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与低俗同流合污

 胡高清 2022-06-23 发布于辽宁

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木心的名言,选择一句或者两句为材料,写一篇文章。

生如逆旅,  一苇以航 

看清世界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看清了,不是感到恶心,而是会心一笑。

 所谓无底深渊,

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

最好的生活状态,是在冷冷清清中过得风风火火。

高质量的生命,是时时刻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我相信时间,我和大家比耐心。

眼看一个个有志青年,熟门熟路地堕落了,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

找好书看,就是找一个制高点。

人类的地狱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

万头攒动火树银花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返璞归真。

我悲哀地看着你们这群不知道悲哀的人们……

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

 “无审美力者必无趣;世俗越粗糙,越需要有情趣的生活。” 

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人活着,时时刻刻要有死的恳切。

“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胡高清作文教室初级班”线上学生作文展台两篇——

莫与低俗同流合污

沙市五中新高二  杨一帆

在这个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时代,娱乐文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裹挟着海量低俗讯息席卷而来,大多数人已迷失在这股潮流之中。当家中的书柜积满尘埃,而桌上的电脑屏却在不停闪烁;当荣获茅奖的经典名著无人问津,而无病呻吟的同人小说却大行其道,我不禁想起木心的沉痛之语:“人类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 

如今,多少人以低俗为潮流,把随波逐流当成标新立异?因某一竞技网游的祖安大区渐渐形成的“祖安文化”,正是“拿低俗当有趣”的低俗文化。“骂人要有创意,脏话要够恶毒”竟然成了一种时尚——数不胜数的青年无主见地迎合这种低素质,张口“骨灰拌饭”,闭口“坟头蹦迪”,各种阴阳怪气,连街头十岁的小孩都丧失了这个年纪本该有的纯真,毫不在意地叫嚣着“祖安顺口溜”,好像不说上几句“祖安话”就与时代脱轨了一般。

正如木心所言,“人类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祖安梗从早期简单粗暴的骂人方式,转变为各种歇后语、成语、对子乃至抽象话的魔改版,并以各种朗朗上口的段子等形式加速传播。如此污言秽语,披上所谓的“文化”外衣,也依旧掩盖不了其庸俗本质。毋庸置疑,这种极易流传的低俗文化不仅会影响青少年个体的品德素养,还会对青少年文化生态、特别是网络文化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它所带来的审丑取向,会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级传播,深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因此必须引起全社会的警惕。

十分赞同梁思成先生说的一句话:“一个民族的自卑和自大都源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在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诗经》与《楚辞》曾经是华夏民族的文字之美;“高山”与“流水”曾经是伯牙子期的音律之美;《兰亭序》与《中秋帖》曾经是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之美,我们有如此璀璨夺目的文化宝库,为何还要与低俗同流合污?虽说美的种类有千千万万,然而美决然不能堕于低俗、下流而沦落为恶俗文化的代名词。

毋庸置疑,我们惟有庚续传统之美,方能滋养时代之花。木心先生认为艺术可以将“可能”变成“能”,可以弥补了现实生活中诸多缺失与遗憾。在这个“低美感社会”或“无美感社会”的来临的当下,幸而我们看到,单霁翔院长于故宫修复文物,以5G技术让历史之美暗香浮动,使传统文脉薪火相传;我们看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她用一生的坚持让大众再一次看到敦煌的千年魅力……我们当于时代榜样中汲取力量、踏香而行,去成就大国荣嘉。

是的,发生雪崩,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终结“低美感”现象,需要从我们自身做起,因为能否拥有美的生活,与我们个人的审美能力密切相关。木心坦言:“无审美力者必无趣;世俗越粗糙,越需要有情趣的生活。” 当我们善于发现眼前的美、身边的美,以美学浸润自身,时时留意和珍惜在日常中偶然迸发的美感,就是完成了一次美育的实践。

是啊,最忧虑灵魂于流俗处颓唐,高雅于岁月中埋葬。“满地都是六便士,而我却抬头望向那抹月亮。”君且听我一席话,莫与低俗同流合污!

向死而生,又有何畏?

长兴岛高中  高二   王艺璇

“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人活着,时时刻刻要有死的恳切。”初读木心这句话,不甚明了,转而沉思,不禁为他向死而生的淡然态度带来心灵的颤动。是的,人生在世,死亡是人类无法避免的归宿。抱有一份向死而生的淡然,不畏惧人生的苦难与未知,这无疑是种高尚的人生智慧。

无独有偶,乔布斯亦有这样一句骇人惊俗的话:“记住你即将死去。”的确,人生中一切欢乐和美好的东西因为短暂更显得珍贵,一切痛苦的和严肃的感情因为牺牲才更显出真诚。如此看来,最终剥夺了生的意义的死,一度又赋予了生以意义。极端些想,人世间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亦或是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任何实际的区别。生命有如侥幸落到我们手上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交还。所以,与其让这些时光无用的流失,莫不如珍惜当下的岁月。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木心先生的一生,从年轻时被开除学籍,被通缉,到锒铛入狱,又经历被折断指再到“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经历人生种种苦痛后,木心先生仍毫不畏惧,一任生死。他似天中移月,踏雪飞鸿般淡然。是的,向死而生的智慧在他“冷冷清清”却“风风火火”的人生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走过人生最黑暗时光的木心先生用行动给出了我们一个答案,生命本来就是向死而生,我们惟有直面死亡,方能获得新生!

 可是反观当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间不值得”竟然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竟然成了很多人的签名。虽然矫情无罪,谁也不能要求谁每天出门前给自己注射一针鸡血。我只是担心,这种只是拿来疏导负面情绪的句子,会演变成消解一切正能量的“丧文化”;我只是忧虑,如果年轻人都成为“躺一族”,我们的精神世界会不会从此委顿?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可是惟其如此,我们才觉知生命的可贵。我们要记住木心先生的忠告——“人活着,时时刻刻要有死的恳切”,如此,方能破除虚妄,带来清醒,抓住最美的当下,寻找到生命真正的意义。“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生命的风暴。勇士对命运说,我,就是风暴。”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而勇敢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不再心中惶惶,更加热爱生命。

人之一生,殊为不易,向死而生,又有何畏?“岁月极美,在于它会有必然地消逝。”不如在生命的每个日子中时时起舞,且怀向死而生的淡然心境,一路浅斟低吟,一路绽放芬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