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路》征文大赛 || 邹周作品 || 校园趣事两则

 路非路 2022-06-24 发布于河南

作者简介:邹周作品,原名邹坤,80后,湖南邵阳人,现居广东。生于乡野,乐山乐水。

校园趣事之洗澡

洗澡对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自呱呱坠地时,第一件事便是洗澡。洗澡虽不是什么人生大事,可是记忆里总会有那么一段难忘的经历。

我在校时,最怕的,莫过于洗澡,尤其又是在烈日炎炎的大热天,出了一身臭汗,非得要洗了澡,才叫人觉得舒畅,清爽。所以很多时候,不得不加以克制自己,争取少运动,努力不出汗,因为洗澡难。

我们洗澡的地方乃是一个大澡堂,但更多的时候也是一些校友小便的福地,尤其是下课那一刹那,蜂拥而入,便后相视而笑,心照不宣。也有月黑风高,夜阑人静的时候,为一些校友潜去大解。有校友看后不满,向学校反映,学校就派老师去抓。曾主任又是第一个,一到下课,他就站在路边,假装无所事事,等有学生进了澡堂再出来,他向他们招招手,示意过去。等过去了,劈头就是几句:那个地方是洗澡的,还是小便的?你们哪个班的?今天就给我把它用水冲干净,为了给你们一个警示,这个星期,你们去扫厕所。还有,日后发现里面有人大小便,我就找你们几个。罚扫厕所,这办法似乎颇为流行,为某些老师所钟爱。

碰上曾主任,该他们倒霉了。

不过,过了这风头,还是有校友去。

澡堂与宿舍也有好一段距离,而且还是一道又长又陡的坡。如此走上去,又是一身臭汗,洗了等于没洗,可是又无他法。学校的目的大抵是叫学生多运动,尤其是要澡后运动,叫人沐浴后勿忘登山,所谓“生命在于运动”是也。但我觉得乃是有意而为之,恶搞嘛。于是有校友选择夜晚洗,但夜晚的时间并不充裕,半个小时的时间,加上来回的路,等水,提水,余下的时间不多了,又摸着漆黑(学校里的澡堂,似乎是不安装灯光的),仓卒洗完,还得奔跑着回宿舍,否则,宿舍大门就关门大吉,去叫门,难免不被宿管人员一顿牢骚与骂。

当然与宿管人员熟,又别当论谈。

大澡堂是典型的老式瓦房,一层楼高,分男女两间。但男洗澡堂明显比女洗澡堂大,这似乎在厕所宿舍一类的地方,都有所反映,无非是证明阳盛阴衰罢了。大澡堂的各个澡间,乃由红砖水泥分开,颇有些格局与规划。窗子是木格子的,无窗页,无玻璃,窗格子烂了好几处,风来去无阻。也来猫,猫进来不是洗澡,而是大小便,等被发现,它叫一声,蹿在窗子上,一个回头望月,就跳到墙外去了。而抬头则可以看见瓦和椽板,有几块椽板摇摇欲坠,而且中间还有一个大洞,叫人以为是天上的陨石坠落所致。不过这倒有一个好处,傍晚可以看天上的云彩飞霞,夜晚可以欣赏天空的月亮与流星,还可以享受月光普照。与月光同浴,何其美哉!但真在洗澡的时候,哪里有这样的雅致,只盼快了。

澡堂对面是民房,曝光则不可避免,只是为我们所无视而已。

夏天洗澡似乎还有几分诗意,偶有习习凉风,徐徐飘来。苦恼的是人太多,澡堂外面的水龙头又只有可怜的十来个,而且总还有两三个坏的。而学校每在大会上说要再加水龙头,要派人来修,结果呢,就像学校叫我们喊口号一样,有口无心。抢水乃是一大不解之难题,更要担心贮水缸里水源枯竭,而抢不到水了。抢水到桶里,澡堂里则早已人满为患,又不得不在外面排队守候。

澡堂里面的各澡间,本来只容一人,到高峰期,多则是三个人,少则也有两个人,洗时不得不屁股对着屁股,略加将就。当然也有那些校霸,只容一个人洗,这无可厚非,因为洗澡本是一件秘密事,容不得有他人旁观或分享。澡间外面的走廊上,也有校友宽衣解带,赤裸条条,安然沐浴。他们面前傲立一水桶,旁若无人,供来往的校友瞻仰。也有洗澡时故意慢慢吞吞地,叫在外等的校友直跺脚。这使人想起早上去公共厕所,位置已满,外面又不断来人,这些人站在外面,发出吱吱呻吟难耐之声。蹲了位置的人,莫不掩嘴偷笑,愈加有意放慢速度,要看人家便急的丑态。还有那平时末敢轻易泄足的澡间,此时亦有人若无其事地在里面洗洗涮涮,畅快淋漓。不知道是谁开了先河,望地板上一瞧,那些校友们的自然排泄物也不见了。原来是给水冲刷了去,倒也干净。

