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福强:别成了“名师”,却成不了“明师”

 金海书院 2022-06-23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大凡有进取之心的老师,常常把成为名师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想想也正常,毕竟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凡尘俗世之中。不过,究竟怎样才能成为名师?固然不能摒弃教师自身的努力,但归根结底,决定成名的因素却是社会的认可度,而不是个人的意志。社会是很功利的,有时候也是很无奈的,也许你有了超乎常人的学识和贡献,但缺少机缘,也无法成为“名扬四海”的名师。这就是现实,往往是个人无法改变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名师”是可遇不可求的。

当然,教育界喊出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打造“名师工程”。对这个提法,我一直不太赞同。“名师”是可以打造的吗?而且还升华为“工程”?人的成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将“人”纳入一项工程,便存在将“人”工具化的嫌疑而且,以浩大的“工程”方式来打造人,难免落入“整齐划一”的窠臼,必然得强调规划与步骤,强调按照某个模子来培养和塑造。而属于人的那种“个别化”的自我领悟、自我定向、自我发展的过程如何体现?况且,哪一个权威机构有资格实施并宣称完成“工程验收”,宣告工程竣工呢?因此,这些做法,无非是一种追求功利的表现,是渴望通过“策划”和“包装”,迅速涌现出一批“名师”,从而作为一种政绩资本而已。各地“名师工作室”纷纷挂牌开张,“教育家培养工程”争先恐后上马,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当然,一教师争取做名师值得肯定,但应该有个前提,欲成名师,先做“明师”。未必谁都有资格被列入“名师工程”花名册,但做明师,却可以把决定因素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图片

有这样一位教师,发现一个学生上课时老爱举手,而真正问到他时,却又答不上来。事后问其原因,学生哭着说:“别人都懂,我不懂,同学会看不起我。”老师想了想,便告诉他,以后上课,会的就举右手,不会的就举左手。于是,每当他举右手时,就叫他回答问题,见他举左手时,就不提问他。这样一来,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尊重,学习的信心增强了,劲头更足了,成绩提高得非常快,渐渐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生。

“明师”什么样?“明师”要明白事理,不固执,不迂腐,宽怀大度,理解人心,尊重人性,通晓教书育人之道。

有这样一位教师,让学生记录她一天里发表的表扬和批评,结果自己吃了一惊:15条批评,5条表扬。她想:要是把学生换成自己,坐在弥漫着这样氛围的班级里,能有学习的劲头吗?于是,她开始每天细细地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哪怕一点一滴,都加以表扬和鼓励。结果呢,班级气氛更融洽了,学生之间更宽容了,学习起来更有干劲和乐趣了。

“明师”什么样?“明师”要明辨是非,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反思,善于调整和改变,按照规律来教书育人,始终努力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坚持对学生提出“小要求”:在校园里见到老师,不论是否认识,要主动打招呼放学离开学校,一定要和老师说再见在平时的交流中,要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他的学生,都那样温文尔雅,谦逊有礼。

“明师”什么样?“明师”要明白方向,要给予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而不是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火烧眉毛只顾眼前……

这些,不都能够被我们老师自己所掌控吗?简而言之,明师就是“明白”的老师。这个明白,是对人生、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对学科中的众多内容了如指掌,明明白白,并按照规律去做事。当然,这样的要求未免太高了。但如果终其一生,能对教育教学的某一个领域做到“门儿清”,看得明白,说得清楚,做得正确,也就难能可贵,可以称之为“明师”了。

图片

明师与名师,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明师未必出名,名师未必明白。有人说了这样一段话,阐述二者的关系,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名师”与“明师”的区别,让我想起“名僧”与“高僧”的区别。有人说,要找名僧很容易,你只要往各大寺院一跑,保准能找到名僧;可是要找高僧就不容易了。因为,高僧要么混迹于普通人群之间,要么匿迹于深山老林之中。无论是混迹于人群还是匿迹于深山老林,高僧其实都需要耐得住寂寞。现下社会浮躁,人心不古,要拒绝外界的诱惑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优秀作品往往诞生于“夜半无人私语时”一样,“明师”往往诞生于孤独的体悟与思考。那么,作为普通教师更需要耐住寂寞,关照内心,寻求教育的真谛。

可见,做“名师”固然风光,但做“明师”却会更从容,更淡定,更幸福一旦至此境界,“名”与非“名”,已变得无足轻重了……

来源:王福强的小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