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晓云 潘昆峰 马天娇 | 舞蹈教育减贫何以可能? ———理论路径与中、印、美三国实践

 顺其自然h 2022-06-23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作者简介】

许晓云(1988—),女,博士,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民族舞蹈学。

潘昆峰(1984—),男,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山西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教育政策、减贫与乡村振兴。

马天娇(2000—),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政策。

本文载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125-132页

图片

舞蹈教育减贫何以可能?

———理论路径与中、印、美三国实践

  • 内容摘要

舞蹈教育减贫是指为贫困青少年提供舞蹈教学、排练、表演等服务从而缓解贫困的方式。虽然近30年来西方学界与实践领域开始重视舞蹈教育减贫,我国也在开展舞蹈教育减贫实践,但综合性地探讨舞蹈教育减贫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极为有限。文章提出舞蹈教育减贫的理论逻辑:改善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最终指向弥合社会裂痕,促进群体身份认同与社会融合;通过案例对比美国、印度、中国的6个典型项目,发现中国舞蹈教育减贫项目重视规模化补齐舞蹈教育公共服务短板;美国、印度舞蹈项目注重个性化自我感知的培养与促进群体身份认同。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对中国舞蹈教育减贫项目的未来建议,希望对舞蹈促进民族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有一些参考价值。

  • 关键词

舞蹈教育减贫;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乡村振兴

阅读导引

一、舞蹈教育减贫的理论机制

(一)舞蹈教育提升贫困者人力资本

(二)舞蹈教育改善贫困者的心理资本

(三)舞蹈教育塑造社会资本,激发贫困社区活力

二、舞蹈教育减贫的国际国内实践

(一)中国“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

(二)印度“舞离贫困”项目

(三)美国舞蹈运动项目

(四)对比与小结

三、对中国未来舞蹈教育减贫的建议

中国于2020年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伟大成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可见中国乡村振兴工作仍在继续。

在全球减贫特别是中国扶贫事业进程中,发展教育、解决贫困群众的上学问题是重要手段。然而,农村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相对落后的问题依然明显存在。数据表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相比城市而言,学校艺术教育存在明显不足,艺术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特征明显。现有农村艺术教育多集中在音乐和美术两门课程,舞蹈课程的缺位现象普遍,舞蹈教育受到学生欢迎但未受教育系统重视,农村地区缺少民营舞蹈教育机构补充,学生家庭大多没有足够经济能力负担课外舞蹈教育的昂贵成本,这些都导致了舞蹈教育的巨大城乡差距。

舞蹈教育能够作为减贫的重要手段。首先,舞蹈能够通过艺术手段激发个体的身体潜力,促进社会交往,重塑包容的社区环境,从而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其次,舞蹈技能具有市场性,能够让热爱舞蹈的贫困者在掌握了舞蹈相关技能后,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和实现经济独立。最后舞蹈还可以缓解贫困、残疾等带来的心理压力,帮助人们引导内在能量,在困难的生活中恢复快乐、自信和稳定,并缓解由于他们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可能存在的紧张状态。

舞蹈教育减贫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等国家已开展针对弱势群体的舞蹈普及和舞蹈平等化项目,印度也有舞蹈教育减贫专项行动,中国开展的舞蹈教育减贫行动刚刚起步但已规模庞大、方兴未艾。然而,目前针对已有舞蹈教育减贫的理论与案例研究还无法对舞蹈教育减贫作用进行理论总结,也无法对舞蹈教育减贫实践做出有效的指导。本文基于舞蹈对个人发展、社会融合作用的实证研究,梳理舞蹈促进减贫的理论机制,为舞蹈教育减贫实践的分析提供理论框架。基于此,比较研究中国、美国、印度典型的6个舞蹈教育减贫项目的项目愿景、面对人群、开展方式、开展效果,为中国舞蹈教育减贫实践提供建议。

一、舞蹈教育减贫的理论机制

理解舞蹈教育减贫需要理解贫困的成因。贫困成因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个体论与结构论。个体论主要强调个体可行能力的不足,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的不足。其中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认为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的缺乏导致贫困。贫困地区之所以落后,不在于物质资源的匮乏,而在于人力资本的缺乏,是个人不适应或缺乏生产性行为导致贫困。心理资本理论(Psychological Capital Theory)关注贫困与个体文化、心理状态的关联,指出贫困与贫穷心态、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心理状态反过来进一步加剧贫困问题。反贫困的关键在于改变贫困人口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结构论则指向政策歧视、社区对个体的赋能不足等社会问题,主要讨论穷人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缺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逐渐成为贫困研究的解释和分析起点。社会资本的缺少(如社群关系的缺失、政策歧视、社会排斥)带来了社会隔离,穷人无法摆脱这一状况进入非贫困的社会关系圈子,从而进一步加剧贫困。