人多,场面却不乱,进进出出,有条不紊。不过到了宿舍里,未免会吓自己一跳,自己所有的内裤之中,似乎并没有这么一条,愈看愈不是,回想刚才伸手拿的地方,衣裤多的叫人难以分辨,混乱之时,难免出错。也有在澡堂里找了半天而找不着自己内裤的,干脆不穿了,穿一条长裤,提着桶,赶紧往宿舍里溜。

冬天在澡堂洗澡且需要勇气,四面寒风泠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感,吹得叫人啰嗦。我们一般勤者两之三天、惰者四之五天洗一次。而且得选择好日子,阳光灿烂,又多是体育课后,加紧运动,晒暖身子,力争出完这几天的汗,就去冲洗。因为不想“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这时候没有人跟你抢水,跟你枪位。澡堂里遇有认识的校友,相视而笑,以示鼓励。

澡堂旁边,有一打豆腐和用学校里的剩饭烤米酒的作坊,冬天多有过剩的热水,是校友们的至爱。可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弄得到的,不是趁无人时偷,就是趁有认识那里面的人而借机取水。我取过一两回,水固然暖和,但带有酒和豆腐渣的味道,不太好闻,而且热水中间有不明漂浮物,像水虱之类的,叫人不爽。也有不敢洗冷水而偷偷地在宿舍里用热得快烧水的,结果是导致宿舍断电,而学校常派人来突查,收缴热得快,往往是女生宿舍里最多。

后来学校改革,老澡堂撤掉,新澡堂设在宿舍里,以为从此可以改变远足跋涉,劳碌奔波的历史。不料又来了新问题,最怕的,就是在洗澡的中途突然停水,而刚又涂了一身的肥皂沫。看见水龙头突突响了几下,以为来水,赶紧抢位,原来只是几声叹息。望眼欲穿,不见水来,只好央求同窗好友到校外的村子里的井里打一桶水来。因为用水难,以至有同窗好友发明一杯水洗一个澡的创举。

对于在附近村子里的井里打水回来洗澡,其中滋味我深有体味。每次提水回来,总是手酸背痛,中间不歇一两次,就只有提着空桶回来。因而出外提水的队伍,总是十分浩大。后来有聪明的校友,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在夜色岚岚时,在井边洗澡,省了提水的力气。可是往往又被其他的校友争相仿效,也在井边冲洗。每至夜里,井边传来嬉戏笑声,少则七八人,多则几十人,蔚为壮观。一口井水,不到一个两小时就枯竭了。附近有村民大为不满,说要来捉人,遂不敢去,只好开发新地方。最远的就是四里开外的某村子。不过回来又是一身大汗,形同莫洗。亦有校友开发到某些机关或者事业单位里去了,去时穿一拖鞋,带一毛巾,携一香皂,越简单越好,偷偷而去,悄悄而回,又多不告诉其他人。后来亦被这些单位里的管理人发觉,遂又禁止,或关掉水龙头。

这样洗澡的日子一直到毕业,方才结束。

校园趣事之三餐

一日三餐,最过准时的,莫过于在学校。学校的早餐一般是在八点左右,中餐则一律定在十二点,晚餐大抵是在六点了。可是也有不太准时的时候,早餐和晚餐尤多。

在学校里吃早餐,给人感觉总是饥肠辘辘地去食堂,然后排长长的队,吃自己最不喜欢的早餐。更恐怖的是,早餐之前还得有那么一段要人命的晨读,记忆里总是那么悠悠漫长,像走不完的山路。读书时还得要昂首挺胸,不可伏在桌子上,还不可默读,要朗朗有声,拼命喊,使劲叫。而这时候肚子大都不争气,早已饿得哇哇做声了。此时岂能“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好在读书的时候,一边想着食堂里的米饭、包子,馒头,油条,粉丝,面条。一边看着手表,滴答,滴答,一秒,一分,艰难而过。终于熬到下课铃响,拿起碗筷,一个箭步向食堂飞奔而去。

那些离食堂最近的校友,早站在食堂的窗口前,一边敲着饭碗,一边昂首眺望,排起长长的一队了。便后悔当初自己没胆,像同班的那几个高个而又有些调皮的同窗,提前几分钟下课,这时候,他们端着碗,蹲在操场上一边吃,一边谈笑风生了。

