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本书教学视角下的《红楼梦》人物赏析:观念与方法

 潮大叔 2022-06-23 发布于湖北
Image

把辛酸泪

《红楼梦》人物赏析

Image

向下滑动   图源统编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红楼梦》是一部将人物刻画与故事演进融合得天衣无缝的作品。作者既能在次第展开的一幕幕故事中塑造大批真实可感的“圆的人物”,又能把人物的悲欢际遇编织成经纬纵横的“生活之网”,使大大小小的叙事单元或情节碎片前后相属、因果相连,给读者带来“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的阅读体验。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经典形象,广为大家所熟知。接下来我们将以“刘姥姥”为例,为大家讲解人物分析的方法与角度。

Image

Image

图源网络

人物行为的梳理

《红楼梦》的特点是由粗犷渐入细密,作者着眼日常生活,“一路有意无意,东拉西扯,便皆叙出”,“顺笔便墨,得空便入,间三带四,一支笔做千百支用”。

首先,我们可以从赏析目的出发把“分析对象”和“关联人物”区别开来。“分析对象”即需要解读的人物形象,他(她)是由赏析者根据研究兴趣确定的;“关联人物”即与分析对象发生直接交往的其他人物形象,取决于文本内容。

其次,要把“关键事件”和“典型表现”区别开来。关键事件是对人物故事的概括,其价值在于把人物行为收拢起来。典型表现是在关键事件中被作者突出、放大或强化的特定行为。

假定以刘姥姥为分析对象,她的关键事件从宏观上讲就是“三进荣国府”。“一进”在第六回,是来“打抽丰”的;“二进”在第三十九至四十二回,是来送瓜果蔬菜的;“三进”——一次是凤姐病重托孤(第一一三回),一次是营救巧姐儿,藏匿乡下(第一一九回),一次是送巧姐归府(第一二零回),一次是受邀进府,为巧姐儿做媒(第一二零回)。

中观上讲,续作不论,至少第一次、第二次进荣府都可以做进一步切分。

第一次包括“与女婿狗儿议事”“见周瑞家的”“见平儿”“见凤姐”“与周瑞家的告别”等,第二次包括“见平儿”“与贾母叙谈”“游大观园”“为巧姐儿取名”“辞行”等。

微观层面还可以继续切分。以脍炙人口的“游大观园”为例,贾母、刘姥姥一行先后游览了沁芳亭、潇湘馆、紫菱洲、秋爽斋等,每一处或行走、或座谈、或赏景、或宴饮、或行令、或听戏,刘姥姥对景、物、人、事都有“考评”,且在众人面前都有一番“表演”,如“满头簪花”“宴前戏谑”“行牙牌令”“醉卧怡红院”等。

至此,我们就把握住了分析对象刘姥姥在书中大大小小的事件,接下来就可以把“典型表现”填充到的关键事件中了。“典型表现”例如秋爽斋宴罢,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话音刚落,凤姐和鸳鸯就赶忙道歉了。刘姥姥发出这样的感叹,反映出她性格的某些侧面。

Image

图源网络:刘姥姥

二、人物性格的探究

在对人物性格进行探究时,我们可以先问出这样几个问题:

(1)这些关键事件及其典型表现反映了人物性格的哪些侧面?

(2)这些性格侧面是否可以归并、整合到一起,或者说它们是否具有兼容性?那些看似不兼容的性格侧面集于人物一身是否具有合理性?

(3)纵观全书,分析对象的性格是否发生变化?总的来说,他(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相比其他作家,《红楼梦》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有哪些突出特点?

以刘姥姥为例,对问题(1),例如,在第四十二回篇首,刘姥姥认为老太太和巧姐儿抱恙是因为“遇见什么神了”,需要看看“祟书本子”,书中借以表现刘姥姥“有年纪的人经历得多(凤姐语)”罢了,后文请她给巧姐儿起名也是由此而起。

二、人物功能的诠释

首先,要关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互衬功能。《红楼梦》是在“众多的人物关系的网结”中写人的,交往行为一旦发生,参与其中的人物的性格都得到鲜明表现。刘姥姥初进荣府,先后与周瑞家的、平儿、凤姐等人发生交往,特别是在被凤姐接待时,写刘姥姥笔墨少,写凤姐笔墨多。作者通过一系列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写出了凤姐打发很不熟悉又是突然到来的“远亲”时的骄矜、精细和干练,从功能诠释的角度,我们可以说刘姥姥对凤姐起到了映衬作用。

其次,要关注人物对环境的透视功能。刘姥姥就是作者精心安插在书中的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日常生活的奢靡。不论顶庄稼人一年生活的螃蟹宴、用十几只鸡来配的茄鲞、一两银子一个的鹌鹑蛋,还是各种各样极其考究的服饰和器物,无不使刘姥姥以及我们这些与刘姥姥见识相仿的读者大开眼界。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还能看到贾府整体的盛衰变化。如果说第一回中甄士隐家族的“小兴衰”是对贾府“大兴衰”的一种隐喻,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就是现实层面贾府不断没落的“活见证”。

再次,要关注人物对情节的推动功能。例如“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一节,刘姥姥陪贾母来到妙玉处品茶,推动的情节是妙玉借此机会把宝、黛、钗三人拉到耳房内品茶。这段故事又可分成两部分:一是四人共饮、共论;二是黛玉和宝钗离开后,妙玉和宝玉的独处。两部分既写出了四人各不相同的性格,也集中表现了妙玉对宝玉的特殊感情。这种情况是刘姥姥本传自然触发的关联人物的情节。

红楼人物有主有次,在行为梳理的基础上,主要人物宜侧重其性格分析,次要人物应侧重其功能分析,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高质量的分析,将给小说阅读带来“一览众山小”的效果。

红楼人物有主有次,在行为梳理的基础上,主要人物宜侧重其性格分析,次要人物应侧重其功能分析,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高质量的分析,将给小说阅读带来“一览众山小”的效果。

Image

参考文献:

[1]李煜晖.整本书教学视角下的《红楼梦》人物赏析:观念与方法——以“刘姥姥”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22,(01):17-23.

本期编辑:殷茵

责任编辑:赵桐玉 蔡沂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