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奕儿讲名言:人的完美在于他“是什么”

 胡高清 2022-06-23 发布于辽宁

写在前面的话——

在我退休之前,我的课堂每节课课前十分钟都有一个学生的演讲以及我的点评,我也经常把我学生的演讲以及我的点评整理成一篇文章发表在我的博客。最近,重读我最后两届学生(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2012、2015届毕业生)的演讲以及我的点评,依然觉得很亲切很有意思……

这段时间,如果我没有最新的作文要发表,我就精选一些“学生的演讲”发表在我的公众号“胡高清作文超市”里——我想,当我现在的学生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或许会得到某些启发……

王奕儿讲名言

人的完美在于他“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名言是王尔德的“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人生在世,可以纷扰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拥有的只是身外之物,“是什么”才能代表一个人本身。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否努力了,是否贡献了,是否没有浪费自己的生命,是否感恩过这个世界,是否无怨无悔的活过了——今天我要谈的的话题其实就是人生的价值。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是选择忽视时间肆意挥霍,还是选择活出自己的价值?石勇说:“当一个人思考人生意义时,在他面前就会出现一条'存在主义’的河流,它流淌着焦虑,痛苦和荒谬,但它的对岸是公平正义的天堂,终极关怀的乐园,大彻大悟者的诗意栖居地。”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水浪的拍打和河水的寒冷而永远站在此岸,而是要拥有一种不甘于平庸的执着。我们需要的,就是要渡过这条“存在主义”的河流,克服焦虑、忍受痛苦、拒绝荒谬,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曾写过《毁灭》的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在被聘为青年作家协会的会长之后便无心写作,一名才华横溢的作家到最后沦为了普通的上班族,虽然荣誉和财富接踵而至,但他所创造出的价值却戛然而止,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无聊乏味的生活轨迹。他拥有的东西很多,但因为放弃价值的创造而被渐渐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所以,我们永远也不能停止创造自己的价值,那是最奢侈的放弃,也是最可悲的自由。

34岁的美国妇女弗罗伦丝·查德威克是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位女性,在完成这一壮举之后,她决定去挑战更宽的卡塔林纳海峡,清晨的太平洋很冷,海面上笼罩着一层浓浓的雾。她在冰冷的海水里游了15个小时,就在马上接近海岸的时候,尽管随行的人都告诉她终点近在眼前不要放弃,但她还是执意回到随行的船上,那时她所在的位置离目的地只有半英里!她创造价值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她放弃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了创造价值的机会,这不仅是一次失败的遗憾,而且是对拥有的一种抛弃。

冯骥才说过:“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生命也许短暂,但我们决不能暗损韶华。现在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少,小时候那段懵懵懂懂虚掷光阴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我们要走的路绝不会是铺满玫瑰的花径,而是充满艰难险阻的沙土之道。但即使这样,也不能丢弃自己创造价值的心。要相信,自己所能够创造出的价值是无限的。  

所以,从现在起,请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的价值!

【老胡的点评】

      王奕儿同学今天和我们分享的名言我非常喜欢。王尔德的名言是“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这句话的含义正如王奕儿同学开头说的那样:“人生在世,可以纷扰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拥有的只是身外之物,'是什么’才能代表一个人本身。”

      是这样,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你拥有的财富、地位、美貌等等外在的东西来确认的。但是她在论述“是什么”的时候,我觉得还稍有欠缺。王奕儿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然后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法捷耶夫,一个是弗罗伦丝·查德威克——我个人觉得,王奕儿同学还没有完全吃透今天这句名言的意思。

     记得崔瑾哲同学讲名言“从心选择”的时候,我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其实就是他所追寻的东西。”我觉得,所谓“你是什么”主要应该是指你拥有什么样的精神高度,或者甚至可以说,你就是你的价值观。记住,我说的是价值观而不是“价值”。比如有些暴发户,他为自己挣得了很多钱,也就是说,这个暴发户“努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人还是不能说是“完美”的——这让我想起王尔德说过的另一句话:“人们往往知道所有东西寄的价格,而不知道所有东西的价值。”

      周国平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正好,周国平举的例子就是王尔德。我今天就多讲一讲王尔德吧。

      周国平在这篇文章里说:“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人说什么和做什么还不一样——说比做要容易得多。比如这个王尔德,当他最后遇到人生挫折的时候(被人指控犯有同性恋)还能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自己?他最后没有做到。我上一届有个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曾经写过一段话,是拿王尔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对比的,大意是——

      著名作家茨威格曾在他的传记作品中作过一个很有价值的对比:王尔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同为当时著名的作家,同样因故入狱,其后发生的事却大不相同:王尔德入狱前生活富庶,自视高贵,入狱后被迫和出身地下的囚犯同吃同住,身心受到极大的创伤,从此一蹶不振。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被人从行刑架上解下来送往劳役营的,死里逃生使他更加珍惜哪怕是充满苦难的生命。他卖力地服劳役,与那些犯人交谈,竭力发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为自己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牢狱生涯毁了王尔德,却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下了《罪与罚》等传世名著,堪称西方最深刻的思想家的伟大作家。茨威格这样评价两人:“王尔德的贵族身份比人类身份更明显,当他当不成贵族,他的人生也完了,而陀氏早年的贫穷苦难使他比谁都更接近人生的真实。”就这样,由于缺少苦难的磨炼,脆弱的灵魂被命运严厉的钟声震得粉碎。而只有坚强的灵魂,才能与之共振出生命的强音!不幸造就不凡的人,使他能经历更大的不幸。

     这样看来,真正要做到一个“完美”的自己也是殊为不易的。

    我还想说,今天王奕儿举的两个例子也似有不妥,尤其是那个弗罗伦丝·查德威克游过英吉利海峡的例子,并不可以佐证她今天的观点。这个例子似乎是一个材料作文题呢,它的主题最好确定在“当一个人目标迷茫的时候,就会动摇他的信念”。

     王奕儿同学很认真,她准备得也很充分,讲得也很流畅。不过,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我们以后讲名言的时候,一定要紧扣这句名言的意思而组织语言材料,也就是说,这句名言就是高考的作文材料,你要根据这个材料说一段话,不能够只是拿这句话作为一个开头然后就自说自话,这是我对大家以后演讲的要求哈……

“胡高清作文教室”作文展台

欢迎大家关注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