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量不减效,这样用基础胰岛素也可以!

 尚振奇 2022-06-23 发布于吉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何做到疗效不变、胰岛素剂量下调?透过说明书更新找答案!


基础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重要的降糖治疗选择,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其研发也从未止步,不断更新换代、升级进化。当前以德谷胰岛素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已经在我国糖尿病治疗中广泛应用,也获得了许多临床工作者的认可。

近期,德谷胰岛素的药品说明书进行了一些更新,最值得注意的更新要点如下图:

图片


德谷胰岛素说明书这一条更新的依据是什么?这一更新对目前T2DM患者血糖管理的优化,又会有怎样的意义?

以保证疗效和安全性为前提,可减少胰岛素剂量
作为新型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的代表,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相比其他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的降糖效能更优,因此患者由使用其它胰岛素转换为德谷胰岛素时,降低剂量也可达到同样的降糖效果[1,2]

研究对57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进行正常葡萄糖钳夹实验,评估稳态时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U300的变异性,结果显示甘精胰岛素U300较德谷胰岛素降糖效能低30%(图1),且德谷胰岛素降糖疗效的日间变异性仅为甘精胰岛素U300的1/4(P<0.0001)[1]

图片

图1.甘精胰岛素U300与德谷胰岛素的降糖效能对比

此后针对未使用过胰岛素的T2DM患者开展的多中心、开放式标签、平行组、非劣效性BRIGHT研究,则采用“达标治疗”(Treat-to-Target)模式,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为治疗目标,评估治疗24周时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U300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两组患者HbA1c较基线降幅无显著差异、低血糖风险相似的前提下,德谷胰岛素组的使用剂量较甘精胰岛素U300组少20%,且空腹血糖(FPG)降幅大于甘精胰岛素U300组(图2)[2]

图片

图2.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U300的头对头研究对比结果

BRIGHT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在保证降糖效果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既往使用甘精胰岛素U300的患者,换用德谷胰岛素时应考虑根据既往基础胰岛素剂量降低剂量20%,即德谷胰岛素的说明书用法更新。

更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可兼得

多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德谷胰岛素在现有基础胰岛素中的“出类拔萃”。

同时纳入T1DM/T2DM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EU-TREAT研究显示,从甘精胰岛素U100、地特胰岛素等其它基础胰岛素方案换用德谷胰岛素后,患者的HbA1c、FPG均较基线显著改善(图3),且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发生风险显著降低(HR=0.79/0.15,P<0.001),治疗6个月时每日使用的胰岛素总剂量也较基线时降低4.88个单位[3]

图片

图3.从其它基础胰岛素换用德谷胰岛素后,患者HbA1c、FPG均较基线显著改善

此外,在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中,德谷胰岛素治疗的低血糖风险整体均较低(图4)[3-9],这主要与德谷胰岛素治疗的日内和日间血糖变异性较低有关,也为患者进一步提供了用药安全性方面的保障,更适合低血糖高风险的高龄患者等特殊人群。

图片

图4.随机对照研究及真实世界数据均显示,使用德谷胰岛素低血糖风险较低

德谷胰岛素助力T2DM患者血糖控制,提升安全达标可能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已指出,T2DM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应尽早(3个月)开始胰岛素治疗[10]但多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我国T2DM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时机较晚,多在病程的第6-8年才开始用药,用药时平均HbA1c>9%(图5),且超过1/3的患者已存在糖尿病并发症[11-15]因此在降糖效能和安全性上有明确优势的德谷胰岛素,为临床提供了更为理想的选择。

图片

图5.中国T2DM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整体偏晚

小结
作为新型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强效、平稳、安全,已得到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数据提供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本次药物说明书的更新,则有利于指导医生和患者在更换胰岛素时更好地进行剂量调整,有助于患者在保证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胰岛素整体用量,并且增加血糖快速安全达标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Heise T,et al.Diabetes Obes Metab.2017;19(7):1032-1039.

[2]Rosenstock J,et al.Diabetes Care.2018;41(10):2147-2154.

[3]Siegmund T,et al.Diabetes Obes Metab.2018;20(3):689-697.

[4]Zinman B,et al.Diabetes Care.2012;35(12):2464-2471.

[5]Marso SP,et al.N Engl J Med.2017;377(8):723-732.

[6]Ratner RE,et al.Diabetes Obes Metab.2013;15(2):175–184.

[7]Wysham C,et al.JAMA.2017;318(1):45-56.

[8]Tibaldi J,et al.Diabetes Obes Metab.2019;21(4):1001-1009.

[9]Fadini GP,et al.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9;104(12):5977-5990.

[10]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41(05):482-548.

[11]纪立农,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10):746-751.

[12]Gao Y,et al.Diabetes Obes Metab.2009;11(1):33-40.

[13]Chen L,et al.Chin Med J.2014;127(2):208-212.

[14]Yang W,et al.Curr Med Res Opin.2010;26(1):101-107.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