理解舞蹈教育减贫需要同时关注舞蹈对个体与社会的意义。首先,舞蹈是一种技能性的艺术形式与艺术审美活动,对身体、心灵、认知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塑造作用。其次,舞蹈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群体性活动,对社区有着重要的重塑作用。最后,舞蹈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资源,有对贫困人口受教育权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通过理论梳理,我们总结出舞蹈教育减贫的三大理论路径。

(一)舞蹈教育提升贫困者人力资本

第一,舞蹈教育对儿童大脑功能发育具有伊莎多拉效应(Isadora Effect)。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幼儿对符号意义的第一次理解来自对运动和手势的理解;舞蹈动作与儿童早期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发展密切相关。贫困儿童正是因为大脑发育相比非贫困者普遍滞后,这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就学机会与学业成就,容易使家庭陷入贫困代际循环。采用儿童早期舞蹈教育能有效改善此困境。研究表明:儿童在舞蹈运动时,通过感知身体、相互配合,能够增进空间意识,奠定学习几何学的基础,有效促进学龄期的数学学习。通过学习舞蹈,儿童能够理解舞蹈动作象征意义,从而促进他们理解符号系统,提高语言能力。来自美国的研究数据表明,学生的SAT考试的语言成绩与舞蹈艺术的学习经历存在显著相关性。

第二,舞蹈教育改善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身体素质。贫困人群的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土耳其的一项研究表明,土耳其民间舞蹈训练能够提高手部协调和身体协调水平。舞蹈带来的身体运动还能够促进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促进血液循环,提升心肺功能,提升力量感,增强身体免疫力,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这些都是能够保障贫困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舞蹈教育为贫困者提供技能积累与就业机会。首先,舞蹈教育中的基本功掌握、动作素材的掌握、表演经验的积累,使得贫困者能够有效实现教育收益。一项台湾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有良好的艺术和才艺表现的贫困学生更容易进入好大学。对62名瑞典偏远农村参与高中艺术课程的学生研究发现:舞蹈等艺术课程的教育能够形成特殊技能与“独特生命体验”,为未来就业做准备,能够应对生活的艰难。其次,舞蹈教育会涉及民族文化知识,有助于形成特色化的人力资本。美国佐治亚州一项针对非洲裔美国人的非洲舞蹈教学项目表明:学生在项目中学习相关的埃塞俄比亚方言,有助于形成族群认同并寻找相应的特色性工作机会。

(二)舞蹈教育改善贫困者的心理资本

贫困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物资短缺,长期陷于贫困会使得贫困者产生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这些心理变化构成反馈循环导致贫困长期存续。因此,改善贫困者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低下等心理健康状况,抚慰贫困者心理创伤,塑造志向、价值观等,有助于改善贫困者减贫的心理资本。

舞蹈改善心理的实践起源于舞蹈动作疗法(Danceand Movement Therapy,DMT)。舞蹈动作疗法是基于身体和心灵相互联系的假设,用动作进行心理治疗。DMT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并于9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和世界范围内传播。由于舞蹈是DMT的重要治疗方式,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临床和亚临床环境中提供舞蹈干预,特别是对弱势人群和心理创伤人群体的干预。2020年中国武汉疫情期间,方舱医院里跳起的“方舱舞蹈”凸显了舞蹈的医疗价值。目前美国已经组建了成熟的全美舞蹈治疗协会(ADTA),旨在推广和提高舞蹈治疗水平。舞蹈治疗不限舞种,多采用各种舞蹈风格的练习(例如,国标舞、民间舞、现代舞),旨在提高参与者的生活质量或其他与健康相关的心理结果。来自对2012年-2018年41项舞蹈干预项目对照试验效果的元研究表明:DMT项目可减少抑郁和焦虑,提高步行、转身、平衡等身体控制技巧,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提升人际关系。在干预后22周,大部分效果保持稳定或略有增加。

