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平稳|华潼勘探工地巡礼

 乡土蓝田 2022-06-24 发布于陕西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华潼勘探工地巡礼

黄平稳

刊于《陕西地质》1981年5月11日第二版

 四月初,我随同队工作组前往二水三分队所在工区--华潼勘探工地,耳闻目睹了许多新人、新事。虽说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里,我把在三分队采集的几个侧面,急不择文地告诉大家。

踢开头三脚

俗话说,头三脚难踢。对于三分队来说,能否打好华潼勘探这一仗,首先要看他们能不能成功地踢开“头三脚”;即如期收队,顺利转移分队部;调遣人马,迅速展开各项工作:首战告捷,开创一个良好开端。

要踢开这三“脚”,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三分队今年承担的华阴、潼关黄土塬区农田供水勘探工作,工作区广布卵砾石层,地层复杂,岩性坚硬,施工难度大,要求当年上马当年结束,真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困难这么大,这“头三脚”到底踢得如何呢?

先看“头一脚”:按队规定,三分队职工收队时间为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十一日。由于广大职工自觉地遵守纪律,到三月上旬都按期归队。顺利地将分队部由华县西寨村搬迁到位于莲花寺的华县磷肥厂內。

请看“第二脚”:人员集中聚齐之后,分队在十天之內分别将五台钻机的职工和设备,全部安全运送到华潼第一批钻孔的施工现场,很快地揭开了全区勘探工作的序幕。

再看“第三脚”:工作布局一就绪,五台钻机就在华阴、潼关的大地上隆隆震响起来。尽管由于修配机器和待料,耽误了若干时日,但首战仍然捷报频传。三月份分队勘探计划任务97米,实际完成289米,为月计划的将近三倍。四月份计划419米,到四月十日止,他们就拿下了428米,提前二十天超额2.15%完成了全月计划。治质工作也与勘探工作比翼齐飞,地面三个作业组踏上野外。开始了测绘工作。四条线、二十五个观测点的地下水动态长观工作也安排停当,野外工作都铺展开来,华潼勘探工地上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我们不由得从心底发出一声欢呼:“三分队这头三脚踢得多么好呵!”

主人翁精神

在华潼勘探工地上,好人好事到处涌现。虽然他们的言语是朴实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却无一不反映了他们崇高的品质,无一不体现了他们的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

三月二十二日,地质组负责勘探管理的毋润力同志和副分队长张俊君,乘小车到河南灵宝县去察看联系砾料。母润力的家就住在离县城只有六、七里远的决镇扬公寨村。办完公事后,张对毋说:“离家这么近,你顺便回去看看吧!”毋润力考虑到钻机事情很多,便回答说:“工作这么忙,不行!”说来真巧,他们在县城街上恰恰又与毋的爱人和他的两个孩子邂逅相遇,按照人之常情,本乡故土遇亲人,

这下总该回家欢聚叙谈一番吧!但,母润力同志还是执意不肯,坚持随车赶当晚返回分队部。副分队长尹玉峰关切地询问他怎么不到家看一看,毋笑了笑,还是用那句话作了回答:“工作这么忙,不行!”

二〇一机搬到潼关代字营后,当地人畜用水都很困难。为了满足全机职工生活用水的需要,机台决定自己动手到附近一个蓄水池去拉"抽黄"水。虽然拉水的距离不算多远,但要上一个坡,架子车还凑不到蓄水池跟前,只得由人一小桶一小桶地提上来,再一担一担地挑倒在油桶里,这就颇费气力了。然而。二0一机没有假手于人雇民工,硬是靠自己肩挑人拉解决了全机的吃水困难。

二〇一机青年钻工王立祖,干活踏实卖力。一次,他一个人看班,恰好分队给钻机送来了一车黄土。当时正下着雨,机台和班里谁也没有给他布置卸车的任务。小王一看车到了,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就把一车黄土卸了下来。

这些同志的主人翁精神,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大大发扬啊!

