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2005年曾举办“海峡两岸玉缘—山水堂藏玉特展”,展品出自台湾著名收藏家黄明辉先生。那次展览共展出225件唐宋辽金元明清玉玩,每件展品无论是工艺、质量或收藏题材,都呈现出极高的水平和特色,受到天津古玉爱好者的赞誉。

这是天津博物馆为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玉文化,借新馆开馆之际,首次邀请私人藏家的特展。

黄明辉先生是台湾著名实业家,曾任台南市文物协会理事长,出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近二、三十年来,戮力于历·文物收藏,品类不论瓷器、玉器、木雕、杂项等,只要精致稀有,都是他求珍索瑰的对象,尤其是玉器方面,更以“真、精、奇”闻名。

唐/辽·白玉荷塘双鹅纹嵌饰

唐/五代·白玉孔雀纹饰
2011-10-23 北京保利
RMB 63,250
白玉一面带有微黄石灰色沁,半圆形片状,双面纹饰相同,镂雕一孔雀飞翔于天际,周身祥云围绕,图案结构简练,造型优美别致,神态怡然,超凡脱俗。孔雀大头尖喙,以短阴线相连斜琢成圆眼;粗颈曲折有短阴线羽毛纹,身躯比例纤细,以大斜刀将身与双翼分开使之有浮雕效果,短翅以排列整齐之短阴线饰羽毛纹,此为唐代常见鸟翅风格。后拖羽翎长尾,尾翎心形中空,外饰短阴线长而飘逸。云纹造型结构疏落,一头为涡卷云纹为主。
此器造型风格与浙江临安五代吴越国康陵出土玉器类似,故可能为同期或稍晚的宋代作品。

唐/宋·白玉翔雁流云纹带饰

唐-辽·白玉双云雁纹带饰
2011-10-23 北京保利
RMB 97,750
白玉晶莹洁白;温润无瑕,扁平状,厚薄均匀,底面平素无纹,正面微微弧凸,方形外框一边圆弧,一边平直并凸出两块轴柱,两轴柱中间各有一轴心孔,可与扣环、扣针构成一组可活动的带头。
此器中间镂雕两只飞雁一大一小比翼同飞,似乎异常恩爱,双雁上下各有一片云彩点缀,此为唐宋时代常见的题材。雁头、尖喙均简作不饰纹路,细颈长伸,所构线条流畅优美,双翼开展又长又宽,简饰放射状阴刻线以为翼羽纹,雁身与尾相较显得较短小,使得双雁看来体态轻盈活泼,神态生动逼真。此种带头造型及双雁风格,大都始于唐代晚期,流行于辽代。

辽·白玉沙坑沁双鹤火珠云纹牌

辽金·白玉双凤莲花纹饰

宋·灰白玉双大鹧鸟湖石纹炉顶

辽·褐色玉雁佩
2011-10-23北京保利秋拍
RMB 172,500
宽5.3cm。黄褐色玉,并有黑药膏脂沁,立体圆雕一雁转颈回首贴于双翅上,作栖憩状。雁圆头回首、圆眼凸起、前额有肉瘤、尖喙、长颈、身躯肥硕、合翅、羽翼丰满,羽翼刻画简练,只以一弧线将翼肩与翼尾毛纹分开,双足收于腹下,雁尾扁平以几条阴线简饰,雁头的比例与身体曲线匀称写实优美。雁的形态虽刻画随意,但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显现出辽代的艺术风格之高。头前双翼间有一穿孔上下贯通,可供佩挂。

辽金·白玉宝鸭立莲纹佩
2011-10-23北京保利秋拍
RMB 11,500
长3cm。白玉微有深褐色灰白沁,片状,两面纹饰相同,镂雕一水鸭伫立于一含苞待放的莲花枝梗上,显现出水鸭体态的轻盈,神态呆憨悠闲,造型简练写实。水鸭小圆眼内凹,为一般所称“点眼”,大都为唐代至宋代玉雕动物眼睛常用装饰手法;长喙宽扁、曲颈挺胸,身躯肥满,两翅并合贴于身,并以三条直线中刻三组横线为羽翅纹,短尾下垂展开,腹部及尾均饰短阴刻线为羽毛纹,双脚裹于腹下。头顶有一孔上下贯通至底部,以供系挂之用。

辽金·宝鸭衔莲佩

辽·灰白玉卧雁佩

宋·白玉宝鸭衔莲佩
2011-10-23北京保利秋拍
RMB 11,500
白玉微有深褐色灰白沁,片状,两面纹饰相同,镂雕一水鸭伫立于一含苞待放的莲花枝梗上,显现出水鸭体态的轻盈,神态呆憨悠闲,造型简练写实。水鸭小圆眼内凹,为一般所称“点眼”,大都为唐代至宋代玉雕动物眼睛常用装饰手法;长喙宽扁、曲颈挺胸,身躯肥满,两翅并合贴于身,并以三条直线中刻三组横线为羽翅纹,短尾下垂展开,腹部及尾均饰短阴刻线为羽毛纹,双脚裹于腹下。头顶有一孔上下贯通至底部,以供系挂之用。