针对贫困儿童或青少年的舞蹈治疗项目重在解决贫困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增强创造性的问题。舞蹈教育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形象。学生通过逐渐感受和成功运用自己的身体使动作协调,从而获得成就感。一项评估希腊传统舞蹈课程对8年级学生影响的研究发现,参与舞蹈课程的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和自信心显著提高,焦虑感明显降低。该舞蹈项目对男生的作用高于女生。一项针对美国费城地区6-15岁居住在危房或无家可归儿童的研究表明,包含舞蹈的艺术教育项目让他们在完成作品时感受到自我价值,增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避免厌学情绪,降低辍学率。

(三)舞蹈教育塑造社会资本,激发贫困社区

活力

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认为贫困来自政策歧视与社会隔离。舞蹈教育可以帮助贫困者摆脱主动或被动的社会隔离,提升社交能力从而获得社会资本;舞蹈教育同时能够让不同阶层的人群产生认同感,从而弥合阶层裂痕。

舞蹈具有社会属性,因而舞蹈教育能够提升社会交往能力。罗伯(Lobo)和温斯勒(Winsler)(2006)针对创意舞蹈对40名学龄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舞蹈对于儿童有效参与复杂的人际互动、建立和维持友谊、进入社会团体和获得同伴认可的能力有显著提升。舞蹈可以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合作。尤其是群舞教学,因每个人的动作和位置都会对群舞的效果产生质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团队意识形成。同时,舞蹈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和他人互动,这会比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更为频繁,其互动形式也更为复杂和多样。因而,舞蹈促进社会互动的效果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活动。现有研究发现:学生在舞蹈中用身体运动和他人交流想法,学着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在参与反思的过程中接受同龄人的观点,促进合作。当前中国的乡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照,自信心不强,较为孤僻与敏感,通过舞蹈教育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舞蹈在社区融合、塑造共同身体记忆方面具有很强优势,在具有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现象的国家或地区具有很好的减贫效果。舞蹈是比语言更为有效的跨种族、跨文化交流利器,被称作“种族间共同身份的塑造工具”(Alexander,2004)。在美国,非拉丁裔与拉丁裔人共同跳拉丁舞蹈时,拉丁族裔的刻板印象会被显著削弱(McMains,2016)。在农村地区,共同舞蹈让农村人重燃生活热情,增强凝聚力从而打破贫困循环,向往并寻求新的生活。

二、舞蹈教育减贫的国际国内实践

基于上述三大机制探讨当前的舞蹈教育减贫实践项目。“人类历史上的舞蹈理论体系从哲学观层面,主要划分为三大体系或三大分支。即古希腊-罗马为源头的西方舞蹈学体系、古印度佛陀哲学为源头的印度舞蹈学体系和中国道家、儒家哲学为主要源头的中华舞蹈学体系”。本文遵循此三大体系,选取美国、印度、中国的著名舞蹈教育减贫项目列表如表1,并选择中、印、美的各一个项目展开分析。

图片

(一)中国“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少数民族舞蹈课堂”是中国舞蹈家协会2006年起开展的农村文化扶贫项目。作为该协会常设品牌项目,该项目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受益人群多,是目前中国舞蹈教育减贫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也是世界范围内覆盖面最广的舞蹈教育减贫项目。该项目在全国各个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建立合作基地,中国舞蹈家协会通过授牌、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支持各基地开展活动,每个基地的项目开展具有独立性与自主性。该项目主要以农村学生为实施对象,具有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的普惠性质。实际运行中,该项目大多选择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由志愿者开展自主教学,教授内容多为少数民族舞蹈。项目同时提供舞蹈教师的师资培训。

图片

图1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走进湖南三湘系列活动

图片来源:湖南文艺网,熊展/易扬伟(摄)

图片

图2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中心小学

图片来源:湖南文艺网,熊展/易扬伟(摄)

以下两个案例说明了该项目运行模式。案例一、福建省宁德地区赤溪小学项目。赤溪村是一个总人口1800余人的畲族村落,其中一半为畲族人口。由于赤溪小学缺乏必要师资,难以开展舞蹈美育课程,也较难推进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舞蹈项目的推进,使得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了兴趣和自豪感。参与项目的教师雷高平说:“传统的畲族文化藏在我们的舞姿、山歌、方言和习俗里,会跳、会欣赏,文化就转到我们身上了。”案例二、甘肃省酒泉独山子乡民族学校。独山子乡是国家重点扶贫区域,是东乡族聚居区。项目志愿者金淑梅采取较为特殊的教学方式,挑选65位“问题男孩”进行舞蹈教育,让他们到北京参加演出,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金淑梅还引入民族集体舞作为课间操,使得学校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舞蹈活动。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在观看了成果展示后表示:“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又能影响更多的家庭。舞蹈改变了孩子们,让孩子们接触美、认识美、表现美,唤醒了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点亮了少数民族孩子心中的明灯,走出了一条文化扶贫、精神扶贫的新路子。”