刹“三风”

三分队各级党组织,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抓住苗头,敢疏敢导。这里,我仅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刹“三风”的情况。

一刹赌博风。

赌博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恶习。收队之后,他们发现有些职工也沾染上了这种不良习气,通过打麻将、玩扑克来赌烟,有的竟然发展到赌钱。二〇四机有几个青年夜里开着长明灯搞赌博,党支部得知后,马上找他们进行个别谈话,指出其错误,教育他们要走正道,别误入岐途。有个青年当即认错,表示要坚决改正。原来把自己住的房子作为赌场的一位青年,也赶紧关了赌门。党总支向分队部的职工也及时敲响了警钟:不许搞赌博。这样一讲,分队部职工自觉地把麻将收了起来,再也不搞任何形式的赌博了。

二刹浪费风。

二〇一机搬住到潼关代字营才十来天,就发现有两个同志住的那间屋子里"点"着一支150瓦的大灯泡。一旬时间这支灯泡花电费五块钱,而别的地方五支灯泡在同期内才花费七块钱。机长牛武辰在全机职工大会上点名批评了这种花公家钱,自己不心疼的错误行为,责令撤掉大灯泡换上小灯泡,否则超耗的电费一概由本人自付。这就及时制止了浪费电费的现象。分队部对个别职工私拿公家柴油的作法,也作了坚决纠正。

三刹打架风。二〇六机有两个青工为“顶球”发生了纠纷,互相撕打起来。结果是两人俱伤,一个伤了脚,另一个落了个鼻青脸肿。机台党支部对这两位青工严格要求,及时帮助晓之以理,使他们提高了觉悟,写出了检查。机上并对缺勤者按制度划了一天旷工。其他青年人也从中吸取了教训,再也没有发生打架斗殴的现象了。

三分队的经验说明,扶正去邪,一要大胆抓,二要抓苗头。如果怕这怕那,对于歪风邪气不敢及时果断地加以处置,那么,发展下去,人们跟着看样学样,形成“法不责众”,整治起来也就格外费劲了。这是值得各单位领导同志加以深思和借鉴的。

忠于职守的干部们

毛主席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三分队的形势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关键在于各级干部忠于职守,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和骨干作用。

就拿分队几位领导成员来说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各尽其职,勇于负责。分队党总支书记张振洛,集中主要精力抓思想政治工作。职工有什么思想问题,他了解得多,分析得准,并且亲自进行调查研究,注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除此之外,他兼管的行政等组的工作,也是颇有条理的。负责生产和地质管理的副分队长尹玉峰、张俊君,深入实际,大胆管理,经常风尘仆仆,跑下跑上,及时解决勘探、地质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并且力求把事情想得周到些,把工作做在前面。担任分队技术负责的高云典,为了尽快提交华潼勘探设计,从文字到图表,亲自动手,加班加点的工作。

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班、组、机台领导,更是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地质组的地面作业组组长柴振声、谢文明等同志,都是带病坚持野外工作的。二〇六机机长李长胜,在暂缺政工员的情况下,生产、政工一手抓,两副重担一肩挑,保证了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

中国有句古话:“行百里半九十”。意思是说,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只走了一半,千万松懈不得。功亏一篑的事是屡见不鲜的。我们衷心希望三分队全体职工再接再励,乘胜前进,在华潼勘探工地上,再打漂亮仗,高奏凯歌还!

作者简介

黄平稳,1945年9月出生于蓝田县焦岱镇赵家扁村。1962-1965年就读于蓝田城关中学高65届乙班,1965-1970年就读原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1970-2000年先后在陕西省地矿局系统工作,历任队宣传科长、局宣传处 、法规处副处长,获高级政工师职称。

2000-2005年任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调研员,退休后曾被聘为厅政策法律顾问。1983年被授予陕西省地质局优秀政治工作者称号。

1989年12月荣获中共陕西省委颁发的“陕西省优秀宣传工作者”称号证书。

1976-2005年为队、局、厅撰写各类总结、报告、文件、法律文书数百件,在中央、省部、地市级报刊台视上发表新闻、言论、散文、杂文、论文等作品七百余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