当然,有时候学校也派一些老师站在食堂的大门前,专抓那些早下课吃饭的。而曾主任尤其勤快,次次必在。曾主任高高大大,又十分胖,站在路中央十分打眼,学生见了他,就溜开了。他眼尖,看见了,手指一伸,两眼一瞪,嗓子一吼,很能镇住人。每抓着了这些校友,就罚他们在操场上站着。他们就诉苦,说肚子太饿了,实在不能读书。曾主任说,谁叫你们晚上不吃饭,现在说饿,活该!他们就说在食堂里吃饭,没油水,吃不饱,夜里又没有夜宵,上半夜还好,到了半夜,就饿醒了。这些调皮的校友和曾主任磨了一阵嘴皮子,曾主任瞧即将下课,自己的肚子也饿了,又批评说教了几句,就放他们吃饭去了。

中餐的经验,向来也是饥肠辘辘。总觉得最后那十分钟,犹如一日之长,一分一秒,怎么也不肯快些过,只好安慰自己,时间过得快。可是肚子的叫声,同样告诉自己,饿得厉害。坐立不安,又不敢高声,反正课是听不进去了,心则早已飞向了食堂。而课堂上的老师,这时候大多不写字也不念书了,叫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则背着手,在教室里来回踱步,一双眼睛却逗留在外,莫不是也饿了?愈想愈是饿,愈饿愈是想。为了节省去食堂的时间,偷偷地把饭盒,筷子,从课桌里拿出来,一边看手表,一边把脚放在课桌外,做个起跑的姿势,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铃声响了。这时候也总有同学在下面报时间,轻轻地数:七,六,五,四,三,二,一,响。铃声就在这一刻,铃铃铃地响了。

吃饭排队,同样是一种折磨与煎熬,尤其又是饿着肚子排队,还要想到食堂的饭菜够与不够。学校里的饭菜,一个星期里总有那么一两次不够,而照食堂里的员工说法是:他们不知道学校里到底有多少人吃饭。因为一些学生忽而来食堂,忽而去外面的饭馆里小吃,飘忽不定,他们也把握不准。说是表情大不高兴,隐约还听得出一些酸溜溜的语气来。如此倒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我们学生的错了。

晚餐时间虽然弹性大,自由,可早可晚,可也不能太早或者太晚。太早吃,晚上肚子会闹别扭,玩空城计。你们也知道,学校的饭菜,给人的印象是量多而无质,没有营养,亦无口味。即便是炒鸡鸭鱼肉,多是不见鸡鸭鱼肉,但见其他和姜蒜。而其他的菜,一律看天的颜色。出南瓜则吃南瓜,出冬瓜则吃冬瓜,出四季豆则吃四季豆,反正出什么就吃什么。不容易饱,更容易饿。吃后的碗筷,凉水一冲刷,干干净净,好像洗过澡的婴儿,一点油渍也没有。

下午吃饭太早,尤其是在慢慢长夜的冬天,体内要一些物质抗寒,所以容易消化,故而容易饿。饥寒交迫,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挨得过。晚上再出去吃宵夜,譬如炒饭,炒粉,虽妙,可是学校自习课后只有那么一点余暇时间,容不得排长队,否则要被拒之门外。野外露宿不说,还得要被教导处的人训斥夜不归宿。

夏天吃饭太早,时间也长。夕阳西下,太阳似乎老呆在山头,不肯下去,天空亦有那么一朵彩云,飘飘而不肯散去。又一般年轻人在一起,课后是吃饱了没事干,精力充沛,好动,活蹦乱跳,打篮球,羽毛球-----不一会儿吃的饭菜就消化已尽,所以也容易饿。自习课后,肚子早空空如也,只好空腹过夜,寄希望于明天。吃饭太迟,也不可。夏天倒好,不怕饭菜凉,就怕有饭没菜,或者干脆没饭没菜。冬天饭菜容易凉,食堂里的人员也只想学生早点吃完,他们好收拾厨房,早回家睡暖烘烘的觉。

不过,最怕还是食堂忽然传来消息说停水了或者停电了,因而导致不能按时开餐。学生下课后,拿着碗筷,站在食堂的走廊外面,三人一伙,两人一群。一壁昂首,敲敲打打;一壁议论纷纷,叽叽喳喳。肚子则饿得叽里呱啦,像池塘里的青蛙,声势浩大,蔚为壮观,就是不知道何时才能开餐。食堂里的员工却不急,你们不能按时上课,于我无干,怪只怪要停水或停电,他们照常拿学校里的工资。后来食堂改革,由学校里一老师私人承包,饭好了些,菜也好了些,可是价格却翻了一陪。

因而在学校里虽说是一日三餐,可是仿佛永远是吃不饱似的,不论是早上,中午,还是夜晚,总是饿,饿!也总是盼望回家,吃一顿好菜,吃一顿饱饭。

征文比赛!关注投票(截止至5月20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