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100佳爱情电影 41.《剪刀手爱德华》 导演:蒂姆·波顿 主演:约翰尼·德普、薇诺娜·瑞德、黛安·韦斯特 /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 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 比冰晶更纯净的机器之心 文/李言 《剪刀手爱德华》诞生于1990年,是好莱坞另类大师蒂姆·波顿早期最为出色的爱情电影。作为蒂姆·波顿20世纪90年代的代表作,《剪刀手爱德华》完美展露出导演丰富的独立人格,并把个人对爱情的感受全放入这部电影之中。蒂姆·波顿以爱德华为情感寄托,展示了边缘群体对爱情的渴望,在群体隔阂中彰显了真爱的价值。主人公剪刀手爱德华如蒂姆·波顿早年内心孤独与纯洁的影像塑造,对爱情的渴望、憧憬和断绝皆融入爱德华的一举一动和生活点滴之中。 或许与世隔绝的爱德华可以在古堡内存活千万年,但一次真实世界的闯入打破了原有的宿命。爱德华因雅芳推销员母亲般的爱怜被带入尘世,在一次次与现实世界的接触中,人造人的内心冰川在迅速融化。在之前的生活中,只有博士爸爸从书本中赋予他的臆想世界。融入真实后,爱德华的孤独症结仿佛在文明社会被解开了:他逐渐融入了这个群体,他为人类理发、修剪花草、照顾宠物。女主的一次冒昧的闯入,则彻底打开了两个世界的缺口,让情感实现了融合的可能。 随后爱德华与女主金的每一次相遇,皆激发了爱德华身体中潜藏的荷尔蒙。关于爱的因子也埋在了剪刀手对金的一次次害羞、仓促和惶恐之中。当然,电影极力烘托了爱德华的哥特和古怪气质以及与之不相匹配的纯洁内心,强烈的反差感给了电影戏剧冲突之余,也让观众看到了他在对金的怯懦眼神中,潜藏的无限温柔。 反观女主初见爱德华之时,因其古怪造型而害怕,可是爱德华的人格魅力也让她从偏见和排斥之中抽离,叛逆少女对剪刀手的隔阂已消弭于无形,变得更加温暖和宽容。爱德华对爱情的举动和赤诚,则成全了蒂姆·波顿对自我爱情心境的精准描绘。在导演的气质影响下,波顿仿佛化身为爱德华,与甜蜜爱侣坠入如天堑般的爱河中。 无奈的是,在人类的好奇心渐渐淡化之后,爱德华更如社区的致命威胁,让民众不自觉产生出恐惧和排斥。剪刀手虽为利器,但更如科学家对他施加的禁忌和诅咒,他可以雕琢出各种巧夺天工的园艺和发式,却无法完成与爱人的一次简单拥抱。“如果爱她就成全她”,爱德华成为这句话的最好诠释者。 在多次的误解和逼迫下,爱德华不得不与恋人分开,即便在电影结尾处爱德华在古堡中杀死了情敌,可人类社会构建的强大秩序足以让他这个怪胎魂飞魄散,对爱人的不忍和自我认知更增添了电影的悲剧色彩。爱德华最终选择了断舍离,带着爱和孤独过完了这一生。而每当圣诞夜来临之际,爱德华便用剪刀手在冰雕上雕琢出恋人的样子,冰屑化作夜空中的漫天飞雪,片片雪花皆藏着爱德华对金的无尽思念。 作者简介 李言,影评人,武侠电影研究者 著有《光影画江湖:华语武侠电影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