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俗人大多都误解,真实的含义与佛教相关

 xqjhr 2022-06-24 发布于天津

华夏的传统文明,历经沧海桑田,从黄河流域开始,至今五千年生生不息,传遍中华大地。即使人生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但那古老的印记深深植根于人的内心深处,一言一行都足以可见。五岁孩童朗朗上口的弟子规、家和万事兴的家风理念和对待父母双亲的孝敬之举,这些都从老祖宗那里传来,直至现在依旧在我们的生活中熠熠生辉。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俗人大多都误解,真实的含义与佛教相关

但是光阴流转,千年前一些耳熟能详的话语如今已经变了味,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中,其原来高深的含义早已消散不见,但是有一些词语弄错了可是会搞出大笑话,被君子所不耻。人们常说“一丝不挂,想入非非”,认为这是轻浮与情色有关的词语,但是其本意与之截然相反,反而代表着高深的境界,这样的两个词语究竟有何深意呢?

一丝不挂,了却凡尘

其实这样的一句俗语来自于高深的佛教,中华的文化向来就包罗万象。东晋时期的社会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于是这从印度而来的文化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隋唐之后其影响力更是在古代达到了顶峰,那时候的天子贵族都要前往这庙宇中修身养性,可见其地位非同一般。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俗人大多都误解,真实的含义与佛教相关

说道这“一丝不挂”,世人定会联想到人身上没有衣物,赤身裸体,但是其原意并非如此。这句话其实出自于佛教经典《楞严经》书中曾记载到“一丝不挂,竿木随身”,用来形容超凡脱俗的人不受尘世的牵累,与过往的生活挥袖告别,没有一丝的牵挂。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俗人大多都误解,真实的含义与佛教相关

在历史上,说道这权利美色不离身的,那定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了,身处于政局中心,面对这后宫佳丽三千,心系天下大事,可谓有着太多的牵挂。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最后舍弃君主之位,退居佛寺为奴,他就是南朝时期的梁朝的建立者梁武帝萧衍。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俗人大多都误解,真实的含义与佛教相关

萧衍出身于乱世之中,但是由于优渥的家庭环境,他从小勤学好读,武功高深,之后在家族的帮助下,一步步踏入仕途,最终称帝。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君主在晚年却厌倦了朝廷之中的尔虞我诈,于是放下所拥有的的一切皈依佛门,不近女色不吃肉食,了却凡尘的牵挂,专心成为一位佛教弟子,最终清心净神,享年八十六岁。

想入非非,高深境界

人们常说一个人“想入非非”,多半是在说一个人胡思乱想不切实际,但是在这佛教的文化之中,“想入非非”乃是最为高深的思想境界。佛法将世界分为了欲界、色界和五色界,一层更比一层高,而这想入非非又是五色界之中的最高境界,又名“有顶天”,如果能修心到如此地步,那实在是大道之人所为。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俗人大多都误解,真实的含义与佛教相关

俗话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既然连身体人都无法完全掌控,那究竟什么才是自身所真正拥有的呢?其实就是自己的思想,如果古往今来所有人的思想都千篇一律,那社会将无法向前发展,只有真正的深思觉醒,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标新立异,才能推动历史的车轮不断进发。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俗人大多都误解,真实的含义与佛教相关

大千世界,你我皆凡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凡人无法修成圣人般的大智慧,但是也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不断地精进自身,倘若玩物丧志,荒废人生,那终将会一事无成。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俗人大多都误解,真实的含义与佛教相关

曾国藩作为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出身于普通的乡野农户,与常人相比也不显其聪慧,但是他却能坚持读书这条正道,当乡野之中的孩子玩乐之时,他埋头苦读,即使六次科考失败他都不曾言弃,坚定自身的理想,最终在不懈的努力之下步入仕途。即使在为官之后,他也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不断地深化自身的学识修养,最终成为世人所敬重的名官。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在思想上得以解放,从而兴起不同的文化浪潮。但是对于这古人之语,不但不正视其深意,反而用错误的思想以偏概全,那乃是愚者之所为。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俗人大多都误解,真实的含义与佛教相关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这样高深的佛学境界,如今已成为与人们风流思想相联系的词语,对于这样的误解,人们只有多领会其中深意,才能少些偏见,更加正确的看待事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