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四时阴阳消长变化,冬至到立春为?(单选) A.阴消阳长 B.重阴必阳 C.阴长阳消 D.重阳必阴 E.由阳转阴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解析:从冬至到立春为寒气渐消,热气渐长的过程,所以为阴消阳长。 02 下列各项,可以用阴阳消长来解释的是?(单选) A.阳虚则寒 B.阳长阴消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解析:消,意为减少、消耗;长,意为增多、增长。阴阳消长,包括两种表现形式: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A、D、E为阴阳失衡后出现的病理变化。C为疾病的治疗原则。 03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最适于治疗的是?(单选) A. 阴盛则寒之证 B. 阴虚则热之证 C.阴盛伤阳之证 D.阴损及阳之证 E.阳损及阴之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解析:当阴虚不足以制阳而致阳气相对偏亢的虚热证时,治宜滋阴以抑阳,即唐·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注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阳病治阴”。 ✓ 拓睿教育 一、阴阳病机1.基本内容: ①交感互藏; ②互根互用; ③对立制约; ④消长平衡; ⑤相互转化。 ①交感互藏 交感的条件: 阴阳和谐交感的基础:阴阳运动互藏:互寓互合维持整体性 【自然·生理】 ②对立制约 对立的表现1制约2消长→结果是统一=动态平衡=阴平阳秘 【自然·生理】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 “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素问·脉要精微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病理】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调整】一制约 《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阻亢者胜之以阳。”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热者寒之”“寒着热之” ③互根互用 互根:相互依存; 互用:相互资生促进 【生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同↑:“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病理】 《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昼不精,夜不暝”《灵枢·营卫生会》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调整】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景岳全书·新方八略》 ④消长平衡 相互制约→互为消长→此消彼长→互根互用→同消同长 【自然·生理】 一日登夜,阴阳气盛衰,气温变化四时气候,温热凉寒的变化 机体生理“兴奋一抑制”:子夜一阳生,正午一阴生 《景岳全书·补略》“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病理】 “明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阻胜则热,阴胜则寒”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⑤相互转化 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互根互用转化条件:重或极。 【自然·生理】 《素问·六微旨大论》“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 《素问·天元纪大论》“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病理】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灵枢·论疾诊尺篇》 ![]() 欢迎各位小伙伴提出各种考研相关问题,拓睿问吧一一为你解答~ 拓睿问吧来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