宋元·白玉宝鸭衔荷佩
高3、宽5厘米。曲颈回首,口衔一莲枝。身体肥硕,以阴线刻划羽翅纹,两足隐于腹下。雕琢精致、细腻,柔美写实。另一种圆雕形式玉山
子,最早创新于宋代,兴盛于清代,体积亦由小及大,题材内容丰富多彩,有
山水、人物、花鸟等等,仿佛一幅幅立体的中国画,空灵俊美。

宋·黄玉圆雕大吉(大鸡)佩

金元·白玉孔雀牡丹纹嵌饰

金元·青白玉双凤牡丹纹饰
2011-10-23北京保利秋拍
RMB 345,000
宽13.3cm。青白玉,心形扁平状,底层为一随形边框,中间弧起以多层次镂雕技法琢一对凤凰鸟回首左右对视,张口欲鸣,展翅欲飞,好像鸾凤和鸣,夫唱妇随,款款情深,双凤鸟中间有一朵绽放盛开的牡丹花,花叶枝梗穿插交错,花瓣及花叶翻卷内洼,有很强的立体感,这种工艺俗称“剔地洼叶花”。
凤凰鸟为传说中的神鸟,祥瑞的象征,被尊为鸟中之王,有雌雄之分。在此造型基本相同,丹凤眼,短勾喙,啄下有肉髯,头顶有花状羽冠、细颈,双翅均以阴刻线饰放射线状羽毛,唯尾羽稍有不同,一为分成四岐长尾似长草内卷,一为分成六股锯齿状似蒲公英叶的长尾,造型生动写实,琢工刻画细腻。

金元·白玉龙凤呈祥纹饰

金元·白玉海东青啄鹅带饰

金元·青白玉连珠纹春水嵌饰

金元·青白玉春水纹饰

金元·灰白玉春水纹饰
2011-10-23北京保利秋拍
RMB 36,800
高7cm。白玉有灰白色沁斑,长方形,正面高浮雕一只强悍娇小的海东青追逐一只惊慌失措的天鹅,天鹅急速俯冲入水草茂密的水塘中躲藏,天鹅身体虽比海东青大好几倍,但仍然不敌娇小的海东青。整器描述生动逼真、为辽、金、元时代等北方少数民族喜用的题材。
天鹅作俯冲状,头颈穿过水草丛中,微张口,似在惊慌嘶鸣,身躯丰腴肥硕,双翼展开,以排列整齐呈放射状的阴线饰翼羽纹,短尾展张,脚趾勾收;海东青娇小强健,简琢外形,圆头、尖勾喙、展翅飞翔。神态写实生动,此时此境将海东青追捕天鹅的击杀过程,一目了然的呈现在各位看官眼前。

金元·白玉春水纹带饰
金元·白玉巧色公鸡云纹嵌饰

唐/宋·白玉双燕纹饰
2011-10-23保利
RMB 46,000
白玉,扁平状,单面镂雕两只云燕并排一起。云燕造型相似,圆头、三角眼,两尖喙厚实相交,身躯细长,身饰短阴线为羽毛,双翼并合以排列整齐的长阴线饰羽翼纹,长尾似流云飘逸,并分叉勾卷。整体造型别致奇特,古朴典雅。鸟身以密集短阴线为茸毛纹,鸟尾为双勾流云状,这种风格大都流行于唐代至五代。

