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不安和恐惧放下,成长会是一场好的冒险

 新用户6189oNbX 2022-06-23 发布于广东
还是很小的时候,我其实不喜欢白雪公主和小红帽这样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辛巴达的七次航海冒险。以及阿里巴巴这样主动冒险的故事。

每一次死去活来,又在某处找到宝藏。回来安稳了一段时间,又期待新一场的冒险。

那时候呀,我住在山里,看这样的故事的时候,小小的脑袋里都是疑惑,海究竟是怎样的呢?真的没有边么?真的有八个爪子的鱼么?真的是咸的么?
有一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小溪流总有一天会流到海里去。
那时候很激动,想着,我是不是顺着河流往前走,也可以去看看海。
于是,某一天,我拿了两块饼,想着,我走一天应该可以看到海吧。
那时我才8岁吧,顺着我家门后那条小溪流,走啊走啊走到饼吃完了,天也快要落山了,我看到的还是那条小溪流。
于是我就退回来了。

再长大一点,知道,我那旮旯见不到海,淮河都离我老远了。当初我那么短的腿,也就走到了我们下游的一个村子。

冒险算是扼杀在摇篮里。

有时候回想小时候,感觉那时候好像内心没有多少不安,有一颗无知无畏的好奇心。

反而是长大了,好像时常害怕着,不安着。
恐惧着。
有时候也会觉得我不行,世界太大,我做不到。尤其是这几年,害怕多于好奇。

甚至于做咨询,我时常看属于我自己的怯懦。
我记得有来访者说,好像是你反而没有准备好,进入我的痛苦中。

我以为我准备好了。

可其实我没有。

理智上其实我说服我自己了。
但感性上始终缺一个决定。

所以,都有来访者说,好像和你做咨询,是我求着你给我做一样。你好像把我推开一样。
我其实从未有这样的想法。(我也很惊讶于这样的反馈我究竟做了什么会给来访者这样的想法)
回溯会发现我自己的很多表达里,我在担忧着,也在害怕着。
我会担心于,我的经验不足,还不足以,给太多的帮助。
我会在来访者没有变化的时候,心虚于我自己的能力。
于是有意无意的好像在暗示对方,有更好的咨询师存在,我只不过还是一个需要成长的咨询师。
这些年,我也慢慢发现,有些问题我理解,适合去面对解决。
比如个人成长,比如拖延,比如自我认识。
比如迷茫,行动力的问题。

于是面对这样一些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已经重复解决过同样状况的问题的来访者。
我会在第一次评估过程中就有自己的一些确信。
于是很少会犹豫。

但超出我的经验,边界,我会依然害怕。
这种害怕比刚开始的害怕还折磨人。
刚开始的害怕是,我清晰的知道,我能力不足够需要学习。
而现在的害怕,是害怕做不好。或者害怕我很努力也做不好。

于是越发的不敢去好奇。接受。
害怕担不起某个责任。

我开始清晰的知道,我好像失去了小时候,探索的勇气。
好奇心。
而是选择了安全。

直到。
前一两个月,连续出现了几次暴击。
以及出现了三个我需要自杀干预的来访者。
人生就是这样的,越难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多的事情会一起来。

压力好大。
大家都好困难。
我在一边安抚,一边倾听,一边提供支持的同时。

在混乱中,总感觉,就像一个不想冲在第一线的士兵,又不得不往前冲的时候。
在一切都回归平静的时候,他们的危机一个个解除。

属于我自己的危机也来了。
于是前段时间,有几个星期,我只做两三个咨询,能推的都让他们往后一点找我。那几个星期里。
我在闭门思考我自己。以及解决自己的事情。

觉得自己特别矫情。
自己选择的,去做咨询师。
往痛苦深处走。
却在来访者打算开放的时候我还在犹豫。
犹豫那个黑森林里会不会有狼把我吃掉。

我不仅看到了我自己身上的怯懦还看到了不认真。

我没有坦诚的去往前走。
在后退。

我自己都有些鄙夷我自己。
于是,我又去看李叔同,传记,人生,电影。
书,以及当年找他呆过的寺庙的照片记忆。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一生。但又极度的认真和自律呀。
他就是我在人间的理想人格。

和别人看佛法的不同。
我对于佛的看法,始终是觉得,那是一种极度的专注。
一念一心。
勇猛而精进。
并非消极避世。

越看越觉得我做错了一些事情。
我做了决定,却没有下定决心。
也会犹豫怀疑。
而非所有的心思只是去关注问题存在,对方。
反而流出了私心。

于是我开始了买字帖,练习心静。
开始了每日反省。

开始反问自己,有没有,懈怠偷懒。

我现在真的觉得。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信心和耐心好像也能感染来访者。

至少这个月,这几日结束的一个月监督的两位。
我很满意对方也很满意。
以及之前卡住的一些来访者慢慢的也有新的变化。
虽然不一定和我有关,但就像有位咨询师说的,来访者不改变的时候,这时候要做的不是改变来访者而是咨询师自我反省自己。
发现不是他们没有改变很多的是我没有认真看到。
要时刻提醒自己呀用心去看。

