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用的书?《高考数理化试题全解》《如何炒股》《官场厚黑学》《营销108招》等等,都是有用的书,学了就能立竿见影。反之,不教授基本技能的书,都属于“无用”的书,如文学历史哲学,如“鲁郭茅巴老曹”……
是的,人要生存,自然要学一技之长,所以,一定要读那些有用的书。可是,如果我们只读有用的书,钻进去出不来,弄不好就会把自己变成一个挣钱机器、职场狂人,缺智少识,无情无趣。法国作家夏尔·丹齐格在《为什么读书》中写道:“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读闲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我们阅读一本书,也许就是因为它毫无用处。”所以,我们不应去带着对书有用无用的偏见去阅读。事实上,多读无用之书,可达人生的至高境界。
读无用之书,可达人生至境。作品选入教科书的沈从文先生,少时也是个“毫不自重”的无用之人,他不喜欢在私塾读那些“有用之书”,却喜欢读社会这本“无用之书”——他与表哥逃课在湘西的河水里泡了一个下午,谁知这水竟成了他对美的最初体验!他穿过苗人做工的街市去捉蟋蟀,光脚淌在涨水的沟渠里,谁能想到这些无用的人生经历,为他搭起了一个远去的田园世界的梁柱,让他写出了一部部“销量可观”的传世之作!
是的,沈从文先生不仅是一个流宕湘西的“逃学少年”,他14岁参军后,在部队,他还读了很多“无用之书”。1922年,沈从文到湘西巡防军统领陈渠珍手下做文书。在那里,他读到了《新潮》《创造周报》等新文化期刊。沈从文如饥似渴地读了这些“无用之书”后,眼界大开。于是,他立志要当一个文学家,他下决心走出湘西到北京求学……试想,倘若当年的沈从文是个目不窥园而为家人看好的“有用”的孩子,我们可能就要失去一个伟大的作家和一部部伟大的作品了吧?
学者易中天说:“读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谋生的,一种是谋心的。谋生的书你去看它,可以获得利益,是有用的;谋心的书是无用的,但可养心,养生之道首在养心。”是的,阅读不可急功近利。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更应对有用无用之书有更清晰与理性的思考。我们应在读有用之书的同时,多读些“无用之书”,让我们在读“无用之书”之时精神上得到更多的成长。
读些“无用”之书,方可成有用之才;做些“无用”之事,方能乐享有涯之生。我相信,漫漫人生长途,坎坷荆棘无数,倘若守得无用之心,终能够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