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跌得最多的板块

 播股001 2022-06-23 发布于江苏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年电子行业确实跌得比较惨,如果从年初算起,至今跌幅差不多是25%-30%,期间最深幅度达到42%左右。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里,目前电子板块排名倒数第一。
那电子行业是不是真的已经进入衰退期呢?今天老裘团队就和大家来简单聊一聊。
首先是针对整个板块,其实不必过于担心景气度的问题。
从回调幅度来看,历史上电子板块最大回调幅度就是在40%左右,因此这轮年初下跌幅度大概率已经到位。
电子板块波动幅度大很容易理解,背后就是双击或双杀的形成,比如增速从20%提升到30%,估值也会从20倍提升到30倍,反过来也是一样,导致幅度会比较大。
从PE估值来看,从2012年到2022年这十年间,电子板块估值底部分别出现在2012年底、2018年底和今年初,目前估值分位数大概是5%左右,仍处于比较低估的位置。
低估原因很明显,俄乌战争、国内疫情以及市场对半导体景气度的担忧。
现在有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行业景气周期见顶。如果从全球范围来看,景气度确实受到一些挑战,但如果从国内半导体行业来讲,最核心逻辑还是国产替代,因此并不需要担心景气度的问题,空间依然是非常大的。
其次是细分板块机会,上游和中游确定性会更高一些。
从自上而下角度来看,我们比较看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VR产业链这几条细分赛道。
背后主要逻辑就是中上游的模块或元器件,基本都是跟着下游景气度走,如果新能源等赛道得到认可,那么相关中上游也会有机会。
其中,给大家重点梳理下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逻辑。
第一是有较高的景气度。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景气度是可以和新能源相媲美的,但由于去年下半年国产替代催化下股价提升的比较快,导致在业绩兑现阶段大家都有点担忧。
目前行业缺乏一些边际催化剂,好像除了消费电子以外(比如信通院本周就刚刚公布5月手机出货量数据),其他下游领域都没有很权威的高频数据,导致景气度难以把握,投资者信心就不是很足。
但根据我们了解,今年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龙头业绩增长50%是可期的,可能二季度会受到部分交付影响,但全年增长确定性依然比较高。
第二是渗透率仍有空间。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一直是最被“卡脖子”的细分板块,目前国产渗透率大概在10%左右。
一般来讲,在渗透率提升到40%-50%之前,核心逻辑就是国产替代,行业至少能够保持3年左右的高增长。
当然,现在大家还比较担心后续扩产的积极性,但对于国内相关龙头公司而言,扩产计划基本上都已经排到2025年,所以这方面不用太过担忧。
第三是估值方法切换。按照今年一季度情况来看,大部分设备和材料龙头估值还是比较贵,可能依然要看PS估值。但是,如果按照今年的订单去看明年业绩,那基本上这些龙头公司就都可以观察PE估值了。
从某种程度来讲,这有点类似于汽车定点的概念。一般汽车零部件公司只要拿到了整车厂定点,那基本上就可以跟着车型计划去算收入和利润。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厂商也是类似,从下游订单来看,明年同比增长普遍都在50%-100%区间。
至于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VR产业链等赛道,主要逻辑就是下游行业景气度相关,包括涉及到汽车、工业、电力等领域,平时我们也聊得比较多,这里就不再展开叙述。
最后是板块龙头,长期看一线龙头依然确定性最强,但中短期二线龙头会更具有性价比。
半导体设备方面,一线龙头是北方华创和中微公司,二线弹性标的是万业企业、至纯科技和芯源微。
半导体材料方面,最看好硅片环节,龙头是立昂微和沪硅产业,光掩模和气体环节由于比较分散且流动性较差,研究性价比不高。
汽车电子方面,最看好气体传感器环节,龙头是汉威科技和四方光电。
功率半导体方面,一线龙头是斯达半导和时代电气,但估值确实有点贵,二线弹性标的是新洁能。
VR产业链方面,一线龙头是歌尔股份,二线弹性标的是鸿利智汇。
好了,今天文章就先到这里了。电子板块今年以来回调幅度非常大,但老裘认为在国产替代及高端制造大背景下,国内电子半导体领域依然会有很多长期优质赛道,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和启发。
如果兄弟姐妹们对相关领域及个股有兴趣,我们在留言区里再聊一会,谢谢大家!如果方便的话,也可以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