金元白玉荷塘鹭鸶纹嵌饰

金元`白玉留皮巧色荷塘鸳鸯纹嵌饰

金元·白玉巧色荷塘双鹭鸶及龟吐祥云纹嵌饰

金元·白玉宝鸭穿花佩

金元·白玉牡丹绶带鸟纹带板

元·灰玉牡丹绶带鸟

元·白玉牡丹绶带鸟纹带饰

元·青玉牡丹绶带鸟纹带饰

元·青玉龟吐祥云灵芝鹤纹带饰

元·象牙龟吐祥云纹带饰

元·白玉荷塘鹭鸶纹炉顶

元·灰白玉提油荷塘鹭鸶纹炉顶

元·白玉荷塘鹭鸶纹炉顶

明·白玉荷塘鹭鸶纹炉顶

明·白玉凤凰纹带板
2011-10-23 北京保利
RMB 34,500
白玉无暇,温润晶莹,方形外包铜框,内以双层镂雕一凤回首张望,展翅欲飞,一足抬起,一足伫立于湖石之上;在凤鸟其前有一棵不知名的树,枝叶扶疏蜿蜒而上,在右上角有流云托日,全器可寓喻“丹凤朝阳”,其底层为勾卷云纹。
凤凰头顶羽冠,有披羽向头后伸展,长细眼、短喙、下颚有肉髯,头与颈处有涡旋纹,长颈左右各有一向上勾卷的羽纹。身躯瘦长,双翅展开,且以菱形内加短阴线饰翅羽纹,双肢修长,一足举起,一足直立于湖石之上,三绺长尾后举成锯齿状,凤凰纹饰刻画随意,整器雕琢刚劲有力,结构无暇,边框周围留有琢制痕迹,不加修饰,这也是明朝玉雕风格之一。

明·青白玉穿花天鹅纹饰

明·白玉镂雕牡丹绶带鸟纹牌
2011-10-23 北京保利
RMB 126,500
白玉晶莹温润,洁白无暇,双面镂雕纹饰相同。本器主题为一长方形框,框内为盛开的牡丹花,其下有一绶带鸟伫立于湖石之上,回首张望展翅欲飞,其旁以枝叶交缠满布其它空间,一副花团锦簇,鸟语花香的情景;此牡丹造型以平面加阴刻线为饰,为明代特有的风格。此器上面为半圆状,镂雕一通宝,外加饰三圈缠枝叶,翻卷起伏,整器镂空雕琢,显得轻灵剔透,层次分明,玻璃光泽强烈,并意含吉祥寓喻。
此种玉牌造型流行于明代,清代以后玉牌虽盛行,但少见方形全器镂空,大多为“剔地阳文”或浅浮雕纹饰。

明·白玉万字连珠花鸟纹牌

明·白玉连珠鹤纹带板

明·白玉荷塘鸳鸯炉顶

明·白玉荷塘鸳鸯纹嵌饰

元末明初·白玉鸳鸯佩
清·玉兰花绶带鸟纹嵌饰

清·白玉花鸟纹嵌饰

清·白玉双天鹅荷塘嬉戏图

清·白玉海东青啄天鹅

清·白玉蝠莲花鸟纹佩

清·白玉花鸟佩

清·青白玉莲塘双鸳鸯纹嵌饰

清·白玉牡丹花凤纹嵌饰

元·白玉鹰熊纹带饰一组

元·灰玉鹰熊纹带饰

元·白玉鹰熊纹带饰

唐/宋`白玉云狮戏球佩

唐·白玉六牙云象佩

元·褐皮双狮戏球纹嵌饰
2011-10-23 北京保利
RMB 103,500
青玉,有碎黑斑点,带黄褐色皮,巧作狮头及尾。椭圆形边框,器表向中央成弧凸状隆起,多层透空镂雕,边框左右各有一穿孔可供带穿。双狮对戏,彩带环结飘舞其间。双狮基本造型相似,狮头顶与狮鼻相连接成葫芦状,腰边有两杏眼圆睁,炯炯有神,狮头顶边有卷曲状鬃毛,造型虽滑稽,却是典型元代玉狮头雕法之一;狮前双足曲伸,后足向后撑,四肢均有阴刻火焰纹,身躯矫健,无啥赘肉,狮尾向后飘扬,较夸张,狮头与身躯大角度弯曲,双狮相对吼;其间有上下层交错易位的三环彩带结,颇具立体层次感,又彩带向内削切卷曲,边有缺角,不同于前朝和明、清时代的做法,为元代时彩带特殊的造型。

元·白玉胡人戏狮纹带饰

辽·白玉虎形带饰

金/元·灰白玉秋山卧虎回首纹佩饰

辽·白玉飞天佩

宋元·白玉飞天式莲花童子佩

宋·白玉褐色沁持荷双童子佩

宋·白玉莲花平安童子佩

宋·白玉莲花平安童子佩

宋·白玉童子佩

宋元·白玉仕读龟吐祥云鹤纹嵌饰

金元·白玉松下高士纹炉顶

金元·白玉樱桃树下

元·灰白玉双童子平安莲花佩

元末明初·白玉持莲童子

明·白玉童子

明·白玉飞天进果纹饰

明·白玉飞天纹饰

明·白玉松鹿鹤寿星纹饰

明·白玉坐佛像

明·白玉托瓶仙女花鸟纹饰

明·白玉坐莲菩萨

明·白玉坐莲如来

明·白玉菩萨坐像

明·白玉伏虎神像

明·白玉立莲双童子拜观音像

明·白玉坐莲童子

明·白玉持花仙女

明·白玉竹林观音坐像

明·白玉坐鹿寿星
、
清·白玉持荷骑鹅童子

清·灰玉刘海戏金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