图片

图3 2017年7月4日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在甘肃省陇西县举行启动仪式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杨娜(摄)

该工程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及偏远地区的普通农村小学的普惠性舞蹈教育。在人力资本上,该工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审美能力,促进了文化课学习;在心理资本上,该工程通过舞蹈行为、认知、情感、意志的培育,提升贫困学生的心理资本,培育自信、开朗、健全的人格;在社会资本上,该工程着重提升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民族自豪感的提升。由于项目覆盖范围大,采用合作加盟模式,且由各地志愿者自主开展分散化教学活动,项目无法形成统一的课程质量标准管控,不同地方效果存在差异。

(二)印度“舞离贫困”项目

印度是歌舞盛行的国度,但舞蹈并非其基础教育的内容。印度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接受正规舞蹈教育的权利高度不平等。位于印度新德里的非营利组织———SINHAYANA基金会于2016年创立了“舞离贫困”(Dance out of Poverty)舞蹈教育减贫项目。该项目的理念为:“每个孩子都有跳舞的权利,表演的权利,最重要的是有表达的权利”,“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真正创造出他们内心的渴望,无需担心别人的评价。”通过在贫民窟地区组织免费舞蹈培训班,讲授舞蹈技能,该项目为所有希望学习舞蹈的孩子提供正规、基础的舞蹈教育,并寓教于乐,教导他们生活技能。截至2020年,该项目已在德里、孟买两个城市的25个地区落地,2500多名舞者受益,其中80人获得了舞蹈教练、舞蹈编导的就业机会。

图片

图4 印度“舞离贫困”项目

图片来源:https://www./danceoutofpoverty/photos/pcb.1575633149496061/1575632996162743/ (作者提供)

从资料来看,“舞离贫困”项目由基金会负责募款和运营,课程教师相对固定,开设课程的组织性较强,对学生有一定的筛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舞蹈基础知识、舞蹈理论和技术、健康和营养、“哺育灵魂”、表演和舞蹈制作。学生要先学习芭蕾舞、爵士舞、当代舞、嘻哈舞等舞蹈的基础知识,为全面理解舞蹈铺垫基础。之后,舞蹈理论和技术课程会讲授舞蹈风格的起源、文化、体裁和术语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健康和营养知识课程内容包括人体的解剖结构、身体健康评价、锻炼技巧、日常营养与食物价值等。“哺育灵魂”要求学生将内在生命体验与外在动作技术相融合,建立灵魂与舞蹈的关系。学生参与群体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反思和改善自己。表演和舞蹈制作是该项目的一大特色,它为学生提供了表演平台,制作表演节目,让学生学会表演技能与舞蹈节目的制作流程,通过社区舞蹈节、舞蹈演出等活动将表演者的父母、朋友、同龄人、学校、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聚集在一起,激发社区活力。

图片

图5  印度“舞离贫困”项目

图片来源:https:/// (作者提供)

(三) 美国舞蹈运动项目

在美国,少数族裔、贫困群体的舞蹈教育权无法得到保障,只有零星公立学校设立舞蹈相关课程。同时,有限的舞蹈教育也面临被削减以增加数学等学科学习时间的趋势,舞蹈教育通常被边缘化,贫困学生的舞蹈教育机会更少。为提升美国弱势儿童的舞蹈参与,美国舞蹈运动(American Dance Movement,简称ADM)应运而生。ADM的实质是一个项目资助平台,它由炫目脚步基金会(Dizzy Feet Foundation)运营,致力于向那些为贫困社区或弱势群体开展舞蹈教育的优秀项目提供资助。2010-2020年,该项目平台为77个社区项目提供了资金,惠及美国32个州的150000多名儿童,并为优秀的舞蹈学生颁发了54项奖学金。根据ADM的官方说明,该平台主要希望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发挥作用:第一,舞蹈教育——增加社区内儿童参与舞蹈机会,促进儿童社会化,提升其执行力、纪律性、自信心和锻炼技能;第二,舞蹈治疗——改善儿童的身心联系,实现整体健康和福祉;第三,舞蹈艺术——通过舞蹈和运动项目促进儿童艺术素养提升,培养创造力、身体意识和自我表达,增强快乐体验。可见,这三种形式涵盖了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三种减贫路径,尤其以身心综合发展、改善心理资本为主线。

