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纠错丨“象”“像”“相”用法之别

 宝妞 2022-06-23 发布于河南

编辑说

“象”“像”“相”三字使用率较高,意义有相近之处,用法却各有分工比如,“相片”不能写成“像片”;照相”和“摄像”不能写成照像”摄相”。它们为何会有不同使用时要注意什么请看


“象”“像”“相”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率较高,且让人难以分清用法。比如,为什么“相片”不能写成“像片”?“照相”不能写成“照像”?“摄像”不能写成“摄相”或“摄象”?

图片

我们先来看徐贵祥著、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2014年5月第3次印刷)中是如何使用“象”“像”“相”的。

(1)梁大牙说:“嘿嘿,我这不是捣鬼,我在冲像片呢。”
(2)梁大牙硬着头皮,只好重新回答一遍:“我在冲像片。”
(3)只见他两手并用,先将像片纸丢进一只钢盔里,用棍子捣了捣,嘴里依然叽叽咕咕。
(4)钢盔端到外面,果然就见像片纸上出现了人像……
(5)然后就把怎样缴获日军的照相机,怎样派人到洛安州去买药水和像片纸,又怎样逼迫俘虏的翻译官教他冲底片的经过说了一遍……
(6)她不想在莫干山的住所坐候,这倒不是因为莫干山的四周险像环生,也不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举动会给莫干山带来什么隐患。
图片
上述例子中,“像片”出现了5次,“照相”出现1次,“险像”出现1次。如此看来,把“相片”用成“像片”,把“险象”用成“险像”,不是偶尔出现的笔误,有的人很可能就认为是那样用的。这就涉及“象”“像”“相”三个字的规范使用问题。
图片

图片

关于“象”“像”“相”这三个字的用法,常用的权威的语言文字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新华字典》(第12版)以及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修订本)等辞书都作了非常详细的注释。下面简单说一说“象”“像”“相”各自的分工
只能用“象”的情况

“象”用作名词时,有两个义项。

一是表示一种动物,如“大象”“白象”“象牙”“象鼻”。

二是表示自然界、人或物“原生态”的形态、样子,如“气象”“景象”“天象”“星象”“物象”“万象”“病象”“表象”“现象”“形象”“幻象”“意象”“印象”“假象”“险象”等。“象”用作动词,表示模仿、仿效、模拟之义,如“象声”“象形”“象征”。

只能用“像”的情况
“像”用作名词时,有两个义项。
一是表示“模仿、比照人或物制成的形象”之义(具有“复制”义),如“画像”“雕像”“塑像”“绣像”“肖像”“偶像”“人像”“神像”“遗像”“图像”“摄像”“录像”“影像”等。
二是表示“光线经反射、折射等形成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之义,如“虚像”“实像”。
“像”用作动词,也有两个义项。
一是表示“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之义,如“弟弟长得像哥哥”“他俩写的字很像”。
二是表示“比如、如同”之义,如“像这种情况真少见”“像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像”用作副词,表示“好像、似乎”之义,如“像要下雨了”“这车像有毛病了”。
只能用“相”的情况
“相”用作名词,有物体“外观”(包括人的容貌,事物的外形、样子、姿势)之义,如“长相”“相貌”“聪明相”“狼狈相”“月相”“星相”“站相”“坐相”“睡相”等。
“相”用作动词,有两个义项。
一是表示“到现场亲自察看”之义,如“相(xiāng)亲”“相马”“人不可貌相”“相机行事”等。
二是表示“辅助、帮助”之义,如“吉人自有天相”。
此外,“相”还可以用作副词(读 xiāng),表示“行为、动作或情况所涉及的主体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或多个”之义,如“相同”“相逢”“相遇”“相像”“相识”“相看”“相亲相爱”“一脉相承”“相瞒”“相劝”“相距不远”“不相上下”等。

图片

有人问:“照相”和“摄像”都是“比照人或物制成的形象”(“复制”义),为什么“照相”“相片”不用“像”,而“摄像”用“像”呢?

图片

这与“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有关。清朝晚期,照相机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民国初年出版的《辞源》收录了“照相器”一词,鲁迅先生1925年写的《论照相之类》一文,用了“照相”。“照相”用“相”一直延续至今。而录像机、摄像机在中国出现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比照相机晚多了。当前《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常用语言文字工具书已把“录像”“摄像”“照相”作为单独词条列出。
我们可以这样说,现在凡是与“录像机”“摄像机”相关的词都用“像”,如“录像”“摄像”“录像带”“录像片”“音像”“影像”“图像”等;凡是与“照相机”相关的词都用“相”,如“相片”“相纸”“相册”“照相馆”等。也有语言文字工作者主张,凡能够拍摄出固定影像的机器或拍摄固定影像的地方,都用“相”,如“照相机”“照相馆”;凡能够拍摄或记录活动影像的,都用“像”,如“摄像机”“录像机”等。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2年4月13日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