于色,经常会和学生玩闹成一片。 那时,常听老教师说:对学生,给好心不敢给好脸。但已经习惯了每次给他们上课都笑嘻嘻的,但鉴于老教师们的忠告,我都得强忍住笑,板着脸给他们上课。那个时候的“严”是“心慈面也软”。其实,现在想来,我应该是面慈心严。虽然表面上对他们有说有笑,下课了,可以和他们打闹成一片,但是在课堂上、学业上我对他们都很严。 现在总结起来,我对学生的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生的严格,是课堂要求严。 因为我曾经带初中,深知习惯对孩子终身成长的影响。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更重视的是教学,或者是教学生学。到了小学之后,我才发现小学才是教育的根本。 在小学阶段,要更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在习惯上要求就比较严。 首先是课堂要求要严。我是一名英语老师,现在带的是冀教版三年级起点英语教材。从三年级起,我对孩子课前准备的要求是:课桌上只能放四种东西,英语书、活动手册、练习本和一支笔。小孩上课比较喜欢玩,有的没的,都能玩半天。桌子上放个水杯、文具袋啊,上课稍微动一动,不是这个掉下去,就是那个掉下去,他们势必就会弯下腰去捡,这一捡,就可能发生各种状况。这个现象,小学老师都懂得。即便是这些孩子已经四年级了,还有同学不按要求来。其实,放眼看去,成绩较差的都是习惯没有养好得。 桌面上,只要有东西,他们就会拿来玩;抽屉里,只要有东西手就会伸下去。所以不光是对他们上课前的准备要求严,还要对他们坐姿、听的习惯、说的习惯等等,对于不礼貌地打断、不认真地听、没有质量地听,我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孩子们都比较怕我,因为他们认为我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但是严厉的表面下,是我对他们深深的爱。 第二个是作业要求严,那是错一罚三,有错必改。每次的作业只要出错,就一定要重新写了再交上来。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大小写的错误都必须得修改。 但是,现在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严已经没有办法再那么严厉地去执行。比如说,以前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不许回家,不许吃饭,必须把作业写完了才能回家吃饭。但是现在,城里的小学生既午托又晚托,家长也是卡点接学生放学;学校也因为安全事故的原因,要清班清校......所以,孩子犯错就没有时间、没有条件让他们纠错,于是,这个错误就会一直得不到纠正,直到被时间湮没。 固然,现在的教育和教师都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改革,只要我们有一颗向好的心,就一定能想到办法让孩子感受到严师的慈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