自由舞项目(Free 2 be me Dance)专门针对洛杉矶地区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患者提供舞蹈教学服务。该项目致力于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儿童享有平等的体育和艺术教育的受教育、展示机会。项目从只有12名学生起步,已发展为了涵盖多个全年课程、暑期课程和专业培训课程的综合项目。项目定期组织学生们进行舞蹈表演,他们曾在2015年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进行展演。该项目的最大特色在于开发了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芭蕾舞教学流程,促进大脑摄氧与神经恢复,提升机体活动协调性,提升学生自尊心。可见,这一项目的典型特点是舞蹈治疗促进心理资本的形成。

图片

图6 自由舞项目(Free 2 be me Dance)

图片来源: https://www./f/free2bemedance (作者提供)

“人人舞”项目(Everybody Dance)是美国2014年国家人文和艺术青年项目奖获奖项目,致力于为洛杉矶贫困社区4-19岁的青少年提供校内、课后、暑假三种免费或低收费的高质量舞蹈训练。该项目由专业团队长期运营,聘请了41位专业的舞蹈艺术家进行舞蹈教学,拥有12名全职教学管理者,每年可为4000多名学生提供舞蹈教育。该项目的校内教学计划(In School Program)是由专业舞蹈教师为从幼儿园-12年级的学生提供基于表演艺术标准的课程,目前已为当地31所公立学校提供教学服务。项目组根据每所学校要求,对教授的舞蹈风格和课时需求量身定制教学方案。项目的课后教学计划(After School Program)是重中之重。学生在舞蹈工作室的专业环境中与专业舞蹈教学艺术家一起学习多种形式的舞蹈,掌握技能的同时培养自信心、创造力与遵守纪律的品质。项目采用分层教学并提供演出机会,每个学生每年都能在好莱坞的剧院身着专业的舞蹈服装进行舞蹈集体演出,一些出色的学生能够借由舞蹈技能进入大学或者步入职业生涯。暑期课程(Summer Camp)提供为期一周的高强度集中训练,提升技术。“人人舞”项目由于其成体系化的专业优势,为参训学生带来持续性的影响,超过一半的8至19岁的课外项目学生学习两种或更多的舞蹈形式,每周跳舞五小时或更多学时。100%的参加课后计划的学生高中毕业后能够进入大学学习。可见,该项目对于心理资本、人力资本的形成较为重视,重视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成长中的陪伴式服务,并提供了由舞蹈转化为升学、就业的路径。但是,项目人力消耗大,运营成本高,且集中于城市部分学校,无法精准覆盖每个需求个体。

图片

图7 “人人舞”项目(Everybody Dance)

图片来源: https://www./about/equity-commitment/ (作者来源)

(四) 对比与小结

以上典型项目均能体现出舞蹈教育减贫的三大理论路径,各有特色。

中国项目受政府推动的力度较大,体现为减贫项目与现有学校教育体系融合展开。这些减贫项目注重在供给端发力,主要由外来老师担任教学,侧重“帮扶”“输血”,着重填补薄弱学校美育教育的空白。由于教育系统与文艺系统的密切配合,这类项目能够深入偏远地区农村学校,普惠性强,且强调文化传承。项目实施中注重技术技能教学,注重舞蹈对文化课学习的促进作用,改善人力资本。同时,舞蹈项目注重扶贫扶志,激活个体的进取心,提升心理资本。然而,项目的教学设计针对性不强,且较少着眼于舞蹈本身的认知情感功能,较少强调舞蹈生命体验,较少涉及舞蹈促进社会协作的功能。

美国项目的运作多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开展。项目进行了弱势群体细分、地域细分、课程内容细分,项目的精细化程度较高。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其教学通常独立于学校系统单独运行。项目注重发挥舞蹈的社会功能而非单一舞蹈技巧的习得,重视身体感知与个体自尊塑造,注重利用舞蹈作为载体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注重舞蹈的医学治疗作用,最终实现心理资本提升。

印度项目根植于民众深厚的舞蹈基础,注重舞蹈的职业属性,打通舞蹈职业路径,聚焦舞蹈专业技能积累与就业机会,注重人力资本形成。同时,印度项目注重舞蹈的社会功能,聚焦社区融合,实现社区激活,关注贫困者社会资本的提升。然而,这两国的项目普遍受到地域限制,项目均需要学生主动报名参与,很难深入那些真正偏远角落中的贫困学生,普惠程度不高。

