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旖旎柳多情,这首诗感动了很多人,你是否也在其中?

 饮膳道人 2022-06-24 发布于江西

杨柳近乎是这个自然界中最能称得上“婀娜多姿”的植物了,每当看到杨柳这两个字,相信大家眼前皆会浮现出朦胧而又妩媚的画面来。

而在我国的古诗词中,也有着大量描写杨柳的作品。可以说,杨柳为诗人们提供了不尽的创作源泉,已成为他们笔下不可或缺的一样诗料。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贺知章对柳的勾勒;“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这是白居易对柳的歌咏;“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这是唐彦谦对柳的赞叹……。

春风旖旎柳多情,这首诗感动了很多人,你是否也在其中?

而在众多名篇佳作之中,唐朝诗人罗隐的《柳》却格外特别。作者从另一角度出发,紧紧抓住杨柳与“离愁别绪”之间的典型关系,写出了杨柳篇中的新颖之作。

唐·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作者罗隐的仕途之路特别坎坷,他曾经也意气风发,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步入官场,从而为国家效力。但可惜的是,罗隐参加了十几次考试,却从来都是“榜上无名”,最终使得他不得打消坚持参加应试的念头而选择了归隐。也因为如此,罗隐成为历史上“十上不第”的诗人,还让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罗隐。

现实与理想之间从来都是存在着遥远的距离,罗隐的境遇让人们对他产生同情之心,但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看清了现实;而对于罗隐来说,他的这种遭遇与选择,其实也不完全是悲剧,因为归隐后的他收获了许多在仕途中无法收获到的东西,比如淡然的胸襟,比如优秀的诗笔。

春风旖旎柳多情,这首诗感动了很多人,你是否也在其中?

诗的首句先从地点出发来做了一个妥当的铺垫:灞岸晴来送别频;灞岸、灞水都是很典型的与送别有关的物象,而“送别”这个话题又和杨柳有着紧密联系。所以作者在开篇处就直接借“灞岸”承载意蕴,在点明地点的同时,也将“送别”的话题引了出来。

那么从情感方面来说,首句中的“送别”二字也显然将一味凄凉之情饱含在其中,为全诗营造了伤感的氛围。

首句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内容还不算完整,所以接下来的承句便予以补充:相偎相倚不胜春;这一句是更加具体的情景描写,柳条在春风的吹拂下,相互缠绕,显得无比多情。如果不看题目,这一句就像是对人物的描写一般,尤其是“相偎相倚”四个字,让人瞬间想起了依依惜别的恋人们。

这就是承句的动人之处,作者直接从首句中的“送别”将脉络引过来,同时又将杨柳拟人化,临摹出了柳枝多情妩媚的一面,可谓既生动又形象。

春风旖旎柳多情,这首诗感动了很多人,你是否也在其中?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在对杨柳的具体形象特征做出临摹之后,作者又重新转换了一个角度,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观点。柳絮飘飞不定,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而那柳条纵然再多情,又怎么能留得住路人的脚步呢?

后面两句的含义更为深刻,不仅带有凄凉而伤感的情绪,还带有犀利而精准的剖析力。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女子的命运往往都是很悲惨的,她们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甚至说被剥夺了许多人权,所以不得不依附于男子,且将希望寄托于所谓的“爱情”;特别是一些青楼女子,她们为生活所迫而沦落,但依然对“爱情”抱有幻想,总以为能够遇到真爱,总以为能够感动别人。而事实则是,她们不过是在感动自己而已,那些来青楼的匆匆之客怎么会为她们而停下脚步呢?

比如即使杜牧为歌妓写下过“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赞美之句,但他的多情也只是暂时的,丝毫不妨碍他志在“远方”的脚步。

而罗隐以这种口吻去写杨柳,再次将杨柳拟人化,所表达出的不仅是对杨柳的同情,更是对如杨柳般多情女子的同情,而在这种同情之下,折射出的则是作者对当时社会丑陋现实的一种鞭挞。

春风旖旎柳多情,这首诗感动了很多人,你是否也在其中?

如果我们再去深究,则还可以发现,作者写这首诗也不完全是通过杨柳去怜悯那些薄命女子,这其中还有他对自己命运的射影。因为罗隐也曾是一个命运坎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漂泊者,他和那无根之柳絮、痴情之柳枝似乎有着共同的命运。故而足以可见,正因为作者内心深有感触,所以他在看到杨柳的时候便联想到了与其相像的人事。

这首诗将事、情、境、理以凝练的笔触完美地表达出来,在引发读者想象力的同时,也深深地引发了读者的思考,真是别具一格的经典之作。

春风拂过沈腰瘦,舞作相思千万条;各位看官,对于罗隐的这首作品,你认为写得如何?在所有描写杨柳的有关古诗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呢?欢迎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感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