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晚风堂 视 诊 SUMMER.TIME (一)腹部外形 (二)呼吸运动 (三)腹部静脉 (四)胃肠型蠕动波 (五)腹壁其他情况 检查方法正确: ① 排空膀胱,低枕仰卧,暴露全腹,双腿屈曲,检查者在其右侧。 ② 先自上而下观察腹部 ③ 必要时降低视线至腹平面 1.腹部外形 【正常情况(腹部平坦)】 前腹壁大致处于肋缘至耻骨联合同一平面或略为低凹。 【异常情况1(腹部膨隆)】 全腹膨隆: 腹腔积液: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 腹内积气:肠梗阻、肠麻痹 腹内肿块:足月妊娠、卵巢囊肿 局部膨隆: 脏器肿大 腹内肿瘤 炎性肿块 蛙腹: 大量腹腔积液时,平卧位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至两侧腹壁明显膨出,呈扁而宽的形态。 【异常情况2(腹部凹陷)】 全腹凹陷: 消瘦、脱水、恶病质(结核病、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局部凹陷: 疤痕收缩等 舟状腹: 严重腹部凹陷时,前腹壁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使腹外形如舟状。 2.呼吸运动 腹壁呼吸运动:正常人可见到呼吸时腹壁上下起伏。 类型: 男性及小儿:腹式呼吸为主 成年女性: 胸式呼吸为主 腹式呼吸消失: 常见于胃肠穿孔所致急性腹膜炎或隔肌麻痹等。 3.腹壁静脉 正常人腹壁静脉一般不显露。 腹壁静脉曲张: 腹壁静脉显而易见或迂曲变粗。 常见病因: 肝门静脉高压致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侧支循环生成。 水母头: 门静脉高压显著时,脐部可见一簇曲张静脉向四周放射。 血流方向: 正常时脐水平线以上的腹壁静脉血流自下而上进入上腔静脉,脐水平线以下的自上而下进入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阻塞时,脐以下的腹壁浅静脉血流方向也转流向上。 4.胃肠型蠕动波 正常人一般看不到胃和肠的轮廓及蠕动波形。 胃型或肠型: 胃肠道梗阻时,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隆起而显出各自的轮廓,称为胃型或肠型。 蠕动波: 胃型或肠型伴有该部位的蠕动加强。 5.腹壁其他情况 色素 Grey-Turner征: 腰部、季肋部、下腹部皮肤呈蓝色 常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肠绞窄。 Cullen征: 脐周围或下腹壁皮肤呈蓝色 常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和宫外孕破裂。 听 诊 SUMMER.TIME (一)肠鸣音 (二)血管杂音 (三)摩擦音 (四)搔刮试验 1.肠鸣音 肠鸣音定义: 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音)。 听诊方法: ①听诊器模型体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地听诊各区。 ②通常以右下腹作为主要听诊点。 肠鸣音的临床意义: ①正常肠鸣音:4-5次/分。 ②肠鸣音活跃:大于10次/分:急性胃肠炎等。 ③肠鸣音亢进:次数多,响亮、高亢:机械性肠梗阻。 ④肠鸣音消失:持续2分钟以上听不到:麻痹性肠梗阻。 2.血管杂音 1)动脉性杂音: ①腹中部:腹主动脉瘤或狭窄 ②两侧上腹:肾动脉狭窄 ③两侧下腹:髂动脉狭窄 2)静脉性杂音: 门脉高压等 搔刮试验: 协助测定肝下缘 摩擦音: 腹膜纤维渗出性炎症时 叩诊 SUMMER.TIME (一)腹部叩诊 (二)肝胆叩诊* (三)胃脾叩诊 (四)移动性浊音* (五)肋脊角 (六)膀胱区 1.腹部叩诊 叩诊手法、动作、力量正确: 左下腹开始逆时针 一般常用间接叩诊 腹部大部分区域叩诊鼓音 除外:肝、脾、增大的膀胱和子宫 以及两侧腹部近腰肌处 1)肺上界(肝相对浊音界) 右锁骨中线,肺区向下叩,清音转为浊音。 2)肝下界: 右锁骨中线,鼓音区向上叩,鼓音转为浊音。 【临床意义】 肝浊音界扩大:肝癌、肝脓肿等。(肝变大了) 肝浊音界消失代之以鼓音:急性胃肠穿孔。(胃内容物漏出覆盖在表面) 肝浊音界缩小:肝硬化、急性重症肝炎等。(硬化的东西就像风干一样缩水变小) 肝浊音界向上移位:右肺纤维化、右下肺不张、气腹、鼓肠等。 肝浊音界向下移位: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 2.胆囊区叩击痛: 左手掌平放于胆囊区紧贴皮肤,右手握空心拳以其尺侧叩击左手背部,观察有否疼痛感。 有疼痛感——胆囊炎 3.胃泡鼓音区: 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半圆形。 4.移动性浊音 正常情况下: 腹腔内无积液,移动性浊音阴性。 检查意义: 当腹腔内游离腹腔积液超过1000ml以上时,可查出移动性浊音(随体位改变)。 方法: 分别向左右两侧腹部叩诊。 5.肋脊角叩击痛: 左手掌平放于肋脊角紧贴皮肤,右手握空心拳以其尺侧叩击左手背部,观察有否疼痛感。 叩痛意义: 肾炎、肾结石等。 6、膀胱叩诊方法: 耻骨联合上方,当膀胱充盈时,自脐向下叩,当鼓音变浊音时即为膀胱浊音界,耻骨上方叩诊呈圆形浊音区。 