三、对中国未来舞蹈教育减贫的建议

舞蹈具备改善贫困者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的优良属性。为更好地发挥舞蹈教育减贫的靶向作用,我国应借鉴国内外舞蹈教育减贫的经验教训,继续发挥舞蹈对贫困者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的提升作用,并将舞蹈教育减贫项目置于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教育振兴的大格局之下,发挥其社会功能。

第一,平衡城乡舞蹈教育资源,广泛开展舞蹈帮扶活动,推动农村及脱贫地区的普惠性舞蹈教育。重视舞蹈对建设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体系化的美育基础薄弱学校帮扶机制,协调政府、高校、社会力量等开展支教、舞蹈教室、舞蹈教学等多种项目,重视开设舞蹈普惠性课程。各地要加强培养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加强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项目。通过同步课堂、共享优质在线资源等方式,补齐师资和教学资源短板。

第二,在舞蹈教育减贫项目中加强教学设计,高效发挥减贫效果。要注重通过精细化的教学设计来提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提升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发挥舞蹈对学生社会性的塑造作用。要通过教学设计来强化舞蹈的身体认知,发挥舞蹈治疗作用,塑造自我价值感。教会学生相应的舞蹈技术非常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要学生通过舞蹈审美体验,学会感受、接纳和运用自己的身体,从而提高自尊水平,减少因贫穷或经济压力带来的精神紧张和其他心理问题,有效提升心理健康程度。

第三,重视舞蹈的综合特性,发挥舞蹈教育的文

化引领作用。舞蹈是一门涉及美术、音乐、设计、文学、戏剧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还与如民间故事、文化礼仪(如祭祀)、生活场景(农业、打猎、求爱)等民俗文化相关。因此,舞蹈教育减贫项目要注重发挥舞蹈关联的多种艺术、文化的特长,为艺术减贫、文化减贫提供重要资源。操作层面上,应注重搭建舞蹈舞台,建立定期演出制度,让舞蹈教育减贫的教学项目成为强化农村社区连接的纽带,提升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凝聚力。

第四,舞蹈教育减贫应注重可持续发展。要注重融入农村传统文化,借助舞蹈教育延续文脉,与传承本地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相联系,并跟踪、积累成果。国外的舞蹈教育减贫项目均注重宣传,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网站,在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网络媒体开展宣传,吸引捐助,维持项目运营。我国在可持续发展及宣传方面也可借鉴相应成熟经验,宣传优秀项目,引导社会捐助,吸引志愿者加入,讲好减贫与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

(注释从略,详见原文)

(责任编辑:黄际影)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艺术类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欢迎来稿

1.本刊设有舞蹈基础理论研究、舞蹈史、舞蹈文化、舞蹈创作与表演研究、舞蹈教育研究、舞蹈科学研究等栏目。

2. 来稿需观点明确、论证严谨充分,论据翔实、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通顺。

3. 请直接登录北京舞蹈学院官网 (www.bda.edu.cn)   首页下方“学报投稿”在线注册登录并上传稿件。投稿前请查阅本刊格式要求及参考文献著录规范。请勿由私人转递稿件,以免辗转贻误。本刊编辑部收到后即回复,6个月后未被刊用可自行处理。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开具任何书面录用通知,请谨防诈骗。

格式规范

图片

1.字数以8000-12000字左右为宜。文章全篇行距1.5倍。

2. 若有引用图片,须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图1.。如果图片属于历史资料或从其他著作中引用,需要加脚注说明图片出处。如果图片是作者本人或他人拍摄,需在图1.后面加图注,说明拍摄者姓名和时间。

3.脚注(页下注):用①②③格式标注序号。针对正文中的学术概念出处、学术热点及相关评述等不方便在正文展开论述的情况,可在脚注部分予以解释说明。脚注格式采用中文符码体系,如:

①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32-452页。

②王宁宁:《“长袖善舞”的历史流变》,《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46-52页。

4. 文后【注释】即文章的尾注部分,所列文献须与正文的引用内容相对应,在引文处标注序号,统一以尾注形式列在文后,须注明文献的具体页码。对于重复引用的文献,在正文引用注释序号后面添加页码,尾注部分无须重复排列。参考文献著录规范请严格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