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是如何一步步地被孩子控制的??

 莫源秋论幼教 2022-06-24 发布于广西

小牛是一个三岁半的小孩,当他的母亲去上班时,就把他交给保姆照料,每星期5天。有一天晚上,她母亲来带她时,她正与一只小狗玩得很开心,拒绝跟母亲回家,于是大发脾气。妈妈告诉她,如果他愿意停止哭闹,跟妈妈一起回家,则在回家途中买一件新奇东西给他。小牛终于接受妈妈的条件,不再哭闹。在回家途中,妈妈买了一本故事书给她。

隔天晚上,当母亲再到保姆住处去接她时,她又大发脾气,而且吵得比昨天更加厉害。

【评析】

小牛,此时又学会了“哭闹”是可以用来达到自己目的的。

小牛吵着要糖果,妈妈不给,小牛张口大哭,没想到这时有客人来访,母亲看在客人的“面”上,只好给他。

【评析】

从此,小牛就学会了“客人来的时间”,用大哭控制父母来达到自己的愿望。

小牛又想吃糖果,妈妈还是不给。法宝再度使出来——放声大哭,巧的是,这时电话铃声大作,妈妈听电话怕太吵,只好认了,拿一颗糖塞住他的嘴巴,当然糖到哭止……

【评析】

这时候,小牛又学会了“有电话来的时间”,用大哭控制父母来达到自己的愿望。

爸爸正在看电视新闻,小牛哭着要买零食,为了让爸爸能安静地看新闻,妈妈只好给他20元红包去买……

【评析】

这时候,小牛又学会了“爸爸正在看电视新闻”,用大哭控制父母来达到自己的愿望。

……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小牛知道在“客人来时”,“爸爸看电视新闻时”,“妈妈打电话时”,……,哭闹是“有效果的”,因此,总是不断地抓住机会,轻而易举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小牛又想吃糖果,妈妈照样不给,他再拿出看家本领——“哇……”大哭起来。但这次没有客人,妈妈狠起心肠硬撑,说不给就是不给!他无可奈何,哭久了,肚子胀满空气,非常不舒服,沙哑的声音连自己听起来也讨厌,只好算了。

【评析】

小牛妈妈反被控制成功。

只要你坚持,孩子在任性表现方面连输几次给家长——哭闹,得不到任何好处,有时候还被打,被骂——他也就不再任性哭闹了。

误区的避免:

教育应该是有原则的,不该让步的,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应该让步。做父母的应该认识到,有什么事比教育好孩子更重要呢?想清楚了这一点,为了教育好孩子,其它的所谓的“面子”可以不要,所谓的重要“工作”可以暂时不做……,我们无条件地持之以恒地坚持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发出过许多专业的声音。

★★★★★★★★★★★★★★★★

★★★★★★★★★★★★★

精彩回放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