触 诊 SUMMER.TIME (一)腹壁紧张度 (二)压痛反跳痛* (三)脏器触诊* (四)腹部肿块 (五)液波震颤 (六)振水音 腹壁紧张度 ●紧张度增加: 肠胀气/气腹、大量腹水,但无肌痉挛,也无压痛。 板状腹: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腹膜受刺激而腹肌痉挛,致腹壁明显紧张。 腹壁柔韧感:结核等慢性炎症时,腹膜逐渐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粘连,腹壁柔韧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 ●紧张度减低: 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量放腹水者、年老体弱者 压痛及反跳痛 【疼痛来源】腹壁、腹腔 腹腔:炎症、淤血、肿瘤、破裂、扭转、腹膜刺激等 胆囊点: 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 麦氏点:(提示阑尾的病变)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 反跳痛:(提示壁层腹膜已受炎症累及) 出现压痛时,用并拢的2~3个手指压于原处稍停片刻,然后迅速将手抬起,腹痛骤然加重,并常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 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 腹膜刺激征: 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 脾肿大分度 正常情况下脾脏不能触及。 轻度肿大: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 2cm。 中度肿大:超过肋下 2cm,在脐水平线以上。 重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即巨脾。 液波震颤 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时(3000—4000ml),如用手指叩击腹部,可感到明显的波动感。 振水音: 胃内有多量液体及气体存留时,用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 若在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听到,则提示: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有关简答题 SUMMER.TIME 试述腹腔积液的体格检查方法及各种方法的敏感度: 搔弹音可测出120ml的腹水;移动性浊音可以测出1000ml的腹水,液波震颤可以测出3000ml的腹水。 腹部触诊包括哪些内容? 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脏器的触诊、腹部包块、振水音、液波震颤。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表现? 视诊: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黄疸,男性乳房发育,蛙腹,腹壁静脉曲张。 触诊:脾肿大,液波震颤。 叩诊:移动性浊音。 听诊:脐周围可听到连续性静脉嗡鸣音。 消化性溃疡并急性穿孔的表现? 视诊:板状腹。 触诊:腹部压痛、反跳痛。 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机械系肠梗阻的症状、体征? 症状:腹痛、呕吐、排便排气停止、腹胀。 体征:视诊:呈痛苦重症表情、眼球凹陷呈脱水貌,腹部膨胀,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听诊:肠鸣音亢进,呈金属音调。 叩诊:腹部浊音界增大,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触诊:腹肌紧张伴压痛。 腹部听诊内容及临床意义: 肠鸣音: 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肠胃炎,服泻药后或肠胃道大出血时;肠鸣音消失则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活跃/消失) (1)血管杂音: 中腹部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常提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左右上腹部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常提示肾动脉狭窄;下腹部两侧收缩期杂音则考虑髂动脉狭窄。脐周或上腹部出现连续的静脉性嗡鸣音,尤其是腹壁静脉曲张严重时,提示门静脉高压且有侧支循环形成。(按部位回答) (2)摩擦音: 可见于脾梗塞、脾周围炎、肝周围炎或胆囊累及局部腹膜的情况下。 (3)搔弹音:可用于测定肝下缘和微量腹水等。 (4)胎心音:妊娠5个月以上的妇女可在脐下听到胎心音。 是清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