我开始明显主动一些。
比起被动的退回安全区只做安全的事情。
内心其实还是想,研究观察,更复杂重大问题的解法。主动去冒险试试看。当然不是胡乱的冒险。

还是不喜欢那些给女生的童话,都是期待一个仙女,一个王子一个救助者的故事。
或者因为当前活不下去了才改变。

而是喜欢那些关于的童话,主动的去世界看看精彩,只要活下来,其实啥问题都可以解决。

方法总比问题多。

我喜欢李叔同,其实还有一点是,他下一个决定。
就思考了而后就去做了。
做却总是做最难的事情,又把最难的事情做好且做到特别好。

我有时候想,他不会害怕自己不行么?害怕做不到么?以及放弃当前的好与安全不会舍不得么?

我不知道,关于这些的内心活动,我找不到资料。
但我知道总归有的,是人就有害怕和怯懦。
但他可以克服。
我想我也可以。

大不了主动冒险,主动承担代价和结果嘛。

当年看辛巴达航海的时候。
他老年时。
内心想着。
这七次冒险,是值得的呀。虽然每次九死一生,也是值得的。

是的呀,现在放弃,没有逼自己去做好,我老了才会羞愧吧。

幸亏这世间还有一个李叔同。
每次迷茫的时候。
总有他会告诉我。
勇敢一点。
同时也要有敬畏。
命悬在半空,每走一步都是战战兢兢。
但不能退。也不能回头。

就这样过一生,结果如何不知道。
哪怕他最后给自己写的字是“悲欣交集”。

哪怕他其实也始终,有一件事没有做到。只能寄托后辈。

但他的一生,却是我始终向往的呀。

我并非一个聪明人,但我想做到认真一点,坦诚一点,真实一点。
勇敢一点。主动一点。

越长大越发现,勇敢和主动,可真难得。
因为太容易说服自己后退了。

认真也难,因为懈怠太舒服了。
哈哈。

但还是要扛起责任,该是自己的责任,也还是要做好,要不然比起来访者失望,我自己对自己的失望,我更受不了与羞愧。

想起前几年参加的一个学术回忆,有个人说的是愧疚这种情绪。
她做的研究我忘了。大致好像是亲人去世自己内心会有很深的愧疚感。于是感受到快乐反而害怕。
她转身感叹,之所以研究愧疚,是因为比起其他情绪。愧疚,是一件更难消解的事情。
那时候,我在想,大概这就是当年那个老太太,一直提醒我的,无愧于心的活下去,老了自然自由自在。

希望,我可以成为那样的人,不断的看到自己的问题又改善着。
虽不一定可以做到多好。
但希望无愧于心。
可以安心的过每一天。

能力不足没关系,智商有天花板没关系。
我还是很有耐心的。
一点点改善自己的性格。

最后,真的很希望,每个来访者都可以说过程中对我的看法以及哪里做的不好的。

感觉,多一些反馈的不好,虽然一时是痛苦的,迷茫的绝望的。
但想通之后,我好像又进步了。
所以哈哈,我的心情又回归了,加上今日还吃了水煮蛋,心情更加美好了。
可惜舍友不喜欢水煮蛋,不过我就可以独自吃两个。

对一颗蛋最大的尊重就是把它水煮后吃掉。
简直比荷包蛋,煎蛋以及各种做法的蛋要好吃。

说回来,我想我要回到小时候对世界足够好奇的状态了。
只是这次好奇的是人的内心和改变。

我自己每次变化,其实内心已经烧起来了大火,但身边的人其实认识到会到很久之后,或者根本发觉不到。

而咨询师这个角色,很好。
可以真的去看到,彼此内心的剧变。

改变其实一直在发生,但见证,一场改变,其实很幸运的。
有时候,我的家人或者朋友,过了很久很久后,说你不一样了。
我都有些无奈。
是啊,都已经不一样了那么久,才意识到我已经成长了。

有时候孤独便是在这里,外人只看得到结果,不细心不关注其实结果都看不到。
也只有自己可以看到自己如何纠结迷茫痛苦又看清,下决定,改变的。

还好有我的偶像李叔同,和那个把她的一生都告诉我的老太太。
以及,遇到的每个人,其实都是老师。

可以让我在一次次内心动荡的时候,在前方,告诉我,放轻松,成长是一种美好的冒险。

想通了,要主动去应对挑战,反而不觉得那么困难和害怕了。
就像毛爷爷说的,困难是暂时的嘛结局是光明的。
天下大事,日日做,日日磨,总会搞定的。
还是要训练自己的耐心,静气。笃定。

功课是要日日做的,想着弘一法师所说的,又会觉得我是可以做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